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张童生呵呵笑道:“娘,那你觉得那表小姐会选咱们家来跟着咱们吃苦吗?赵员外家虽然没有万贯家财,可嫁到他们家去也是享福的命。除非那表小姐疯了才会选我们家。”

张母闻言叹息道:“这世间果真是富贵迷人眼呐,咱们张家,若是你不能考取功名,恐怕以后你连媳妇都娶不着了……”

母子二人正聊着,忽听院子门被人大力敲响。

张母吓了一跳,赶忙站起身去开门。

张童生也从屋中出来往门口张望。

“这里是不是张家?”五六个青年站在门口,恶狠狠地问。

张母吓得后退两步,惊恐点头:“我家是姓张。”

张童生赶忙走到门口,文质彬彬地朝几个青年行礼:“几位有何事?”

青年们又问:“你们是不是想要和宋府的表小姐定亲?”

张母赶忙道:“是,但是人家表小姐不一定看得上我们家。”

门外众人一听,大声道:“就是他们,打!”

母子二人还没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事情,张童生一下就被一脚踢到在地。

五六个青年上前来,对着他的肚子就是一阵拳打脚踢,一边动手一边大骂:“让你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谁给你的胆子叫你娶宋家表小姐的?”

张母吓得去推那一帮青年,却怎么也推不开,自己反被掀翻在地,脑袋撞到一块石头上,撞得她晕头转向,爬不起来。

张童生也被打得连声哀嚎,扯着嗓子问:“我与你们无冤无仇,也还没有娶那表小姐,你们……哎哟!”

一个拳头打在他鼻子上,张童生的鼻孔瞬间流出两条血来。

打他的青年恶狠狠道:“不许娶宋家表姑娘,听到没有!”

张童生一个文弱书生,哪里挨得住这一顿暴打?

张母在旁边挣扎着爬过来护住儿子,哭喊道:“宋府表小姐我们不敢高攀!我们不娶她,不娶她!”

张童生满脸气恼,骨子里的叛逆被激了起来,他擦了一把嘴角的血,骂道:“那什么劳什子表小姐,我们还看不上呢!”

青年闻言对着他脸颊又是一拳,把张童生打得鼻青脸肿,张母心疼得大哭求饶。

青年这才道:“去宋家和少夫人说清楚,你们不娶表小姐,听到没有?”

张母赶忙哭着应和:“听到了,听到了!我一会儿就去拒绝这门亲事!”

青年们见状,这才心满意足地离开了。

留下那张童生一身的伤,站都站不起来。

那方陆聆刚准备出门去,走到门口,便看见一个老妇人双眼红肿地朝自己走来。

陆聆眯着眼想了想,回忆起她是那张童生的母亲,正想笑脸相迎,不料宋母见了她,面露愤愤然,咬牙切齿道:“你们宋家真是欺人太甚!既然不想把那表小姐嫁给我张家,又何必来和我们张家纠扯不清!”

陆聆一脸懵,疑惑问:“婶子这是说什么?”

张母将朝着陆聆脚下啐了一口,恼怒道:“什么婶子,不敢当!你们宋家,我们张家高攀不上!你们那表小姐,我们张家不敢娶!”

张母说完转身就走。

陆聆茫然地站在原地,看着张母愤愤离去。

她还有些反应不过来,忽然又看见门口来了一个小厮。

陆聆疑惑问:“你是?”

那小厮一脸不悦,气愤地对陆聆道:“我是赵家的家丁,是我们夫人派我来的。”

陆聆心中涌起一股不好的预感,果然,下一秒,那小厮道:“我们夫人说了,少夫人可真会开玩笑,既然贵府的表小姐已经定了亲,为什么还要和我们家公子相看?难道是故意来打我们赵家的脸吗?……”

那小厮说了半天,脸色愈发难看,最后愤愤然离去了。

陆聆站在门口好半天才反应过来。

她给柳清韵选的两家婚事都被人家推掉了。

陆聆咬牙压了压心头怒火。

看来这柳清韵是铁了心非宋文洲不嫁了?

既然她不嫁人,那就送她回家去吧!

她正准备转身回去,倏尔看见宋文洲换了一身人模狗样的衣服大步流星地走了出来。

看见陆聆,他昂着下巴一笑,问:“聆儿这是要去何处?”

陆聆咬咬牙不回。

宋文洲见状也不生气:“我要去赴宴去,你要不要与我一起?”

陆聆冷声道:“没兴趣。”

宋文洲眨眨眼,道:“哦,聆儿一向很忙,这会儿要去蜡烛庄去是吧?这两年为夫帮你把蜡烛庄打理得很好,你应该很满意。”

他一脸兴奋地往外走,走了几步又转过头来:“说不定今后我宋家的产业我都交给你打理,到时候可不要喊累。”

陆聆闻言不由蹙眉。

他的意思是,他要放开宋家的产业?

这真是稀奇了。

难道他是在外谋到了什么官职之类的?

宋文洲坐着马车,来到了城中“万花楼”。

万花楼是渭城纨绔们喝花酒的地方。

今天是渭州司马家的公子李清淮约他来此。

出示帖子后,宋文洲被领着上了三楼一个雅间,李清淮已经等他半天了。

说起这李清淮,并非宋文洲这般“无能”人物,如今已经中了秀才,宋文洲和他交情也并不深。

收到他的帖子,宋文洲有些意外。

两人坐下后,李清淮立刻给宋文洲倒酒,笑道:“宋兄,好消息也。”

宋文洲隐约听到了外边传闻了,便笑道:“李兄说的好消息,可是昭王欲要招贤纳士之事?”

“正是正是!”

宋文洲道:“令尊事事告知李兄,这么说,这消息是真?”

李清淮道:“绝对错不了。家父与我说,昭王身边缺少谏言官,此次招贤纳士,不看功名,不看出生,只看你是否有那才干。”

宋文洲心头大喜,深感自己终于逢上时运。

李清淮哈哈笑道:“宋兄虽然没有功名,但在下听闻,宋兄家中的生意产业,被你打理得井井有条,依我看来,无论治事还是治人,与治政之间定有相通之处。可以说,宋兄之才,犹如夜空中的璀璨星辰,令人敬仰。昭王若得你,定如鱼得水,得心应手。”

宋文洲被李清淮夸得有些忘乎所以。

李清淮又道:“不过,此次招贤纳士并非易事。贤才众多,要想得到昭王赏识,非得下一番功夫不可。”

宋文洲道:“李兄所言极是,你我二人必竭尽全力,争取得到昭王赏识。”

二人聊了几个时辰,直到天黑才各自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