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娘,我们这是要去哪里呀?周围太黑了我害怕。”

小孩子昂起头来睁着大眼睛,十分不解地问在他身边的娘亲。

一旁的女子没有第一时间安慰小孩,反而刻意压低了声音对他说:“孩子你忘了娘跟你说的话吗?我们现在必须安静,只有你听话爹才能回来。你现在已经是大孩子了,娘相信你能做到的。”

黑暗中孩子使劲的点了点头,懂事地用小小的手捂住了自己的嘴巴。这里狭窄拥挤又漆黑一片,因为看不见外面的路所以每一步颠簸都能通过感官变得特别明显,小孩子在黑暗中使劲握着旁边的母亲,那是他在黑暗中唯一能抓住的。他知道这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父亲伸冤,他必须要乖。

好在没过特别久他们就感觉到自己停了下来,紧接着一束光亮从头顶照了进来。小孩子的脸上又惊又喜,旁边的母亲也不敢动,直到从桶上露出晚柠熟悉的脸庞。

“脚麻了吧,来孩子给我”

晚柠先伸手把孩子从大木桶里抱了出来,一旁的子珩则十分顺手的从晚柠手里接过孩子抱着,动作倒有些熟练。容晚柠自己腾出手去将张月娥扶出来。“二位受苦了,让二位藏在木桶中实在无奈之举,西广场人多眼杂守卫不足,若是被人发现恐做出对你们不利的事情。”

“公主客气了,只要能帮刘郎查清真相,这点事情不算什么。”

晚柠将张月娥扶出来后,自己也要从马车上跳下来,这时子珩生怕她受伤及时拦住了她。一手抱着孩子,一边单手懒腰将她从车上抱了下来,安稳地放在地上。这两个桶正是白天她送消毒水的,这下正好有了大用处。

这个地方晚柠是第一次来,环顾四周才知觉已经进来了一处僻静的宅子。找到刘学育的妻儿后,晚柠觉得一直他们留在西广场不安全,最好能转移一个地方,于是子珩便带领他们来了这里。

为了躲避其他人的注意,她特意跟婉桃换了衣服,并让婉桃假扮自己的样子坐着公主的马车带着水月朱紫朱樱回宫。原本乐颜还有一点担心被人识破,没想到当两人换了衣服后,从背后看完全一模一样,众人一致认为可以以假乱真。况且向晚轩地处偏僻,也不受重视自然也不会引起守卫的特别关注,如此倒也真的顺顺利利的回宫了。

“子珩,这处宅子挺安静的,真好,这是谁的住处?”晚柠有点困惑子珩如何找到这个地方。只是还未等到子珩回答,就从正厅飞快的出来一个健硕的男子,小跑着到子珩的面前。然后从子珩手里接过孩子,这时张月娥才意识到孩子还一直被别人抱着,赶紧去接了过来。

该男子向皇上行礼道:“微臣励松拜见皇上。”

晚柠借此机会看清这人的脸,之前从未见过。

听见励松叫面前这个男子皇上,张月娥这才意识到自己眼前这个气度不凡的男子正是皇上,瞬间对刘学育的事情有了极大的信心。自己赶紧拉着孩子跪在地上,边磕头边请求道:“请皇上为我家刘学育伸冤,刘郎冤枉呀!”

晚柠俯身扶起张月娥:“刘夫人请放心,查出刘大人的真相也正是我们要做的,我们的目标现在是一致的。只是我们对这件事情的了解实在是有限,即使想为刘大人做主也无能为力。”

“公主请放心,我知道的事情一定都一五一十的讲出来,只要能……”张月娥稍作停顿,眼角流出一滴眼泪,然后接着说到:“能帮上忙。”

“来,这边请,我们进去聊。这边?哦还是这边?”晚柠本想带路这才想起来自己对这个院子根本就不熟悉:“这边由励松大人为我们带路。”于是众人由着励松带去了主厅,路上晚柠回过头冲着子珩得意的眨了下眼睛,今天算是终于有了一个大的进展。

孩子睡得早母亲又不放心孩子离开她的视线,于是便由励松抱着站在不远的地方,确保能被张月娥一眼看见。皇上坐在主座,晚柠则坐在张月娥的旁边给她力量,然后静静的听着她的陈述。以下皆为张月娇的复述中的事情:

她与刘学育的相识可以追溯到八年前,那时候他从南邺回到桑城做一名小官已经有半年的光景,这半年里他不修边幅常常喝酒到半夜,喝醉了便随处一躺。什么时候醒了就什么时候去县衙露个面然后再接着去喝酒,似乎心中有难以疏解的烦恼只能靠酒精来麻痹自己。至于这个事情是什么张月娥也无从得知,婚后刘学育从来也没有提过这些事,她也十分理解的从来不去提起。

有一天刘学育又喝醉了随便找了个农田睡着,又因为周围的草木比较茂盛将他遮盖个严实,所以一直没有被人发现。直到日晒三竿的中午他才悠悠睁开眼睛却也打算起来,只觉得太阳吵到了自己睡觉,随手扯过旁边的叶子盖住自己的眼睛。

这时躺在草地里的他听见了旁边有人在谈话,是附近的农户中午时分还在地里忙活,家里人来给他送饭。一个老者凄苦的说:“这地真是越来越难种了,今年若是还像去年一样不下雨,这些苗苗全部都要死在地里。这收成一年不如一年,老天爷让我们桑城人怎么活呀!”

“爷爷,有地就有希望呀,虽然种下去可能颗粒无收,但是也许今年是一个丰收年便能弥补之前。如果什么都不做,任由田地荒废我们才是彻底废了。爷爷,你先吃饭休息会儿,我去挑水浇苗。”,一个充满希望的少女的声音回答道。

不知道是爷爷表述的百姓的困苦挣扎的生活唤醒了刘学育心中的责任,还是孙女的土地希望论让他决定不再自暴自弃。于是他一跃从田埂的草丛里站了出来,从女子手中夺过挑水的桶,然后自己去帮他们挑水浇苗。

一个书生哪里做过这些,但也是这一天他才真切的感受到劳苦百姓的不容易,明白先天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责任感。自此之后,刘学育开始振作,他带领全县城的百姓兴修水利改田换道,彻底改变了桑城几百年来庄稼缺水的状况。

再之后刘学育便与这个女子成了亲,这个女子就是张月娥,虽然当时目不识丁却给了他莫大的支持和安慰。婚后他察觉到妻子不认字的不方便,又推己及人得知没知识的局限性,尤其是小孩子是这一代人的未来,必须好好培养。

于是他又设立学堂,不仅教小孩子认字和学识,在农忙过后还会给庄稼人扫盲和普及各种知识,处处为桑城百姓着想。这一坚持就是八年时间,也难怪桑城的百姓如此的护着刘学育的夫人和孩子。

前几年虽然打仗每年都要上交许多粮食,但是借着刘学育的举措每年也都是丰年,至少是能吃饱的。直到今年年初,刘学育新修的河道被人改道破坏,再加上今年的温度额外的高导致水越来越少,庄稼都干在了地里,他着急的不行每天都在想办法。

“刘大人为何不向朝廷写奏折表明状况,向朝廷求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