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跟夏栗子约好的时间是下午,但是系统一大早就打算把苏轼和李贺传送过去。
毕竟如果三个人见面都不说话那就太尴尬了,还是得让委托的两位先熟悉一下。
唐,李贺收到系统通知的时候紧张得不行,本来他想着距离中午到后世还有时间,他还可以考虑,指不定到中午他就不社恐敢出门了。
结果忽然把他出门的时间提前,还要去跟苏轼破冰,着实让他有些抗拒,甚至有点想求系统别传送他了。
李母郑氏看出了他的心思,轻拍李贺的背:
“宿主都已经知道是你去了,那么期待与你会面,莫要让她心愿落空啊。
而且,你看了那苏东坡写的诗文,不是挺喜欢他的吗,有机会跟他碰面不好吗?
再说,你不是还应了村里的孩子们,要给他们带后世‘特产’回来吗。”
面对郑氏这层层深入的三个理由,李贺逐渐被说服,有了“任务”和期待,他终于产生了点要出门的想法。
再加上系统给了他一个画着笑脸的半张面具,因此李贺终于下定决心到后世去透透风。
宋,苏辙忧心忡忡地看着正在做准备的哥哥,啰啰嗦嗦地叮嘱:“你到后世收敛点,不要跟着宿主一起闹,也别吓到长吉先生。”
苏轼沉默,把自己的小屏幕共享给苏辙看了看:“长大的你也说了一样的话,你们两个不愧是一个人。”
他对宿主是很喜欢,对长吉先生是很尊敬的好吗!看看子由说的这叫什么话!他又不是什么顽劣之徒!
这么想着,苏轼甚至想关掉苏辙给他发弹幕的权限。不过由于有了聊天软件之后这个权限有跟没有也差不了多少,所以他也没再做无用功。
好在中年苏轼很理解自己,他还给青年苏轼提了几个方案,苏轼还真的认真考虑了。
要不是时间不够,他甚至很想让宿主尝尝她心心念念的东坡肉,反正长大的自己已经给过菜谱了。
总之,不管如何,两个人顺利被系统传送到了西湖边的苏堤和苏堤旁的僻静处。
至于为什么是苏堤,当然是为了让青年版的苏轼看看自己日后会修的地方。
然而苏轼本人很愕然,他看着苏堤上来往的游客以及漂亮的风景:自己以后会被贬到这里来吗,这真的是被贬吗,难道不是来享受?
各朝更是惊艳不已,不住地截图保存这份盛景,也有更多诗人为其写诗作赋。
宋,中年的苏轼也迷茫地歪了歪头:这是我修的那个堤吗,真的吗?怎么长得不太一样呢?
秦,始皇看着那风景也是有些讶异:怪不得后朝造出了“山明水秀”这个成语,虽然他不知道这词跟这山水有没有关系,但却觉得用来形容此处实在贴切。
不过,他想了想自己东巡的路线图:似乎是有钱唐这个地方的。
因为他目前仍然准备巡游,所以应当是有机会亲眼一睹的。
想到这里,始皇心情很好地接着看直播:就当他跟宿主一样提前做旅行攻略了。
公子公主们拿出地图,相当遗憾地发现自己上次出门的时候跟这个地方失之交臂。
虽然他们知道此时这湖边应该还没有这么平阔的道路和层叠的树木,但自然更是一种美丽。
因为大秦不会分封公子公主,所以他们目前都住在咸阳宫里,日后顶多也只是会搬到城里。
只有一个人是例外,那就是已经去了安陆当县丞的阴嫚。
这下,不少公子公主忽然有了想发奋的动力:他们也想考到这么漂亮的地方去!
明,跟公子公主一个想法的还有朱家兄弟们,不过他们不用考科举,可以直接有封地。
如今朱家兄弟们已经知道自己和幼弟们的封地都在何处了,连还未出生的那些都记得很清楚。
所以此刻他们相当遗憾:“怎么没有人的封地在临安啊,要是有的话就好了,到时候就算去不了,也可以让他直接发些好看的照片。”
朱标合上批好的奏折一笑:“要不我跟父皇说,给你们改一改?”
其余的朱家兄弟们想了想临安和应天府之间的距离,纷纷摆手拒绝:好不容易去了封地,若是还离父皇这么近,岂不是根本自由不了?
不过苏轼也没愣多久,因为他对李贺的好奇盖过了对苏堤的:毕竟苏堤他日后会修,但是见到李贺的机会就少之又少。
于是按照系统给的方向,他开始找人。虽然苏堤上穿唐制汉服的人不少,但是女子居多,因此苏轼找人还是找得很容易的。
李贺正在一个僻静处研究系统给他的面具,好不容易带上了,正准备松口气,就看见一个人悄咪咪地靠近了他,暗戳戳地偷瞄他。
如果不是系统告诉李贺这是苏轼,那他估计真的要转头就跑了。
“长吉先生!久仰久仰!”苏轼冲着李贺长揖了一下,语气还有点飘:如今,他可是全大宋唯一面对面见过李贺的人!
李贺动作僵硬地认真回礼,嗓子似有些干:“愧不敢当,我亦久闻东坡居士大名。”
两个人尴尬“互吹”之后,就开始寒暄着相互熟悉了:
虽然李贺不太多言,但是肚子里很有墨水的两个人想找到话题可太容易了。再加上苏轼本人又是个社牛,还很尊敬李贺,两个人为官经历又都不怎么通达,因此这聊天还是顺利进行下去了。
汉,刘彻本来对这两个人的会面不怎么感兴趣,一边跟刘据玩一边偶尔听上一两句。
结果,苏轼忽然来了一句他很喜欢《苦昼短》,经常要在梦里给系统夫子背诗的刘据听见诗名,条件反射地开始全诗背诵。
虽然最后他反应了过来,把跟刘彻和始皇有关的那句咽了下去,但是刘彻本人还是很郁闷:为什么唐宋两个大诗人见面,受到心理伤害的却是汉朝的他!
武周,太平公主容易替人尴尬,看见李贺和苏轼两个人打招呼,实在是受不了:这种没话硬聊的感觉也太别扭了些!
于是她随手从桌上拿了本奏折,走到武皇身边去跟她讨论,结果说着说着,两个人的话题就从国事转到西湖的风景上了。
而上官婉儿则是半点未觉尴尬,双眼放光地听着李贺苏轼聊天,时不时跟着点头道“妙”。
有不少文人都跟上官婉儿一样,非常受教地听着这二位聊天,时不时还通过聊天软件跟好友交流几句。
唐,李白杜甫等人也是如此,只不过他们人比较多,一个一个交流看法实在是太过麻烦。
于是,非常想听大家夸李贺的韩愈拉了个群聊,把李白杜甫他们都加了进来。
李白听着他们的对话,只恨手边没有好酒:他们聊得如此酣畅淋漓,正适合下酒!
而李商隐则是受到韩愈启发,决定等李贺回到大唐之后,就拉一个叫做“三李”的群,跟李白李贺随时随地一起畅聊。
因为杜甫和李贺有亲戚关系,所以应该是群里除了韩愈之外最关心李贺的,除了发表对二人谈话的看法外,还很在意李贺的身体和心理情况,时不时跟韩愈交流一下。
而等到李贺和苏轼终于熟了一些后,两个人迎来了自己到后世的第一个挑战:坐地铁去汇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