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明白。”顾英华点了点头后答应道。
“不,你还不够明白。”李焕摇了摇头后接着说道。
说完这话后,李焕随即让许佳通知张桦和张扬到自己办公室里来,既然聊到这里了,那索性就把他们两人也一起喊过来。
日后的世界首富马斯克曾公开称赞过微信是一款伟大的产品,甚至说微信比漂亮国本土的一系列社交软件都好用。
可就是这么一款伟大的产品,在日后的国际化浪潮中一直不怎么顺利。
杰克马甚至公开说微信是一手好牌,但是深圳马把这手好牌给打烂了,网友们都说杰克马这是在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可如果从微信国际化的角度来看,微信这这手好牌确实被打烂掉了。
当然不是深圳马和张晓龙不想让微信国际化,恰恰相反,腾讯非常想让微信国际化,为此也投入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倾斜了相当多的资源。
其中最大手笔的一次营销就是请世界足球先生梅西来给微信进行代言。
可这番举动最后并没有什么卵用,微信的国际化一直不怎么顺利,甚至毫不客气的说,微信的国际化战略是完全失败的。
这从日后微信的用户数量分布就能看的出来,巅峰时期,微信的全部用户数量在十个亿左右,可这些用户基本上集中在国内。
腾讯号称微信的国际用户超过一个亿,可实际情况则是海外用户基本上都是华人群体在用,真正的国际化用户寥寥无几。
仅仅从用户数量而言,微信的国际化道路只能用失败来形容。
有人将微信的出海失败的原因归结于时间,在原有的时空之中,腾讯对微信出海布局时间并不算太晚,在2012年年底在国内取得移动社交领域霸主地位以后,腾讯就开始想进军海外市场。
但是此时海外的社交领域已经彻底进入红海市场,whatsApp、Facebook messenger、Line等应用已在全球主要市场形成用户黏性。
微信此时出海要做的是从各大社交领域巨头身上咬下一块肉,那这难度可就太大了。
可如果将微信的出海失败完全归咎于时间太晚,那未免太过武断。
归根结底,微信出海之所以失败,最大的原因还是出在腾讯这家公司身上。
纵观腾讯旗下众多应用软件就会发现一个非常显着的现象,那就是腾讯旗下的产品在国内市场非常的受欢迎,可一到国际市场就非常容易水土不服。
说到底还是腾讯这家公司对于国内市场的有着非常清晰的认识,对于国内用户的各种习惯也非常清晰。
在自己熟悉的领域,腾讯确实可以做到如鱼得水,可一旦进入到陌生领域,腾讯就会变得无所适从起来。
说的再直白一点,腾讯这家公司的企业文化出了问题,缺乏创新的动力,只知道进行借鉴和引进,当然也可以称之为抄袭。
这也是众多网友对腾讯诟病的一个点,腾讯可以将一款成熟的产品进行优化改进,然后让这款产品与国内用户的使用习惯更加契合。
靠着对国内市场的熟悉,腾讯这套打法确实非常的奏效。
但太过讨巧也让腾讯失去了自己的原创能力,这可能是腾讯众多产品出海失败的原因。
但眼下这个工作交到了李焕手中,如何避免橙信重蹈微信的覆辙,那将是李焕需要考虑的事情。
不过眼下橙信有一点优势,那就是时间,眼下还只是在2010年年底,此时的移动互联网方兴未艾,国外一干移动社交巨头都还在萌芽当中。
也就是说在这个时间段,大家都处在同一起跑线上。
当然李焕可不会认为这么一点点优势就足以让橙信能够出海成功。
说到底时间只是其中一个因素,更为重要的产品质量,任何产品拼到最后还是得依靠质量说话。
当李焕收回思绪,张桦和张扬两位橙信的负责人也已经来到李焕的办公室内。
看到其余几位副总都在,这二人还以为公司出了什么大事。
“不要太紧张,顾总好不容易回来一趟,刚好聊到了手机出海的问题。”
“所以就喊你们两个人过来,毕竟手机能出海,那我们的橙信同样也能出海。”李焕招呼两人坐下后介绍道。
听到李焕这话后,两人的心绪稍稍安稳一下,不过一听到李焕说橙信要出海,那还是有些颇为担心。
毕竟眼下的橙信刚刚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而且最重要的是橙信支付还在研发当中,此时提出要做橙信出海似乎有些操之过急。
可李焕当然不会这么认为,对着二人说道:“眼下正是各个手机app跑马圈地的时候,如果我们不抓紧时间完成早期的布局,等我们在国内布局完毕再想冲击海外市场,那估计黄花菜都要凉了。”
“李总这话说的确实没错,不要觉得我们国内的移动互联网市场发展迅速,到国外发达国家去转一转,他们发展的速度并不慢。”
“据我所知,脸书也很快开始进军移动端,如果我们想要出海,那就必须抓紧时间。”顾英华在一旁补充道。
张扬还想强调一下研发的难度,可没等他开口,一旁的张桦直接说道:“没问题,我们橙信团队做好出海的准备。”
对张桦而言,她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完美的执行公司,或者说李焕做出的决策。
可能在这个过程中会有那么一丝的不近人情,但对张桦而言,这就是她在公司存在的价值。
女人都是偏感性的,张桦一直认为是李焕给了她这样一个施展自己才华的舞台。
如果没有李焕,以张桦的文凭,根本不足以进入到公司内部担任高管,拿着数百万的年薪,而且还享受着公司股权激励。
为了感谢李焕的这份信任,张桦不仅对李焕布置的工作从来不打折扣,而且想要做到最好。
工作认真严肃,不苟言笑,也让她在公司获得了“拼命三娘”的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