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张爷爷,这么晚,您怎么来了?”齐恒远低声问,谨慎地扫了一眼他身后,发现没外人,才请他进门。

张全良摆了下手,“我就不进去了,这两个鸡蛋你拿着,给陈老吃。”。

陈老是住在这的下放人员之一,曾经是京市一名德高望重的中医专家,因被学生举报搞四旧而下放到了这里。

齐恒远的父亲和陈老是好友,两人前后脚下放,齐恒远为了方便照顾,便将两人一同弄到了清河大队。

这里又偏又远,远离京城,方便躲避对家的监视和迫害。

有一次,张长鸣突然昏倒,被陈老看到,出手给救了。张全良对陈老很感激,这次听说陈老病了,便过来探望。

齐恒远接过鸡蛋,这里吃得很差,每天还要干活,陈老他们本身年龄又大,身体也不是很好,很需要补充营养。

“对了,张爷爷,明天我要出去一趟,麻烦您帮我照看下我父亲还有陈老他们几个。”

他要回趟京市,去弄清楚一些事。

张全良点头,“你去吧,自己注意安全。”。

张全良读过书,也识字,对下放的这些老医生、老教授和老首长们,比较尊敬,并不会像村里的一些人看不起,反而相处的还不错。平时安排活的时候,也比较照顾。

早晨,孟晓曼推开门,地上已经积了一层厚厚的雪,檐下,也挂着指头粗的冰溜子。

孟晓曼拿着扫帚把院子里的雪扫干净,又在门外扫出一条小道。遇上同样在扫雪的芳姐。

“晓曼,去不去集市,听说今天有鱼卖。马上过年了,正好备点年货。”

这样的机会可不多,孟晓曼立刻答应道。

兴湖大队的鱼塘除了供应给供销社,剩下的质量不怎么样的,还会拉到乡下的集市上去卖。卖的钱,也是集体的收入。

孟晓曼和芳姐出发的时候,一路上遇到了好多人,除了萧母这些人,还有知青点的好多人。

村里的人更多,不过孟晓曼都不认识。

要不是氛围不对,孟晓曼都以为是结伴打村架呢。

“晓曼,那不是你婆婆吗?你不过去打个招呼?”芳姐说。

“还是别了,我和我婆婆她们在一块,没啥好说的,就算说话,也没啥好话,快过年了,万一把她气个好歹,就不好了。”孟晓曼说。

“好吧,”芳姐说,“不过话说回来,你二嫂和你婆婆关系处得倒挺好的。”

那头,周杏花不知道说了什么,哄得萧母搂着她的胳膊,乐呵呵的笑。

孟晓曼看了一眼,说:“确实,二嫂这方面确实可以,不得不服。”。

“我觉得,其实你也可以,只不过不愿意罢了。”芳姐说,跟孟晓曼认识了一段时间,发现她是一个非常通透的姑娘,对人际交往这些,只是不愿意费口舌和功夫罢了。

“可能是我太懒了吧,不想天天叨叨那些家长里短,怪没劲的。”孟晓曼说。

芳姐听她这话说得老气横秋的,不由笑道:“瞧你这话说得,跟经历了多少生活磨难似的。哎,那边的一个小姑娘,怎么老瞅你,你认识吗?”。

孟晓曼顺着芳姐的眼神看过去,发现是知青点的沈娇娇。

沈娇娇看到孟晓曼看过来,竟然朝她露出一个甜美的笑容。看得孟晓曼一个机灵,下意识竖起警惕心:这女二又要干啥。

不怪孟晓曼警惕性强,而是,碰到女二,自己准没好事。

完蛋,她竟然往自己身边走过来了。

“晓曼,快过年了,过段时间,彩霞她们就要请假回乡过年了,大家想在年前聚一下,你要不要来?你离开知青点这么久,都没有回来看过我们,大家都很想你,你要是不来,大家肯定聚得也不开心。”

“我虽然也是知青,但在知青点也没住多长时间,跟大家也不熟,去了,大家反而聚得不开心。”

“怎么会?虽然你离开知青点了,但大家都记挂着你的,咱们知青,永远是一个大家庭。”

孟晓曼翻了个白眼,互相捅刀子的大家庭吗?

“明天再说吧,你也知道,我是有家庭的人了,家里事多,不一定有空。如果有空,我就过去。”孟晓曼敷衍道。

“那你一定要有空哈,我们等你。”

沈娇娇说完,才回到知青那群人中间。

集市上无论摆摊的还是赶集的,都比往日多很多,孟晓曼还没来得及细看,就被芳姐拉着往人最多的那片地挤去。

“你家要买几条鱼?”芳姐一边拉着她往人群中挤,一边问。

“三四条?”孟晓曼说。

“备好钱,篮子,记得捂好钱包,别被摸了。”芳姐身形灵活的钻进人群,拉着孟晓曼的胳膊往里拽。

孟晓曼也见缝插针的往里挤,这时候,啥形象也顾不上了,鞋都差点被踩掉了,才挤进去。

一个平铺的大雨布上,摆满了冻得硬邦邦的鱼,草鱼、鲤鱼、鲢鱼还有黑鱼。

鱼比猪肉便宜很多,三角钱一斤。

孟晓曼见鱼质量不错,挑了两条草鱼、两条鲢鱼还有一条黑鱼。草鱼和鲢鱼每条三斤左右,黑鱼重一点,四斤多,一共花了不到五块钱。

买完鱼,孟晓曼见到有卖腌酸菜的,又去买了两斤酸菜,打算回去做个酸菜鱼吃。想到过年少不了做肉食,又买了些姜、蒜头、花椒这些东西。

一路挑挑拣拣,把带来的背篓都填满了才住手。

等芳姐和她会合的时候,见她冒尖的背篓,吓了一跳,“我的妈呀,你这都买的啥呀,咋整了这么老多?”。

“鱼、酸菜、调料、干菜,干菌子,红薯粉条,看到还有人卖干海带,又买了点海带,还有几块豆腐。买着买着,就弄了这么多了。”孟晓曼一一说着,其实都是日常做饭用到的一些东西。

芳姐听了啧啧两声,这可真是个财大气粗的主,“晓曼呐,姐说话可能有点不中听,虽说你是城里来的,手里宽裕点,但钱也不能这么花呀,你看,这干菜、干菌子,地里、山里都有,摘了晒干,存着吃就行,像红薯粉,也可以拿了红薯,请人去做,出个几斤粮食,当加工费就成,就连酸菜,自己也能腌,都在集上买的话,太不划算了。”。

“还能这样啊,我都不知道,对了,芳姐,你能跟我说说,怎么腌酸菜吗?我好好学学,下次绝对不花钱买了。”孟晓曼赶紧转移话题。

“这腌酸菜啊,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