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齐老见他这样说,忍不住道:“老陈,你这人怎么这么别扭,说是不再行医救人,不还是帮她治好了萧向东的腿,还拐弯抹角,打着报恩教学的旗号。小孟是个好苗子,你不能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你这身医术,要是没个继承人,岂不是太可惜了。”

陈老沉默半响,最后摇了摇头,“就因为小孟是个好孩子,我才不想害了她。小孟聪明肯干,以后做什么都会干的很好。医者的责任重大,当个医生,尤其是当个有良心的好医生,背负的东西太多了,特别是在这年代。”

齐老知道他又想起了以前的事,叹了口气,没有再说。

从饲养处回来,孟晓曼又去了一趟芳姐家,上次教了周奶奶做酱黄瓜的方法,但是这一时半会儿也没法吃,孟晓曼从自家的坛子里夹了一海碗,给周奶奶送过去,让她先吃着。

孟晓曼到周家的时候,周奶奶正在腌酸豆角。

“向东媳妇,你怎么来了?”

“给你送点酱黄瓜尝尝。”

周奶奶用围裙擦干手,笑着接了过来,“你做的味道肯定不差,我正在腌酸豆角,等回头腌好了,也让你尝尝我老婆子的手艺,特别下饭。”。

菜园里的长豆角结了很多,孟晓曼和萧向东两人吃不完,又怕它老,摘了不少放在空间里,见周奶奶腌酸豆角,孟晓曼觉得她也可以学学,回头腌起来。

周奶奶不是个藏私的人,见孟晓曼想学,很详细的教她怎么做。

“说起腌菜来,我可是老手了,除了黄瓜豆角辣椒这些东西,茄子、蒜头、白菜、韭花这些我都腌过。不过小芳听卫生员说,腌菜吃多了不好,我才没有腌制这么多。”

回家的时候,周奶奶回了一碗腌好的醋蒜头。

晚上,孟晓曼做了个爆炒山坑螺,切了半只风干鸡,炒了个小鸡蘑菇,又摘了两颗西红柿,做了一盆西红柿蛋花汤。

主食是掺了小米的大米饭。

家里杂粮和麦子,是孟晓曼用空间里的东西,等量置换过的,大米,则是她以购买的名义,从空间拿出来的。

为了不被萧向东发现,她每次把大米拿出来的时候,还会把家里的钱拿到空间一部分,当做买米的花费。

晚饭做好没一会儿,萧向东就下工回来了。

萧向东一个人干两个人的活,还能按时下工,让队里其他的人羡慕不已,尤其是村里的女人们,羡慕孟晓曼嫁了个这么能干还疼媳妇的男人。

因为萧向东给力,孟晓曼便没再去上工割麦子,这几天,等萧向东一出门上工,她就背着背篓去山上。

因为忙于麦收,山上几乎没有人。

孟晓曼下了不少套子,从空间拿出带有灵气的粮食作为诱饵,抓了不少野鸡野兔。其实,除了野鸡野兔,还有松鼠、山雀、刺猬这些东西。

但都被孟晓曼放走了,现在又不是末世,她实在下不了口。

天越来越热,人很容易中暑,孟晓曼在书中看了几个消暑的方子,打算找一些降火的药材。

山脚路边最多的就是野菊花,孟晓曼摘了许多。野菊花具有清热解毒、防暑散风的作用,很适合夏天泡茶喝。

还有山坡和沟边常见的薄荷,不仅能防中暑,还能预防蚊虫叮咬。孟晓曼不仅弄了许多鲜薄荷,还移植到院子中不少。

天热容易滋生蚊虫,院子里栽点薄荷,能驱蚊虫。

除了这些,孟晓曼还采了不少藿香、金银花和麦冬。藿香解暑化湿,金银花清热解毒,除了入药,都可以泡水饮用,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山上的中草药很多,只是未经炮制,没办法直接入药。孟晓曼现在找的都是一些能够饮用或者食用的草药。

陈老一直没有教她如何诊断、看病,孟晓曼没有问为什么,更没有催促。

她没有女主光环,做不到人见人爱,更不奢求,碰见一个贵人,就对她掏心掏肺,使劲提拔。

陈老治好萧向东,孟晓曼已经知足了。

上山的时候下好套子,等到下山的时候,捉了三只山鸡、两只野兔。

不知道是不是野生动物对灾难的预知能力比人类要强,现在山上的野物远没有之前好猎了。

孟晓曼拿出一只山鸡、一只野兔,留着吃,另外三只,存到空间里了。

今年初夏的气温比往年高,春天雨水又充足,山上的野杏和野桃都结了许多果子,现在刚好成熟。

孟晓曼摘了许多野杏,准备晒点杏干。野桃虽然个头较小,长得也不好看,但是味道很好。孟晓曼也没有放过,摘了不少放在空间里,留着慢慢吃。

晚上做的山鸡炖土豆,锅边贴了一圈玉米面和小麦面两掺的死面饼子。

相比于白面饼,孟晓曼更喜欢加了玉米面的,空间产的玉米面,带着清香的玉米味,吃着还有点味甜,小麦面中和了玉米面略粗的口感,吃着刚刚好。

从那次抹药被看的插曲后,萧向东不知为何,别扭了一天,孟晓曼还没想通原因,第二天他又恢复如常,两人也恢复了往日的相处模式。只是,那天之后,孟晓曼发现,萧向东变得更加殷勤了。

以前家里的活,他就包揽了大半,现在更是所有的活都抢着干。

自从他双腿恢复后,孟晓曼一天比一天闲。

家里没事干,孟晓曼闲着也无聊,只好天天上山。

最近天太热,山上的菌子都肉眼可见的少了很多,树木的枝叶也有点发蔫。

每天经过山前的小溪,水流也变得没有以前大了。

夏收终于结束了,交完公粮后,大队立刻给各家各户分了口粮和工分粮。除了小麦和红薯等粮食,孟晓曼还分到了一斤半的菜籽油,是今年新收的油菜籽榨的。

孟晓曼做饭舍得放油,这些菜籽油不够吃,孟晓曼顺便让人给榨了些豆油出来。这些豆子还是去年分的口粮,一直没找着机会吃,就留到了现在,当然,这些豆子都被孟晓曼替换成空间里的了。

榨油的人看见她拿过来的大豆,抓了一把在手里,看了看,说:“你这豆子看着可真好,又大又圆。”。

“我专门挑的饱满的,这样榨出来的油更好吃。”孟晓曼回。

榨完豆油后,剩下的豆饼也是好东西。清河大队的人一般都留下来做饼炒菜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