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夏梦娇流产了,脚腕骨折,做完手术,躺在海市医院的病床上。

看着雪白的天花板,两行清泪从眼角滑落。

知道自己怀孕小产的事,她没有哭,但从医生口中说出,她以后不适合再跳舞那句话,眼泪刷得涌了出来。

张家人都以为她是因为失去了孩子,才这么伤心,张华清也一直在病床前低声安慰她。但只有她自己知道,她根本不是为了孩子,她是哭自己才意识到舞蹈对她这么重要,却在下一刻就要永远失去它。

“娇娇,别伤心了,医生说了,好好休养,以后孩子还会再有的。你要是喜欢,以后我们多生几个。”

夏梦娇嘴角扯过一抹讽刺的笑。

她一点都不想生孩子。甚至憎恨自己屈服妈妈和婆婆的话,为了婚姻、孩子,放弃自己的舞蹈事业。

“我们离婚吧。”

张华清以为自己幻听,又问了一遍,“你说什么?”

“我说,我们离婚吧。”

声音低弱,但坚定清晰。

“你胡说什么?好端端的提什么离婚啊,孩子以后还会再有的,我和妈又没有怪你。”张华清声音急切。

“不是因为孩子。”

“那是因为什么啊?这次是我的错,我没照顾好你,要是早知道你怀了孕,打死我也不会让你去跳那个破舞的。娇娇,你别冲动好不好,这只是一个意外,我保证以后绝对会照顾好你,不让你受一点伤害。”

他第一次见夏梦娇就喜欢上了她,只是,他比她大八岁,她条件那么好,不一定能看上自己。得知她愿意嫁给他,他兴奋了好久,暗自发誓一定会好好对她。

张华清拉着她的手,说了很多,夏梦娇却闭上了眼,不想再听。

平心而论,张华清对她很好,虽然年龄大些,但是长相身材都可以,不显老。若是可以,夏梦娇也愿意跟他就这样搭伙过日子。

但是,他家只有他一个儿子,公婆对传宗接代十分看重,经常开玩笑说多生几个,以后家里热闹,张华清也觉得这很正常,反正他养得起。只有夏梦娇,觉得非常难受,他们甚至没有一个人问过她的意见,好像她就是一个没有自我的生育机器。他们一声令下,她就要听从。

五人的节目,最后让夏梦娇一个人上台,虽然她们不是有意,但总觉得心里有愧疚。

四人买了东西去医院探望夏梦娇。

本以为要面对夏梦娇的指责,没想到她态度很平静。

“这事和你们没关系,是我自己想跳的。”

说完,便不再开口。

气氛一时尴尬起来。

几人说了句好好休息,便各自回了。

夏梦娇其实很想问问孟晓曼,孩子和事业摆在她面前,她会怎么选,但最终没有开口。

自己既然下了决定,再问别人也没有意义。

元宵节后,吴奶奶收拾好东西,离开海市,出发去香城。

临走,孟晓曼提前交了一年的房租。

让她多拿点钱,路上傍身。

,孟晓曼将安安送到了附近的托儿所,家里没有老人孩子要看顾,用不了周大娘和李婶子了,孟晓曼多给了半个月工钱,将人遣走了。

开学回来,李思齐给孟晓曼带了江市的特产。宿舍又来了一名新室友,是化学系的,叫肖瑜。话不多,长得很文静。宿舍的氛围比之前好了不少。

孙淼淼也变了很多,不再像以前那么高傲,很少跟人说话,班级的职务也不再担任。她不来面前晃悠,孟晓曼也没把她放在心上。

上学、做衣服,陪孩子,孟晓曼的小日子过得充实安稳。关于夏梦娇的事,孟晓曼从家属会那听到过几次,说是修养好之后,便跟张华清闹离婚,只是张家不同意,一直僵持着。

吴奶奶到香城见到了亲人,很高兴,写了信回来,说打算在那里多陪陪孙子外孙们。

初夏,江若琳拿来好几种色彩鲜艳,触感凉爽的布,“这是刚印染出来的国产的确良,你摸摸怎么样,回头帮我多做几件好看的衣裳,我要穿着跟老古一起去跟商场的负责人吃饭。”

之前也有的确良,但都是进口的,价格比较贵,一般人穿不起。

可惜现在个人经济还没放开,孟晓曼即使想做批衣服拿去卖,也没有办法。更何况还有布票这个老大难。

好在她现在又开拓了些军官太太客户,收入稳中有增。

七九年底,国家终于出台了允许个体工商业经营的政策,来年初,孟晓曼便办了一张个体工商业的营业执照。在家附近租了两间门面,开了家安安裁缝铺。

安安裁缝铺跟其他裁缝铺不一样,它只定做衣裳,并不改衣。

两间房子,里间改做了裁缝室,孟晓曼又添置了一台缝纫机。另一间,是招待顾客的地方,三面墙壁改成了挂衣服的地方。悬挂的都是给顾客做好还没来取的衣裳,主要起一个展示、吸引顾客的的作用。

还放了沙发、茶几和椅子,沙发旁边是一个三层的小书架,上面放着孟晓曼针对近期流行而设计的衣服图稿,还有些从杂志上选出来的衣服图样,供客人选择。

而对于需要重新设计的,则额外收取设计费。屿山寄来的纽扣做衣服远远用不完,还有做衣服装饰用的小珍珠,也放在店里售卖。

做衣服剩的些边角布料,孟晓曼雇了周大娘和李婶子来教他们做头花。

做好后,同样放在店里卖。

这些东西不贵,基本都买得起,为裁缝铺吸引了不少人流量。

刚开始,孟晓曼的生意并不太好,主要靠以前的客户来维持,但是随着有人尝试,口口相传,渐渐也小有名头。

过了两三个月,裁缝铺所在的锦屏街道,都知道有家虽然小贵,但做衣服很好看的安安裁缝铺。甚至还有爱美的年轻姑娘慕名从其他区过来做衣服。

孟晓曼还雇了一个叫毛红丹的姑娘帮忙看店。

大三后,学校的课程渐渐少了,孟晓曼大多数的时间都在店里。

孟晓曼的拼劲感染了萧向学几人,他们现在大二,适应了学校的学习,平日也有了些空余时间,看孟晓曼这么拼命赚钱,也想做点事情。

来到海市,他们见了更大的世界,更加明白钱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