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你这房子要多少钱?”

潘升伸了三个手指头,三万。

房子是一进两层半的院子,东西各有一间厢房,堂屋只有三间,并不值这个价。

“最多两万。”孟晓曼说。

一栋小洋房才十万,要不是看在位置绝佳的份上,孟晓曼连两万都不会出。

潘升内心算着,两万块钱,他去羊城进趟货,倒买倒卖一番,要不了两个月就能挣回来,于是点点头同意了。

办完手续,潘升想到要跟自己一起做生意的朋友:“那个,同志,平房你买不买。”

“看看也可以,不过我手头也没那么多钱,如果价钱太高”

“不高不高。”潘升赶紧说,“他家那老房子在郊区,以前也就养个鸡鸭鹅什么的,现在都搬城里了,那地方就废弃了。”

潘升赶紧通知了自己朋友王兴旺,带着孟晓曼两人去了郊区。

确实是正儿八经的郊区,从院子门口看去,都能看到田地。

王兴旺搓着手,不好意思的说:“那个,在这儿种个菜,养个家畜还不错,吃的方便。”

孟晓曼笑笑。

潘升赶紧递眼色,示意王兴旺别说了,人家都能拿几万块钱出来了,还会在乎那点吃的。

“你先出个价,我看合不合适。”

王兴旺有点愣住,“我,我出?咱这也没卖过房子啊。”说着,求助的看向一旁的潘升。

潘升闭了闭眼,“你说啊,这是你的房子。你想卖多少。”

王兴旺眼睛一亮:“我想卖多少就能卖多少?”

潘升没眼看,突然怀疑跟他合伙做生意的决定是否正确,“那个,我们先商量一下哈。”

说着,将人拉到一旁,小声嘀咕起来。

孟晓曼看着小院。“是不是有点像清河咱的小院?”

萧向东点头,都有一个大院子,而且和他们刚搬进小院一样,都长满了荒草。

“你要是想念,寒假咱们回老家过年吧。”

孟晓曼应声,他们已经四五年没回家了。

两人商量了一会,说要五千块钱。

“五千有点贵了,这里太偏了,来一趟,骑自行车都要一小时。”

“那就四千,不能再少了。”王兴旺说。

反正按照潘升的说法,只要有了本钱,很快就能挣回来了。

就这样,孟晓曼又多了一个平房,一套弄堂。

剩下的钱,孟晓曼没有再动了,寻找新商机,总要留点本钱。

服装店歇业,但裁缝铺还开着。

客户不是太多,孟晓曼一个人忙活,再加上周大娘和李嫂子两个人打下手,也能应付过来。

之前服装店开业,裁缝铺没人,孟晓曼就叫来了两人帮忙看店。

毛红丹去云尚服装店去上班,要经过裁缝铺门口,每次都埋头跑过。

孟晓曼见过几次,没搭理。

在毛红丹去隔壁服装店的前两天,来找她,说不想干了。孟晓曼以为是太累,给她放了假,让她休息一天,工资也给她翻了倍。

但是她坚决不愿再干,孟晓曼便同意了,给她结了钱。

只是没想到,竟是被隔壁给挖了去。

她正在补孔夫人送来的刺绣旗袍,旗袍上的刺绣繁复精美,手法独特,补起来很耗功夫。

正在穿针引线,突然听到外面的争吵声。

这时,周大娘突然掀帘进来,说对面服装店闹起来了。

孟晓曼放下手中的针线,出了门。

一个长脸的大婶拿着一件水红衬衣,大声控诉:

“你们看看,这就是二三十块钱一件的衣服,省吃俭用半个月工资就买这么一件破衣服,还没穿几天,就开了线。”

大婶将开线的地方展示给大家看。

“这店里的售货员不但不给退换,还把我赶了出来,你们说说,有这么坑人的店吗?”

一个胖胖的女人站出来,指着大婶的脸:“你别在这胡说八道,小心我撕烂你的嘴!你说是在我们店里买的就是了,有什么证据,卖衣服的人这么多,隔壁就有一家,怎么不说是在她家买的呢?”

“就是在你家买的,我在哪儿买的衣服,我能不记得吗?”大婶说,“你这衣服卖这么贵,质量还这么差,赚这黑心钱你睡得着觉吗,肠子都烂透了!”

“我看你是脑子烂透了,衣服我卖的时候好好的,你自己穿烂的,跟我有什么关系,我看是你这粗糙穷苦的身子,穿不得好东西吧。”

大婶被气得冒火,把衣服砸在胖女人脸,上前一把抓住她的头发,“你个黑心肠,烂舌头,我撕烂你的臭嘴。”

胖女人护着自己的头,扯着嗓子喊:“打人了,快来人啊!”

大婶一个人抵不过服装店人多势众,被扯开推倒在地,衣服也被人拿了回去。坐在地上咒骂起来。

等云尚服装店的人走后。孟晓曼让一旁的周大娘去把人扶起来,带去了裁缝店。

云尚服装店的衣服质量差,发生这事是意料之中的事,孟晓曼等得就是这天。

从大婶口中得知,不止她一个人买的衣服质量有问题,但是因为没有买衣服没有票据,其他人都自认倒霉了,只有她不甘心,找上了门来,没想到他们不仅不认,还辱骂人。

“我省吃俭用,花了半个月工资,才给我家姑娘买一件衣服,想着让她参加招工考试的时候穿,没想到,衣服在考试的时候竟然开线了。我姑娘臊的要死,连试都没考完就回来了,回家大哭了一场。”

大婶边说边抹眼泪。

“那你想不想出这口气?”

“我当然想,可是他们人多势众,现在,连衣服都被他们拿走了,我一个小老百姓,能有什么办法。”

“我有个主意,你可以试试。”

孟晓曼让她去尽可能多找点受害者,让他们一起去市监局举报,把声势搞得大一点,再去报社找记者,让他们进行社会新闻报道。

小商品经济活跃了,许多人见利忘义,为了赚钱倒卖劣质商品,甚至诈骗害人。前几天萧向东跟卢平吃饭的时候,就听说,上面要整治一批负面典型。

听孟晓曼说完,大婶擦干了眼泪,“行,回去我就去找人!就算要不回来钱,我也要出口气!不能让我姑娘白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