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间要用膳的时候,谢麒还没有回来。
也就是刚登基那一会儿,他忙得每日里见不着人影,那之后每每到了这个点,他都是会回来的。
哪怕就是忙了些,也一定要先过来陪她和孩子用了晚膳,再继续去忙碌。
习惯了男人陪着,骤然只他们三个,盛唯娇就觉得身边空落落的。
又怕谢麒忙的连饭都顾不上吃,她想了想,便让小鱼去到前头给谢麒送了些膳食。
小鱼回来后,脸色却不好。
盛唯娇瞧见了,就问她说:“怎的这副模样,不晓得的人还以为你见鬼了呢。”
“就是见鬼了。”小鱼走近前来,对盛唯娇道:“娘娘知道奴婢过去的时候,碰到谁了吗?”
“谁?”
“奴婢碰到了大姑娘吧!”
“原本应该死在流放路上的盛大姑娘,竟然又活过来了,她不仅仅活过来了,还见了皇上。”
盛唯娇闻言面上的笑意也僵住了。
“将方才你所见的情形同本宫再细细的说上一遍。”
盛唯娇细细听着,原本娇美的面容上也多了一丝戾气。
盛清瑶还活着。
总不会是如小鱼所说的,见了鬼。
唯一的可能就是她从来都没有死。
那她是被谁护着活下来的,谢麒吗?
这不免又让她想到前世。
前世里,盛清瑶就是谢麒的妃嫔。
如果没有自己重生的话,那盛清瑶会按照她一开始所设计的一般,成为谢麒的宠妃。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
或许,他们原本之间便是有些缘法的。
即便最开始的走向不同,可最终的结局也会是相同的?
历史也不是那么好改变的。
她忽觉身上有些发冷,恍恍惚惚仿佛又回到了六岁那年,眼睁睁看着外祖一家被抄斩,被流放,母亲缠绵病榻日日以泪洗面。
曾经对她宠溺的父亲忽然似换了一个人一般。
她眼睁睁看着那个和自己年纪相仿的姐姐占有了曾经原本属于她的一切。
她的父亲、兄长以及她所有的一切。
她只能泯然众人矣。
她感觉身上好冷,漫无边际的黑暗仿佛要将她整个人都给吞噬。
盛唯娇忽然去到了内室中,然后躲到了被子中。
她将她的头埋到被子里,仿佛这样就可以逃避一切。
她当然知晓自己眼下怎样做才是最好的,她是皇后,又有一双儿女,即便盛清瑶成了谢麒的妃嫔,那也没有什么。
再坏也不会像从前一样。
亦或是她用血手段,总能让盛清瑶不被封妃。
即便她封了妃,她亦可以让她不好过。
但她就是觉得很累。
是心累。
只要一想到这个人,她就会想到六岁那年发生的一切。
日日面对她,又是何等的一种煎熬的。
她其实一点儿都不想和她斗。
她现在想做的,就是和谢麒好好的在一起,看着一双儿女长大。
她没什么野心,最期望这种平和温馨的日子。
可偏偏不能如愿呢?
更让她隐藏在心底的恐惧则是谢麒。
倘若谢麒选择了这个人,那是对她的背刺。
因为他明明知道她与盛清瑶是不共戴天的。
倘或他如此背刺于她,那她如何还能信任他,喜欢他,心无芥蒂同他过日子呢?
那往后必定是要带着面具的。
她打从心底里是不想的。
外头传来桃蕊的声音,“娘娘,如今一切尚且不知,您要相信皇上对您的真心,便是她活着,也不一定是因着皇上。”
盛唯娇自然是相信谢麒的,相信他对自己说过的每一句话。
正是因为相信,正是因为他待自己是如此的好,所以她才会害怕。
她才会惋惜。
她不是不相信谢麒,她是不相信自己。
盛清瑶这个人,总是有些邪门的。
她能在流放之地里活下来,又会做些什么呢?
因着这些自厌的情绪,盛唯娇这会儿不想见任何人。
她道:“本宫知道,本宫就是有些乏了,你先退下吧。”
然而四下里无人时,她又禁不住小声啜泣了起来。
且越来越有止不住的趋势。
她自然知晓,眼泪是懦弱的象征,前世里,她曾在无人角落中屡屡哭泣,但并没有用。
后来,眼泪便是手段。
而今没人在自己跟前,哭又有什么用呢?
可她就是想哭。
她明白自己应该去争去抢去防患于未然,却不想这样做。
从前她需要一个庇护的角落,于是摇尾乞怜。
而今她想要一个无论何时都向着自己的丈夫,一个不用费尽心机才能挽留的丈夫。
若是没有,那她往后也不抱任何希望了。
她有些自弃的想着,不知不觉便就睡着了。
这一天晚上,她做了一个梦。
她梦到自己进宫了,她很小的时候,她母亲身子尚且康健,和元后是好姐妹,那时候她经常进宫的。
只是后来元后去了,她就不怎么进宫了。
那时候沈家已经被定了罪,被关到了大牢里,只等着时候一到,便要处斩。
她母亲已是有些受不了打击,病了。
父亲说他有个表妹通医理,孀居在家,便请人过来照顾她母亲,也陪她母亲说说话。
这个人就是蒋媚。
蒋媚进府的时候,是带着盛清瑶的。
那时候她母亲满心想的都是沈家的事情在,再加上蒋媚还有一个女儿,她母亲自然不会想到旁的地方。
甚至还因为盛清瑶同她年龄相仿,让她多同盛清瑶相处。
她母亲和宫里的很多娘娘都是自幼相识的。
那日里母亲进宫,便是想求求宫里的娘娘,能替她外祖家说些好话。
她母亲那时能想到的也只有这些办法,便是知道无用,也是要跑这一遭的。
原本的时候,父亲是万分反对的,说沈氏是要将整个盛家都给拖下水。
甚至因此将她母亲给关了起来。
后来父亲突然就想开了,只是让她母亲进宫的时候将她同盛清瑶一同带上。
她母亲那日里为了能进宫一趟,自然什么事情都答应了,也不去管盛宏这样做究竟是为什么。
那日里她母亲进宫让她带好盛清瑶,别乱跑。
她那时候对宫里很熟悉了,自然是满口答应。
盛清瑶也十分听话,就待在了她的身边。
她母亲去了贵妃的宫中,贵妃是肖氏女,乃当时的丞相之女,当时元后以及她母亲关系都很好。
不过肖贵妃也早早的缠绵病榻,没多久就去了。
自然,这些都是后话。
那时候她和盛清瑶待在外头吃糕点与瓜果。
正值剩下时候,闷的人发晕。
她忽然便看到太子一晃而过。
她母亲和元后是手帕交,她小时候和太子自然也是极熟悉的。
很小的时候,两个人还经常玩。
后来元后去了,再见到太子,他整个人就不太爱说话了,也不会同她玩。
自然,也越来越少见面。
渐渐的,她都要将这个人给忘了。
但见到后,总是有些熟悉的。
她远远的叫了一声,只是太子没有听到,她有些纳闷,太子是要做什么事,如此行色匆匆。
因着好奇,她便跟了上去。
盛清瑶也跟着她走,起初的时候,盛清瑶是在她后面,后来,她走的比她还要快。
她就很纳闷,她是想叫太子哥哥,盛清瑶是要做什么?
渐渐的,盛清瑶竟将她给远远的甩在身后。
等她赶过去的时候,藏书阁里已起了大火。
而盛清瑶竟然跟着闯了进去。
她瞪大了眼睛,不明白这一切是为什么。
但她也很快反应了过来。
因为有从前救谢煜的经历,她知晓自己年纪小,没力气,即便进去了,也只会添乱,于是连忙就去叫了人。
后来太子哥哥和盛清瑶都被救了出来,只双双昏迷。
回到盛府后,她还挨了父亲的一顿骂,说她没有带好盛清瑶。
她那时很委屈,躺在被子里伤心的哭泣。
晚间的时候,就下起了滂沱大雨。
她忽然被人从被子里给拉了出来,给扔到了外头。
她一抬眼,就看到蒋媚那一张仿佛要吃人的脸。
她挣扎着要回到房中去,却被她给一次次的推到雨地里。
而远处的青石阶上,盛清瑶正站在那里,露出阴森的笑容,令人不寒而栗。
那时的盛唯娇不懂,为何从前看着也算和善的母子二人忽然变成了这副模样。
房门被紧紧关住,她在外头淋了一夜的雨,自然便发了高烧。
那次她险些丢了命,醒来之后却忘记了那天发生的所有事情。
却不想会在如今想起。
她想,她大抵知道盛清瑶的依仗是什么了。
救命之恩吗?
那便让她瞧瞧,承乾哥哥为了这份救命之恩能做到什么地步了。
她当然可以将那日里的事情告诉太子,是她救了太子,而非是盛清瑶。
可那样一来,就无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