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王氏只得把假的单据拿了出来,当时订货的时候,专门花了五两银子,买了赵家的单据,本是为了放到账本里,冲账用的。

现在的事情完全脱离了王氏的判断,王氏现在只能听老夫人的安排,让做什么就做什么。

梁嬷嬷拿走单据,王氏就招了李嬷嬷进来,主仆两人说了一会儿话,李嬷嬷拿着巷子从沈府后门,偷偷离开。

沈成文命自己的贴身小厮,竹叶拿着单据去了衙门,告状。

林舒得到消息:“冬雪,撤回所有人。”

消息能传的满城知晓,林舒可是花了大价钱,在山神庙里养了许多的小乞丐。

帮王氏做菩萨金身的铺子,林舒已经给了一笔钱,派人把几人送回了老家,给的钱财够几人,本本分分的在乡下,盖房娶妻,一生无忧。

赵家第一时间得知,被沈家状告。

赵家现在的当家人嫡长子,赵延闿。

赵家曾经世代为官,经历三代帝王。

虽说文官命长,赵家满门忠烈,赵家的老太爷更是文官之首。

可皇帝的昏庸,赵大人以死相逼,一头撞死在勤政殿的门外,留下了一句:赵家不出仕,除非海清河堰。

当年外邦鞑子侵犯大圣边界,大圣却屡战屡败,皇上胆小怕事,不想打仗,竟起放弃燕云十六州的想法,是赵大人,以死相逼,皇上无法只能拨钱征兵,才保住了燕云十六州。

而当时派去的将领就是沈成文的祖父,沈正。

此战之后,皇上封沈正忠勇侯,才有了沈家的爵位。

所以沈家的爵位也算是沾了赵家的光。

现在一个没落了,一个退出了官场,进入了商场。

赵家铺子的信誉在上京城,都是极好的,在上京城赵家的生意也算得上是数一数二。

可沈家竟然不顾两家的关系,状告赵家欺诈。

如果是赢了,就断了赵家的生计,沈家忘恩负义。

如果是败了,沈家就是诬告,沈家道德人品败坏。

所以这场官司,对沈家来说一点好处都没有。

但是沈成文管不了那么多,出门遭受白眼,官职到现在还没有下来,他只想结束这场闹剧。

毕竟现在的赵家就一介商贾,根本不能和他这种功勋之后比。

赵家第一时间封锁了消息,准备找到沈家来商讨,商家的信誉在商人眼里,可是多少银子都买不到的。

林舒怎么能让赵家人如愿,沈家上午去府衙,下午流言就出来了。

赵延闿把赵家铺子的订单,查了又查,都没有沈家的订单,并且担心是工人私下接单,但是工人都是赵家的几十年的仆人,签的都是死契。

只能硬着头皮,走一步算一步了。

沈家状告赵家的事情,争相奔走,不一会儿就传的上京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还有人为此特地设了赌局,赵家赢二倍赔率,沈家赢五倍。

林舒专门拿了五千两银子,押赵家赢,毕竟是天上掉下来的银子,不捡白不捡。

“小姐,李嬷嬷找了伢记,卖铺子和郊外的庄子。”冬雪从黑七那里刚得到的消息。

“确定是李嬷嬷?”林舒想到王氏很慌,但不至于卖铺子,卖庄子。

“确定,黑七说价格极低,那些铺子和庄子,黑七让伢记的人,先不往外放,这是他抄录下来的,铺子和庄子的位置。”冬雪从怀中拿出了一封信。

林舒打开,铺子一共五间都是上京城的黄金地段,庄子虽然在郊外,要么收成极好,要么地方极大。

王氏这些铺子,就算是岐山王氏,也不一定能弄到。

更像是功勋人家,置办的。

毕竟那些黄金地段,都掌握在老牌的功勋人家手中。

林舒也曾羡慕过,想想沈家的铺子,都是要死不活的。

不是林舒手里有很多的秘方,沈家铺子早就关门大吉,根本不会盈利。

难道王氏真的是岐山王氏的嫡女?否则这么好的地段,怎么会有,但是派人去了岐山,没有王氏这个人,保险起见也拿了王氏的画像,也没有这个人。

“让黑七算一算,一共多少银子,这些铺子和庄子,都收回来,挂在小弟的名下,悄悄的做,不要让人发现了。”林舒吩咐冬雪,想了想还是给白马书院的小弟,写封信。

写封信,不仅是告知小弟那些铺子和田庄,记到他的名下,还有父亲和大哥来上京的日子,林舒算了算差不多十日左右,提醒他记得请假和自己一起去接父亲和大哥。

“什么?李嬷嬷你说这个月暂时没有分红,取本金暂时也取不了?”王氏有些恼怒,正式要用银子的时候,怎么会这样?

“奴婢说了,他们说要盘一下帐目,才能取本金,具体说是月底才行。”李嬷嬷恭敬的跪在地上,不敢抬头,毕竟收了十两银子的好处。

王氏这几日呆在房里,整理自己的金银首饰,找出许多让李嬷嬷带出府,卖掉。

...................................

赵家的人当家人,赵延闿虽然不想打官司,但是现在满城流言四起,不打都不行。

“延闿官司一定要打吗?”赵家老夫人着急的问道。

“祖母,现在不打不行,满城都知道沈家状告了我赵家,若是和谈,反倒显得我赵家心虚。”赵延闿这几日也没有睡好,总觉得这里面有事。

赵家还是被误伤的一方,可是流言四起,是谁传的呢?他第一时间得知消息,赶忙让人封锁消息,却还是沸沸扬扬的满城皆知。

查了几天都没有查到流言的源头,想来是有心人,早就准备好的局,却不知道是针对沈家,还是他赵家。

若是针对赵家,到底图谋什么?但是不管是为了什么,他的赵家不允许任何的破坏,他已经做好,最坏的打算,让人去了淮南老宅,打理,最差就是退回淮南。

“你有主意就行,你父亲是个不管事的,你多操心。”赵老夫人想到自己的儿子,只懂舞文弄墨的,对生意却不上心,赵家幸亏有了赵延闿,才有了这几年安生日子。

“孙儿,知道,祖母不用操心,一切都有孙儿。”赵延闿,看着头发花白,眼睛有些混种的祖母。

赵家那几年风雨飘零,生意没有起色,只能勉强果腹。

赵家却学着做起了茶叶生意,整船茶叶被水泡坏,损失惨重。

赵延闿只能听祖母的去淮南,找林家借钱渡过难关。

赵延闿找到林家,林父二话不说拿了十万两银子,借给赵延闿,帮助赵家渡过难关,赵延闿感激林家,每年的节日都会送重礼去林家。

他记得林家独女,好像嫁给了沈家,沈成文。

“去查查,林家独女是不是嫁到了沈家。”

那几年,赵延闿为了在生意场上立足,根本没有时间关注林家独女,只记得嫁到了沈家,

若是沈家故意挑衅他赵家,必不能让沈家全身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