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工部摸鱼郎 > 第127章 江湖传说摸鱼郎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亨九先生,汤若望与铁敢,你觉得谁手艺更好?”

多额珲突然想到铁敢,正好听一听洪承畴这个老狐狸如何分析铁敢。

洪承畴一怔,没有料到摄政王会突然发问,有些慌了阵脚,他沉思片刻,说了一句模棱两可的话。

“微臣没见过铁敢,他与汤若望的技艺,微臣认为,各有所长。”

多额珲轻笑,并不认同洪承畴,而是转向宁完我:“公甫先生觉得呢?”

景国入主帝都后,宁完我负责新火器制造事务。

他斟酌后,小心回复道:“主子,奴才以为,铁敢不过是一个少年工匠,天资聪颖,于工匠一道确实少见。然,经验尚缺,略逊于汤若望。”

“哪些方面逊于汤若望?”多额珲很直接,不想听模糊结论。

“据汤若望所说,军工厂的燧发枪与野战炮,皆由其参与指导工匠制造。

且,奴才向汤若望打听过铁敢,汤若望赞扬铁敢很聪明,是他见过的工匠中最聪明的。不过,他认为铁敢还需要时间雕琢技艺,铁敢打造的火器主要是仰仗东胜神州铁料。”

若是铁敢听闻汤若望如此评价自己,会毫不犹豫给他几个大逼兜,这老骗子太擅长暗戳戳设计话术。

话语里不直说他指导铁敢,但会不断暗示铁敢是他指导出来的。

汤若望就是要踩着铁敢,确立自己新火器专家的地位。

多额珲又笑了笑,问道:“于近直如何评价铁敢?”

“回主子,于近直认为铁敢是靠东胜神州铁料出名,实际水平他不认为有多高。”

“哈哈哈!”多额珲忍不住笑出声来,说道:“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奴才愚笨!”

“微臣愚钝!”

......

“本王且问你们,东胜神州铁料由谁引入军工厂?”

“听闻是一个福建的海商售卖的。”宁完我配合多额珲的话题。

“十五弟,你说说。”

“嗯?”多铎懵圈,你们聊你们的,问我干嘛?

“本王不是让你去查铁敢的消息么?”

多铎思路总算接上话题:“原来是说铁敢啊,这个我熟,我派人四处打听铁敢在帝都的各种事迹,这小子,对我胃口,哈哈哈!”

进帝都后,多额珲安排多铎去搜集铁敢信息,为啥这样安排呢?因为多额珲认为多铎对铁敢很感兴趣。

“那你将打听到的,说来听听。”多额珲耐着性子催多铎。

“你们知道么?那小子年初的时候在酒楼把成国公揍了一顿,然后扬长离去,成国公得有多怂,他的侍卫得有多废物!哈哈哈!”

多铎说到精彩处,又再次大笑起来。

房间里的众人虽然惊讶铁敢的胆大,但皆冷着脸,没有附和一起大笑,心中均埋汰豫亲王,大家在谈东胜神州铁料,不是听戏文。

多额珲脸瞬间黑了下来,我让你说重点,不是让你说传奇故事。

他挥手制止了兴头十足的多铎,亲自出马说重点。

“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铁敢造燧发枪,造野战炮,能买到东胜神州铁料,而于近直和汤若望却买不到?”

是啊!范承畴、宁完我等人俱醒悟,以前从未听说过有东胜神州,海外之州,太过神秘。

“能买到东胜神州铁料,本身就是一种才能!”多额珲很得意,这一点是他分析出来,在坐心腹没有一人注意到重点!

“王爷高见!臣远不如也!”

“主子大才!奴才佩服得五体投地!”

“主子英明!大景之幸也!”

.......

无论任何时代,领导一旦展现高人一筹的判断,下属一定要发自内心、全力以赴拍马屁,此乃最佳彩虹屁时间!

多额珲从容享受心腹们的吹捧,半晌后接着分析铁敢。

“于近直明显是妒才,十五弟多方打听来的消息,军工厂造枪造炮皆是由王承恩统筹,与于近直无关。

可见崇真最后几个月不算昏庸,无奈时间太短,燧发枪和野战炮产量有限。”

“王爷,为何铁敢投了张贼后,又率军离开?”洪承畴很想了解更多细节。

铁敢如今在北直隶和山东,声名显赫,于民间广为传播。直隶山东行侠义,义薄云天摸鱼郎,都快编成戏剧了。

洪承畴知晓铁敢率军南下,一路收拢流民,扶危救困。但不知道为什么铁敢会投靠张自成,然后又率军离开,这里面到底有何纠葛?

“亨九先生认为呢?”多额珲反问。

洪承畴又是一怔,今日多额珲两次考核,让他觉得有些不爽,可自己乃一介降臣,不得不努力证明自己的价值。

“回王爷,臣以为,铁敢是不得已投靠张自成,张贼发兵上海关后,他抓准机会,收编降兵,反出帝都。”

多额珲点头,继续分析道:“亨九先生所言极是,从打探来的消息看,张自成封了他官,好像中间有什么误会,差点斩了他。

但张贼看得明白,需要铁敢打造火器。可铁敢并不看好张贼,给什么官也不愿在张贼手下做事。”

“既然张贼有汤若望,为何还要给铁敢封四品官?张贼可没有给汤若望封官,连一个七品都没有给。”范文程突然插了一句,他知晓铁敢被张自成封为工部摸鱼郎。

几位谋士互相对视,然后一起高喊道:“王爷英明,大景之福。”

多额珲双手虚按,示意无须再拍马匹了,他知道自己英明,很明显,张自成明白铁敢的价值远高于汤若望。

“三件事,一,如亨九先生所言,攻打山西若顺利,继续追着张自成打,张贼乃枭雄,重视火器,不能给他成长时间;

二,广平府缴获的东胜神州铁料,由汤若望督造,全部铸造野战炮,告诉孔友德,不得挪为它用;

三,弄清楚铁敢为何和河间民团搅到一块,派说客去找他,允诺封他为侯爵,执掌军工厂,他喜欢赚钱,让他赚,帝都的铺子随他挑。让说客多挑一些奇珍异宝带过去。”

“喳!”众心腹齐声应答。

“主子,广平府缴获的东胜神州铁料,共七千余斤,有不少王爷贝勒想要拿去打造铠甲。”宁完我抓准机会,赶紧汇报。

“一概不允!若有侵占的,一律退还。”

“十四哥......”多铎有些急了,打一套铠甲咋了?

“老十五,好刀用在刀刃上,以后招揽到铁敢,自会有东胜神州铁料。”多额珲态度坚决,不给多铎机会。

说客的任务再次交给李庆康,李庆康真心想一走了之,不干了。你们当初要干掉铁敢,现在想起了他的好,又要重新招揽,还能谈么?我这是去送死!

最后,在宁完我的安抚下,李庆康踏上南下松江之路。

李庆康南下寻访铁敢之时,应天府权力斗争暂时平息,内阁开始运转,准备启动两件大事:

一是北上求和,洽谈联虏平寇,顺带着把吴二桂争取回来;

二是是否组建军工厂?

内阁决议,北上使团由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左懋第为主使,太子太傅陈洪范、太仆寺少卿马绍愉为副使,结果使团还未出发,就闹得不可开交。

为啥?左懋第和马绍愉两人不对付,左懋第一直是主战派,而马绍愉是主和派,两人因政见不合,早就有怨,如何携手?

人选出现争执,迟迟无法达成一致之际,求和的内容照样出不来一个结果,联虏到底要联到什么程度?朝廷愿意付出的好处又具体是什么?内阁没给出内容。

求和的内容都无法确定,你让使团去谈什么?

左懋第只好自己上书,提议景国退回辽东,并出兵协助名朝剿灭张贼,军饷由名朝支付,同时开放互市。

这咋可能?景国到手的肥肉如何会吐?还要拿景国的军队当枪使!这分明是过去宣战!

内阁不得已,仓促提出以长城为界,将关外让于景国;二是可以同意岁币,以三十万两银子为上限。

左懋第不同意,甩袖不干。

最后,史明法出面,“强硬”劝说下,左懋第才勉为其难地同意北上出使。

北上求和一事暂时拟定,新火器制造迫在眉睫,与北上求和不同,阁老们一致赞同组织工匠开工,拖不得。

但围绕是否延续先皇组建军工厂一事,内阁大学士们意见相左,再次争吵不休。

南京作为留都,一直保留了六部、都察院等一整套与帝都相对应的中央机构,军工厂刚设立,所以留都暂时未搭建。

“诸公,单独成立军工厂,打破六部五寺之制,历朝历代未曾有过,非良策也。”首辅马士英旗帜鲜明反对。

礼部左侍郎姜曰广脸色铁青道:“先皇下旨成立的军工厂,难道要废在吾等手上?”

姜曰广的观点代表朝廷不少人的观点,天师的战绩摆在那里,且强敌环伺,组建军工厂制造新火器,名正言顺,有何不可?

马士英心中火起,帝都的军工厂把工部军器局和内府兵仗局糅合在一起,滑天下之大稽!

科举出身的官员与太监一起管理,能管理得好么?看看他们在帝都做了啥?扯皮三个月才开工,先皇糊涂啊!

况且原南京守备太监,现司礼监掌印太监韩赞周不同意,这是抢了内府的事权,兵仗局不能并到军工厂。

虽然新朝刚立,内府兵仗局没几个工匠,但涉及到内府的权力,岂可轻易让步?

“国事危急,一切从简,新火器制造交给工部军器局,兵仗局如若想造,他们自己去找工匠。”

马士英厌恶掣肘,想一揽权力,加快决策速度,他认为这是当前应对北方大敌的唯一策略。

尤其是姜曰广,西林党出身,自己提什么方略,他的任务就是反对,为反对而反对,不管是非与对错。

礼部尚书王铎是和事佬,不愿多发言。

史明法作为裱糊匠,一心推动政事落地,只好劝道:“少宗伯,不如工部军器局先行打造新火器,军工厂组建一事暂缓,等北方危机解除,再组建不迟。”

姜曰广见四位阁老中有两位反对组建军工厂,只好妥协。

马士英是急性子,当即安排工部军器局负责人。军器局特殊,直接设主事,不设正使、副史,级别提上来,这倒是显示出马士英的雷厉风行,以及对军器局的重视。

“帝都逃过来的原军工厂官员,可否安排一些人进入军器局?”史明法补充道,他认为这些人业务熟,能加快军器局的新火器打造。

马士英摇头,不赞成!他知道史明法要推荐方以智等人,方以智是三皇子的老师,且与自己的政治搭档阮大铖有仇,如何能用?

方以智、安吴阳、宋铭仁等人,因帝都失陷投降大同,名节有亏,一直被闲置。

方以智名满江南,复社四公子之一,西林党重点培养对象,曾经在复社异常活跃过。所以,近几日重新启用他的呼声很高!

“听闻帝都军工厂有不少国子监学子参与打造新火器,可让这些人到军器局来指导工匠制造。”

马士英说出自己的主意,他前些日子看到一位国子监学子关于军工厂的策论,认为捡到了宝!

这名国子监学子是谁?

当初的军工厂七君子之首刘俊彦是也!

方以智、宋铭仁是官员,投降便有了污点。而刘俊彦等人是国子监学子,没有官身,逃回来反而成了英雄,重新就读国子监,被众多学子追捧!

为啥?经历丰富呀!能吹牛逼!就问你们应天府的学子们,谁见过大同军?谁经历过国破时刻?

刘俊彦当初并未跟随铁敢一起南下,而是跟着表兄宋铭仁,一路受尽磨难才抵达应天府。

英雄刘俊彦在众星拱月中,过得很滋润,古代人若成为名人,会想干啥?自然是指点江山,他整理经历,写了一篇军工厂的得失利弊策论。

策论中提及燧发枪与野战炮的制造,也顺带骂了铁敢几句,认为铁敢有名无实,不过是先接触海商弄到东胜神州铁料而已!

帝都的江湖,南京的江湖,铁敢已飘然而走,远离是非,但这两处江湖依然有他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