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国内民间小故事集 > 第433章 货郎与姑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从前,有个叫小李的货郎,走村串户,卖些针线头花什么的。这一天,他来到一个靠山的小村,见村头有个姑娘,长得挺俊秀,就和姑娘搭起讪来。

姑娘问:“大哥,你是哪里人氏,到这里做啥来了?”

小李说:“俺家住在山那边,贩卖些针头线脑混日子。姑娘长得这样俊秀,怎不见有人与你做媒成亲?”

姑娘叹了口气说:“俺爹俺娘都死了,只撇下俺孤身一人,谁肯给俺提媒拉纤?倒是有个远房叔叔,在外做官,只是多年不曾回家,杳无音信。”

小李听罢,心里想:这姑娘挺可怜,我何不娶她为妻?想着,他就把这话说了出来。姑娘听罢,羞得满脸通红,低头不语。

小李见姑娘默认了,高兴得不得了,赶紧从货担里拿出线来,给姑娘量了尺寸,让她在家等着,他回去做好送来。

小李回到家里,就找了裁剪师傅,做了身新衣裳,送到了姑娘家里。

自那天起,小李就住在姑娘家里,二人情投意合,过得挺和睦。一晃,过去了三个月。这一天,小李对姑娘说:“咱俩成亲已经三个月了,我出去做买卖,你在家操持家务,怪辛苦的。我想带你出去,一块做买卖,一来咱二人不分离,二来你也好见识见识。”

姑娘说:“我也正有这个心思,只是咱没有本钱,怎么做买卖呢?”

小李说:“这个你别愁,我有一条贩货的路线,一头是山东,一头是山西,我把货贩到东头,再从东头贩些货到西头,利钱挺厚呢。这一回,你就跟我一块去吧。”

姑娘说:“咱什么时候动身?”

小李说:“事不宜迟,明天就走。”

姑娘说:“好吧。”

第二天,二人打点了行装,就动身了。他们出了村,顺着大路往西走,走了一天,来到一座大山前。小李对姑娘说:“这山里有狼虫虎豹,咱不敢走山路,就绕个弯子,从山前这条大路上走吧。”

姑娘说:“绕个大弯子,得走多远?”

小李说:“也得多走半天。天黑以前,准能走出山去。”

姑娘说:“好吧。”

二人又顺着大路往西走,走了一程,来到一个三岔路口。小李说:“咱从这里往南走,离山西就不远了。”

正说着,从北边来了一个人,年纪有五十多岁,穿着挺讲究,肩上背着个褡裢。他走到二人跟前,打了个问讯,问:“二位是往山西去吗?”

小李说:“是。”

那人说:“有件事想求二位帮个忙,不知二位肯不肯?”

小李说:“什么事?你说吧。”

那人说:“我是山西人,多年没回家,想捎封信去。只因身边带的盘缠不足,不能雇人,想求二位捎带一下。若能把信捎到,我必有重谢。”

小李说:“好吧,你把信拿出来吧。”

那人就从褡裢里摸出一封信来,交给了小李。小李接过信,往信封上一看,只见上面写着:“山西太原府榆次县柳林镇王家庄王员外家收。”

小李看完信,对那人说:“好吧,我们一定把信给你捎到。”

那人听了,十分高兴,忙从褡裢里拿出一锭银子来,交给小李说:“这是一点小意思,请二位收下。”

小李一看,那锭银子挺大,足有一两多重,就说:“咱们素不相识,你怎么这样破费?”

那人说:“二位肯帮我的忙,我就感激不尽了,这点小意思,何足挂齿。”

小李不再说什么,把银子揣起来,又对那人说:“咱们素不相识,请问你贵姓?家住哪里?日后我们若把信捎到,怎样找你呢?”

那人说:“我姓王,家住山西太原府……”说到这里,他往四下里一看,说:“此处不是说话的地方,请二位到那边说话。”说着,就领着小李和姑娘往南走去。

走出一箭之地,来到一片树林里,那人说:“请二位在此等候,我去去就来。”说着,就匆匆往树林里走去。小李和姑娘等了好大一会儿,也不见那人回来,小李说:“咱走吧。”

姑娘说:“那人把信捎到哪里去了?怎么还不回来?”

小李说:“管他呢,咱还要赶路哩。”

二人说着,就继续往前走。走了一天,来到一个村庄,来到集上,天也快黑了。小李见这里买卖兴旺,生意兴隆,人来人往,便想在此留宿。

他与姑娘进了一家客店,说:“你就在这里等着,我出去打听一下,看哪里有房子住?”

店主人见小李长得结实,问:“大哥,你是哪里人氏?做什么买卖来了?”

小李说:“我是山那边来的,贩卖些针头线脑。”

店主人说:“这里的人都住满了,也没有房子了。”

小李说:“我是两个人来的,想找个干净些的房子。”

店主人说:“你到那边去问问吧。”

小李来到另一家客店,见里面住着几个客人,便问:“掌柜的,你们这里还有房子吗?”

店主人说:“我这儿已经没有房子了,你要是不嫌窄狭,去西边有个山神庙,还挺干净的,可住得下。”

小李高兴地说:“谢谢掌柜的。这就去告诉姑娘。”

姑娘早就等得不耐烦了,听见小李回来了,便赶紧跟着他走了。二人来到客店门口,姑娘问:“咱们今晚就住这里吗?”

小李说:“这里挺安静,又干净,正好歇脚。”

姑娘跟着小李进了客店,来到西边山神庙里。二人放下行李,正要喝水吃东西。突然外面传来敲门声。二人开门一看,只见进来一个四十多岁的人,肩上背着褡裢。此人相貌堂堂,仪表非凡。

来人就是先期碰到的那位山西太原府姓王的客人。他一见小李和姑娘正在收拾东西准备吃饭,便上前搭话:“二位歇脚了?在下姓王,前次失约,一直未得与二位相见。刚才见二位到此,十分欢喜。只是还有一事相求。”

此时,二人停下手中动作,等着客人说下去。王客人接着说:“我本想自己找地方住,可又觉得麻烦,不如让二位一同前往,不知二位意下如何?”

小李见客人如此热情,便想结交这个朋友,于是说:“我们正愁没有地方住呢,你若能带我们去,那就太好了。”

姑娘也很高兴,赶紧说:“那就多谢你了。”

王客人见二人如此爽快,便高兴地说:“好说好说。咱们这就走吧。”

于是,四人一起出了客店,往南走去。走了一段路,来到一片树林里。王客人停下脚步,对三人说:“这次我要说的,是要带二位见一个人。此人与一位亲朋有关。目前急需十万两银子作为办一些要紧事情的盘缠。今天一见二位的面,我立即感觉与二位有缘,料定你们是财大气粗之人。此事你们意下如何?”

小李见客人说话真诚,知道客人没有恶意,便点头同意。姑娘更是心生好奇,想要一探究竟。于是小李说:“你有何事相求?那人又是谁?既然有缘,我们就应该帮忙。”

王客人听了,立刻拿出纸笔来,写了一张纸条,交给小李说:“此人就在前面不远的村里,如果你们见到他,把这张纸条交给他就行了。”

小李接过纸条一看,只见上面写着:“王某诚心求见贵人一面,请贵人到此一叙。”他看完后对王客人说:“既然有缘,我们一定尽力帮忙。”

三人继续前行。走了不到半炷香的工夫,来到一个村子。小李见这里买卖兴旺,生意兴隆,人来人往,便对姑娘说:“你就在这里等着,我进去打听一下。”

姑娘点头答应。小李走进村子的一家客店,向店主人说明来意。店主人见小李长得结实,便问:“你是哪里人氏?做什么买卖来了?”

小李如实回答:“我是山那边来的,贩卖些针头线脑。”

店主人听后,立即说:“我这里正好有一个人正要找一位有钱的货郎贩货。”

小李一听有生意可做,便问:“他是谁?在哪里?”

店主人说:“他就在客店里等着呢。”

小李高兴地跟着店主人的指引找到了那位贵人。二人见面后,互相施礼问好。贵人又拿出一些银子来交给小李说:“这是一部分货物和定金,请你收下。”

小李见银子如此之多,非常高兴。他收起银子后,又向贵人询问了一些细节问题。贵人一一解答后,又对小李说:“此事只能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千万不要泄露出去。”

小李点头答应。这时姑娘也进来了。她见小李与一位贵人谈得如此融洽投机,心中更加敬佩他的能力与胆识。二人谈笑风生之际,王客人又与贵人交谈起来。经过一番交谈后,二人约定在某月某日相见并完成交易事宜。三人离开村庄后继续前行。此时天色已晚,夜幕降临。小李见此处山清水秀、风景如画、安静祥和、令人心旷神怡。于是三人决定在此留宿一晚。他们来到一家客店休息。店主人见他们穿着华丽、举止得体、谈吐不凡、一看就是有钱人家出身的人士,便殷勤地招待他们。他们询问了一些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做生意的情况后,决定第二天一早就出发前往山西太原府。正当他们睡意朦胧之时,忽然听到一阵敲门声。

姑娘起床打开门,一看是一位穿着华丽衣服的中年人出现在门外,手里提着一壶酒还带来一些美味的食物。

原来他是在村口偶遇时告知晚上在此处住宿的小伙子和一位陌生的男人,那陌生男人看起来很是威猛结实,想必也是一个好样的生意人。

就这样这三人欢聚一堂,互相分享着自己的经历故事,和小插曲真是人间美事一件又一件大家欢声笑语, 气氛异常融洽。融洽得连外面的人都能感受到里面洋溢的快乐与温暖,后来大家休息了 各自回房睡觉 。他们各自梦见自己的未来 ,梦到美好的人生,梦到事业蒸蒸日上 ,美梦结束他们将起床再次启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