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国内民间小故事集 > 第609章 鸟李与老李头儿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从前,有个姓李的财主,家大业大,就是子孙不旺,只落下一个独根苗。这独根苗名叫小李,从小娇生惯养,也没念过书。长大了,吃喝嫖,无所不为。天天儿吃饱喝足,提笼架鸟,满街遛。因为这个,大家伙儿都管他叫“鸟李”。

鸟李这天正在街上遛鸟,看见一个算卦的,围着一圈子人。他想看一看,刚往那儿一站,算卦的就一眼看见他了,知道他是鸟李,想要奉承他几句,蒙他两个钱。假装看了看他,说:“这位老兄,双眉带彩,二目有神,可做国家栋梁之材。看阁下印堂发亮,官运昌旺,如要进京赶考,保您金榜题名。到那时我给您道喜。”鸟李要是明白,当时能给他一个嘴巴。因为他不认字啊,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上来,上京赶考?拿什么考呀?可是他这狗脾气没往那儿想。他想:“我们家有的是钱啊,要想做官那还不容易嘛。”他不但不生气,反倒挺高兴。说:“准能得中吗?”“决不奉承!保您得中前三名!”“好!给你二两银子。真要中了,回来我还多给你。要是中不了,回来我可找你没完。”说完,扬长而去。

其实,算卦的哪儿知道他是鸟李呀?看着他挺像个阔主儿,又想奉承他几句,蒙他两个钱花,假充会算卦的,就这么一说,他倒认真了。他回到家里,把这事跟他爸爸一说,老李头儿在家里正为他没出息生气呢,一听他说要上京赶考,当时就火了。说:“你上京赶考?先把三字经念下来再说吧!”鸟李一听他爸爸骂他,更来气了:“我要真中了头名呢?”“你要中了头名,我把这院房子给你翻过来!”

鸟李本来是不认字的,可是他仗着家里有钱,硬要装认字。他打家里出来,一溜儿小跑儿,来到了一家学馆,见了老师就说:“我要读书!”老师一听,挺高兴。心想:这孩子虽然淘气点儿,可是挺聪明,也许将来能成个器呢。就答应了他。鸟李这就上学啦。可是他不念书啊,净淘气。同学们念书,他拿鸟笼子逮蛐蛐儿。先生让他背书,他就说:“我忘啦!”“再念!”“我又忘啦!”“再念!”“我还忘啦!”“你净忘啦,就永远别念啦!”鸟李说:“我不念啦!”拿起书包就走。刚走到门口,又回来啦。说:“先生!我把书包忘在这儿啦。”把书包拿走,又走啦。

就这样,鸟李念了三个月的书,字没认识几个,倒把个先生给气病了。鸟李一看先生真病了,他倒挺着急,心想:先生真要是病死了,谁教我念书啊?这可不行!他回到家里,跟他爸爸一说,老李头儿在生他的气呢,就说:“他教你念不教,那是他的事,你读不读,那是你的事。他要是真死了,我再给你找一位。”

鸟李说:“不!不!不!先生没儿子,挺孤单。我要去看他,陪着他,等他的病好了,我再回来念书。”老李头儿一听,挺高兴。心想:这孩子虽然淘气,还挺仁义。就说:“那好!你去吧!多拿点儿钱,给先生买点好东西。”鸟李拿着钱就走啦。他哪儿是看先生去啦,他又上窑子找姑娘玩儿去了。又一想:我别空着手回去呀,得给我爸爸买点东西呀!他上街买了一包点心,就回家了。老李头儿一见他回来,挺高兴。问他:“先生好啦?”鸟李说:“好啦!我没让他知道我来啦,放下点心我就走啦。”老李头儿说:“噢!你可真仁义。”

鸟李又在家混了些日子,他爸爸又让他上学去了。这回他学乖啦,每天早晨背着书包上学,下午背着书包回家。又过了几天,他就又不上学了。每天早晨吃完饭,背着书包就走,一直走到后半晌才回来。一到家,就钻到小屋里不出来。老李头儿也不知道他干什么,也没敢问他。

又过了几天,鸟李忽然对他爸爸说:“爸爸!我要上京赶考去。”老李头儿一听,说:“你别胡来!咱们家这许多买卖,少了哪个你都能忙得过来?”可是他刚说出了“赶考”二字,他的心又活了,想着真要是儿承父业,赶考做官,那可也不错。他也没再想别的,就给他收拾行李,准备上路。

老李头儿也没别的办法,只好送他上路。他到了学馆门口,先生见他,知道他上京赶考,还惦记念书呢。可是他又一想:他这回念书用功了吗?想来想去想明白了,念了这么多日子书,还不都是天天游手好闲。可见文字是个懒人的勾当,成不了大器。倒不如到时候写几句顺口溜听听也很有味儿。要是他把前些日子上学用的字学得有儿拿得出手儿来,自己再给些迎合之词,让他在大家面前卖弄卖弄,他岂不就感激不尽地磕头如仪?对!就这么办!

想到这儿,先生走上前去问:“李少爷,你这回进京打算怎么个去法啊?”鸟李说:“我是坐火车去的。”先生说:“噢!咱们这儿还没通火车呢。”鸟李说:“那我就骑洋马去。”先生说:“咱们这儿还没通洋马呢。”鸟李说:“那怎么办?我还走着去。”先生说:“好!就让你走着去!到时候你别嫌累呀!”

这天早晨,学馆散了学。同学们还都没有走呢,有几个同学又听了先生对他们的许诺和殷切的勉励。回家都去想法学几句话拿拿劲儿给先生看。谁知这些孩子都很爱鸟儿似的跟着鸟李走。

可是鸟李不念书也不说话。同学们心里就纳闷儿了:这是怎么回事儿呀?这小子怎么这么有劲儿了?是不是我们的话伤了他的心呀?还是给他点颜色看看。大家一商量,决定到他家找他爸爸说说。

老李头儿见孩子们又来找他,就对孩子们说:“李少爷这几天在学什么新本领呢,他是不愿意跟大家在一起,我教他写封信他也不学,真是天生的不学无术。”孩子们一听,更觉得这孩子不对劲儿了。大家七嘴八舌地说道:“学不学新本领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咱们都是同窗好友,整天在一起,也不说话也不交流,真的像先生说的,大家都感谢他,跪下磕头?这也太荒唐了吧!再说了,老师教他写信,他都不学,可见他这个人没有上进心。”

老李头儿听了孩子们的话,也觉得有些不对劲儿。于是他决定亲自去问儿子究竟是怎么回事。一进屋门,就看见儿子正坐在桌子旁边,手里拿着一本笔记本儿和笔墨纸砚,面带得意之色。老李头儿上前问儿子:“你都在家里做了什么呀?”鸟李便一边挥动手里的毛笔一边说道:“爸爸,我正在苦读古书,日夜不停地研究四书五经、历代诗词和诸子百家。”老李头儿听了很高兴,心想这孩子果然有出息。

可是当他看到儿子在纸上写下的字时,却大吃一惊。原来儿子写的不是古文诗词,而是一堆乱七八糟的字和顺口溜。老李头儿急忙问儿子:“这些话是谁教你的?”鸟李回答道:“这是我自己研究出来的啊!”老李头儿更是惊异,想不到这孩子如此有天赋。

于是老李头儿便让儿子给大家表演一番。儿子果然没有辜负他的期望,当他滔滔不绝地说出一堆乱七八糟的话时,在场的所有人都感到震惊。然而到了后来,所有人都没有弄明白他所讲的是什么意思。这时候先生却想了个好主意:“鸟李呀,你是个念书的好材料,我教你一个办法,你念一段《三字经》给大家听一听。”

鸟李听了先生的话,便拿起毛笔在纸上写下了“人之初”三个字。然后他摇头晃脑地开始读了起来:“人之初……”当他读完“昔孟母”三个字时,众人一片喝彩之声。不过也有聪明的人已经明白了一切,那就是老师原本就没有什么学问可言,现在要耍一下自己的威风而已。

众人哄笑声中,鸟李感到十分自豪。于是他便越发得意忘形了。从那以后,他就经常在课堂上卖弄自己的本领。虽然同学们听得一头雾水,但他却越说越起劲儿。直到有一天,一个同学实在忍不住了,便问他:“鸟李啊!你究竟想要表达什么呢?”鸟李被问得一时语塞。

此时此刻,老李头儿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他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得当。他认为不能让儿子一直这样下去,必须让他真正学到一些有用的知识。于是他决定带儿子去拜访一位知名的教育家。

当他们来到教育家面前时,老李头儿诚恳地说明了来意。教育家听完老李头儿的诉说后,对他说:“教育孩子不能只靠金钱和物质来满足他们。最重要的是要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和探索知识的能力。”

老李头儿听后恍然大悟。于是他决定让儿子重新回到学校接受正规教育。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努力,鸟李逐渐摆脱了懒散的习惯,变得勤奋好学起来。他不仅学会了读书写字,还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老李头儿也放下了心来,感慨万分地说:“教育孩子真是需要耐心和智慧啊!”从此以后,他们父子俩的关系变得更加融洽了。而鸟李也终于明白了: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探索才能真正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