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三国大逃杀 > 第339章 襄阳大会②刘禅和相父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39章 襄阳大会②刘禅和相父

刘备的言下之意众人都懂,他需要个健康的身体,来支撑过这几年最重要的时间。

用两三年的时间平定天下,再花个几年时间巩固一番,然后交到刘禅的手中。

至于这位储君的质量如何,一众文武都不会主动提出这个问题,这是个刘备阵营内,默认没人会聊起的话题。

川中几个大儒,教了好几年的时间,对内说是世子天性淳朴,若是说人话,那就是实在不堪造就。

这个时空甘夫人活得久,作为亲子的刘禅,在生活等方面受到了更多的照拂,性格什么多少比原来要好上一点,但也就这样了。

刘备心里很纠结,他不想问这个问题,他怕得到不好的回复。

但为了季汉的三兴,他必须要问,如果陈慎的回答让他绝望,即便拼着动摇国本,也要更换储君之位。

他没有事先告诉任何人,他想听的就是真话,不带丝毫其他情感的,客观的真话。

二世之君,可以是平庸之主,但绝对不能是个昏君!这是他刘备的底线。

对了,刘备纵览三国演义之后,第一时间让人回成都打听,宫内是否有黄皓这个人,结果还年轻着的小黄宦官,某个夜晚忽然落水而亡。

“沐道,说说后人对公嗣的看法吧,唯独这个问题,我希望你平心而论,据实而答。”

众人的目光都看了过来,刘备这句话言下之意已经很明显。

陈慎站起身,拱手道:“主公,诸位,自始皇帝起,至封建制度终结,华夏共有四百九十几位帝王。”

“一统寰宇的大一统王朝也好,偏安一隅的割据王朝也罢,将这近五百位帝王做个排位,我认为,世子差不多能在中游偏下的位置。”

刘备只觉得心中的大石头瞬间落了地,诸葛亮等人内心也是安定了不少,这件事谁都没有插嘴的权利,但他们真的不希望发生更换世子的事发生。

中游偏下,那离昏君还远得很,刘备表示可以接受。

陈慎接着说道:“我说的只是他身边,没有贤臣,同时也没有奸佞的情况下。”

“身边的臣子是平凡又普通的,那么他就是个平庸至极的皇帝,排在中游偏下。”

“世子此人,在后世议论颇多,最为典型的论调便是,若是给他一个能臣,如诸葛军师这般的千古贤相,他无条件的信任,如此一来,他的历史地位,便可直入前五十。”

“反之同理,若是没有贤相在侧,而是奸佞环伺,那后果也不堪设想。”

这是后世对于刘禅最客观的说法了,有贤臣他就是明君,有佞臣他就是昏君,少有如此纯粹的皇帝。

听到此言,刘备眼睛一亮,他的心情顿时好了起来,原来还能这样的吗?

诸葛亮在一边笑道:“沐道,此事切勿开玩笑,我可当不起如此名声。”

陈慎拱手道:“军师,我不会拿这事儿开玩笑,就拿书中来说,世子的表现其实还是不错的,直到有能力的忠心臣子都死完后,那就没办法了。”

“诸位难道不觉得,作为一个皇帝来说,知人善用才是他最基本的素质吗?”

众人皆是沉默,刘禅前期靠着诸葛亮代练,诸葛亮死后,蒋琬,费祎,董允等人也还撑得住,直到贤相都死完了,出师表人才也用完了,之后就没得谈了。

庞统好奇道:“主公,沐道,我问个好奇的事儿,世子如此,都能排进中游,竟有如此之多的帝王,真的如此不堪吗?”

陈慎点头:“昏君这个东西,一种是纯种的玩物丧志,但并没有对国家造成很大的破坏,这一类,以大家耳熟能详的海昏侯为例。”

“另一种就是纯种的昏君了,比如汉成帝,汉灵帝。”

其实要在大汉找到几个昏君的例子,那还真是不容易,陈慎思来想去,这三位可以算是典范。

当然,后边的两位,要是和广神,朱祁镇,赵佶相比,那他们还差一点段位。

众人顿时露出了了然的神色,海昏侯可是鼎鼎有名了,据说27天就干出了大几百件昏庸的事儿。

至于汉成帝和汉灵帝,只能说是如雷贯耳,毕竟灵帝就在他们眼前不久呢。

郑桥也笑道:“主公,诸位军师,你们或许不知道,两汉的明君数量,其实是历朝历代最多的。”

这点真不是吹的,西汉自从高祖刘邦起,文帝刘恒,景帝刘启,武帝刘彻,宣帝刘询,都是一等一的明君。

然后东汉刘秀,明帝刘庄,章帝刘炟,也都是一时猛男。

陈慎点头:“后世基本公认,能稳进前十的,便有高祖,武帝,光武三人。”

“文帝,宣帝两人,也都是坐十五望前十的有力竞争者。”

“剩下几位,前三十同样不成问题。”

两汉这个皇帝的质量,李渊赵匡胤朱元璋表示实名羡慕。

刘禅的问题解决了,两汉的皇帝们又如此的给力,刘备此时只觉得心情大好。

听闻陈慎称诸葛亮为千古贤相,他内心也是赞同的。

对于孔明的能力,他再清楚不过了,原时空,现时空,足以说明一切。

刘备笑道:“沐道,说说孔明在后世名声如何?”

陈慎拱手道:“这个可就说来话长了,我挑几个简单点的来说。”

“之后的几乎历朝历代,都以军师为文臣榜样。”

“锐意进取的,想要做事的帝王,他们都希望身边有个如同军师一般的文臣。”

“军师与主公,与世子君臣相得,已成佳话,流传千古。”

郑桥补充道:“据我所知,南阳市和襄阳市,为了争丞相故里,自从最后个封建时代起,已经有上百年的时间了。”

“还副对联见证了这一切。”

“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

“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

听到这话,厅内一众文武,都露出了羡慕的神情。

身为文臣,谁不想做到这个地步呢?谁又不想要一个响当当的身后名呢?

多少年以后,为了个家族故里,就争的如此多年,这不正说明在他们的眼里,孔明的伟大吗?

诸葛亮说道:“后世之人如此敬重,亮着实心中有愧。”

“唯愿与主公三兴汉室,便此生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