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忙忙碌碌的时间过得也很快,新剧的宣传进入尾声,《后宫?》她的角色也迎来了杀青。

剧组简单的给她办了杀青宴,苏云舒参加完杀青宴也没闲着,马不停蹄的前往苏州,《岁月》会在这边取景。

苏云舒之前就是为了这部电影放弃了《后宫?》的女一号。

这边电影的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全部完成,接下来,只要演员们完成培训,就可以正式开拍!

在电视剧拍摄之前,所有的演员都要参加一个为期半个月的集中训练。

这部剧的年代跨度可真是不小,大部分的时间线都设定在六七十年代。

为了让演员们更好地理解和诠释那个时代的人物和故事,他们需要对那个年代的历史进行一些简单的培训。

通过这些培训,演员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文化氛围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

这样一来,他们在表演时就能更加真实地还原那个时代的风貌,让观众们感受到那个特殊时期的独特魅力。

苏云舒没什么意见,这么着急忙慌的过来就是不想错过集中训练。

剧组对这部剧充满了极大的期望,为了确保剧中所呈现的六七十年代的历史背景准确无误,他们特意邀请了一位大学老师来为演员们讲述那个时期的历史。

这位老师不仅是专业研究历史的学者,而且在教学方面也有着独特的风格。

与传统的历史老师不同,他的讲课方式并不古板。

他会运用生动有趣的例子和故事,将历史事件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演员们面前。

他的讲解不仅让演员们更好地理解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还激发了他们对历史的兴趣和好奇心。

在老师的引导下,演员们仿佛穿越回了六七十年代,亲身感受着那个特殊时期的氛围。

苏云舒通过学习逐渐明白导演为何要先给他们补习历史,然后再对这部电影进行演绎。

这其中的原因其实非常简单明了。如果一个人对那段历史一无所知,那么他就不可能真正理解那个时代的人们所做出的每一个决定背后的动机和背景。

而对于演员来说,如果连自己所饰演的角色都不了解,又怎么能够去谈得上对角色的演绎呢?

只有当演员对历史有了深入的了解,才能够更好地把握角色的性格、行为和情感,从而更加真实地展现出角色的魅力和复杂性。

这样一来,观众在观看电影时也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氛围和故事的内涵。

培训进行到一半时,发生了一个小插曲,有个年轻演员觉得历史培训枯燥,在课堂上偷偷玩手机。

老师不动声色,讲完一个关键历史事件后,突然提问这个演员。

演员被吓了一跳,支支吾吾答不上来,脸涨得通红。

老师没有批评他,而是笑着说“大家别觉得这些历史知识没用,它可是咱们塑造角色的灵魂。

就像刚刚讲的这件事,要是你了解了,你演的角色在面对类似情况时,反应就会更真实。”

苏云舒听着不住点头,年轻演员的脸更红了,之后,大家听课都更认真了,谁也不想在那么多同事面前丢人。

半个月的培训很快结束,演员们都收获满满。

他们对六七十年代有了深刻认识,对各自的角色也有了更清晰的理解。

搞懂了历史之后,对于角色的理解随之产生新的变化。

就在这个时候,导演做出了一个明智的决定,召集众人开始围读。

或许有人会好奇,为什么之前不让大家一起开围读会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在对历史还不够了解的情况下,演员们对于角色内心世界的把握也必然是不足的。

如果在那个时候就匆忙地召开围读会,不仅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可能会让大家感到困惑和迷茫。

相比之下,现在这个时机就恰到好处。经过一段时间的深入研究,演员对历史背景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角色的性格、动机和情感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围读会上,大家就能够更加准确地诠释角色,更好地展现故事的魅力。

导演选择在这个时候召集大家围读,无疑是一个非常明智的决策。

不仅节省了时间和精力,还能让我们在围读过程中更加高效地交流和探讨,从而为后续的拍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