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养心殿的东暖阁,那位于军机处的东侧,此乃崇祯皇帝时常独自待着、专心批阅奏折以及处理政务之所,世人皆称之为御书房。走进这间屋子,只见满屋的书籍满满当当堆放在书架之上,那些珍本孤本奇本异本,宛如一片浩瀚无垠的书海,其数量之庞大令人咋舌。然而,这些书籍虽堆积如山,却被整理得井井有条,摆放得整整齐齐,一眼望去,仿佛它们从未被主人翻阅过一般,纯粹只是当作一种装饰而存在于此。

原来,这竟是上一任皇帝天启所留下的杰作,他将如此众多的书籍精心布置在这里,实际上是为了掩示他专研木匠。

而如今的崇祯皇帝,在这方面也丝毫不逊色于前任,他同样并非一个热衷于读书的人,他喜欢的是教书育人,却不喜欢看儒家典籍。

屋子中央摆放着一张硕大无比的几案,其上整齐地放置着文房四宝,还有一大摞厚厚的奏折。

几案的后面正墙上,悬挂着一块黑板泥金的匾额,那匾额之上,赫然书写着“妇女之宝”四个大字。乍一看,人们或许会以为这是一处错误或者玩笑之作,仔细端详片刻,便会发现那四个大字其实是“宾至如归”。

这其实是崇祯皇帝一个人的感觉,都来到这个时代这么久了,还是不习惯从右往左书写看字。

“宾至如归”四字牌匾乃是当今崇祯皇帝的兄长熹宗皇帝的手书。字体龙飞凤舞,肆意洒脱,每一笔每一划都充满了力度与神韵。望着这飘逸、大气而又不失富贵气息的草书,很难让人相信他是一个半文盲的传言。

然而,关于熹宗皇帝为何要将这四个字书写在东暖阁内,却成了一个谜,无人能解其中深意。

不过在崇祯皇帝看来,无非是挂错了地方。

如今,宫廷中的规矩已然发生了许多变化。在天启年间,像这样的地方,外臣绝不可擅自闯入。但到了如今,军机大臣们都会长时间在此地值守,有时候还要留宿。

这里距离皇帝的寝宫仅一步之遥。

这种空间距离上的改变,使得君臣之间的关系变得更为亲近,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因交流不畅而产生误解的可能性。

同时,也不再会有类似泰昌年间的移宫案再次发生。

此刻已临近正午时分,崇祯皇帝与亲信大臣们之间的拉锯战仍在继续,且已持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双方都需要稍作休息,以补充体力,迎接即将到来的下午嘴仗。

崇祯皇帝,这位在位执政两年颇具争议却又有着鲜明个性的君主,确实是个是非分明之人。

方才那一场激烈在军机处的争吵,仿佛能将整个朝堂都点燃,他心中的怒火如同一团熊熊燃烧的烈焰,恨不得亲自手刃那几位惹恼他的心腹大臣。

然而,即便内心愤怒到了极点,他依然坚守着自己作为一国之君的原则,吵架归吵架,过后该给予大臣们的待遇丝毫不会减少。

此时,离开军机处的内阁两位阁臣、军机处的两位军机大臣以及四位巡抚大人,他们静静地站在这温暖的东暖阁中。

崇祯皇帝的原话是。

“咱们彼此都互相冷静一下。吃完饭再说话。”

崇祯皇帝自个儿他,带着英国公、五个义子以及刘兴祚兄弟俩,向乾清宫走去。乾清宫内,早已准备好丰盛的膳食,那扑鼻而来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这应该是要吃火锅,或者是天启皇帝喜欢吃的那种海鲜煲。

这八位文臣就如同被禁锢在东暖阁中的鸟儿,尽管心中充满了不安与焦虑,但没有皇上的旨意,他们不能轻易离开。

而皇极殿里的文武百官们,也在默默等待着皇上的决断。他们虽然知道自己中有些人即将面临严厉的处罚,但内心深处还是希望能够得到皇上的宽恕。

此刻,整个皇宫仿佛陷入了一片寂静之中,只有偶尔传来的脚步声和低语声,打破了这份宁静。

崇祯皇帝初至这个陌生时空之时,心中满是新奇与不安。

当冬日的严寒渐渐袭来,那刺骨的寒意仿佛能穿透骨髓,让他不禁暗暗思忖:若此等寒冬实在难以熬过,自己身为穿越而来之人,定要施展一番那远超当下时代的非凡思维能力。

他设想过在宫中铺设地暖,那温暖的气流缓缓流淌,仿佛能将整个宫殿都笼罩在春日般的和煦之中;亦曾考虑铺上精致的瓷砖,那光滑而又富有质感的表面,定然会给人带来全新的视觉冲击和触感体验。

他幻想着,当这些现代化的设施呈现在众人眼前时,宫内的那些太监宫女们定会目瞪口呆、惊为天人,而外朝的文武大臣们更是会对他这位皇帝的智慧和魄力钦佩不已。

这是一个未来五讲四美三热爱,一个现代化青年,立志要在这个中古时代扶贫攻坚的优越感在作祟。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逐渐了解到,原来在这乾清宫中,本就有着古老而神奇的地龙取暖之法,那蜿蜒曲折的地龙管道,犹如隐藏在地下的巨龙,源源不断地输送着热量,使得整个宫殿始终保持着适宜的温度。

还有那质朴而实用的土炕,简单却又高效,让宫中的贵人们在寒冷的冬日也能感受到一丝温暖。

甚至连御花园中的一个小小亭子,竟然也是用珍贵的白铜打造而成,其内部中空,宛如一个天然的火炉,塞满了燃烧着的木炭,即便身处露天之地,也能抵御住严寒的侵袭,为人们提供温暖的庇护所。

至此,崇祯皇帝方才知晓,自己之前的那些念头着实有些天真和自负,于是便悄然收起了这份想要卖弄科学知识的心思,重新融入到这充满历史韵味的宫廷生活之中。

崇祯皇帝压根也没有想在民间推广,民间的老百姓们,还是烧煤球炉子吧,那玩意也挺取暖的,关键是经济实惠。

养心殿东暖阁那地龙夹壁之中,熊熊燃烧的炭火将整个房间烘烤得暖意融融。然而,那些负责值班的太监们却仍忧心忡忡,唯恐这室内的温度尚不足以抵御严寒,从而让诸位深受皇帝宠信的大臣们受了寒气。于是乎,他们又赶忙在屋中添置了一个硕大的铜盆,盆内满满当当堆积着炽热的炭火,使得原本就颇为暖和的屋子更显灼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