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棠公主怒道:“本来我和梦寻姐姐在夷州过得逍遥自在,
那些人却非要将我牵扯进这混乱的局面之中,我绝对不会让他们如此轻易地称心如意!”
杭舒章问道:“接下来公主该当如何应对?”
顾梦寻毫无波澜道:“自然是按照旨意行事,只要不动顾家跟玉儿一根汗毛,我甘愿充当那把利刃。”
杭舒章思考片刻后,最终还是决定将他与宣帝之间的十年约定如实道出。
顾梦寻对此并不赞同:“絮之历经千辛万苦才在永国有了一些权势根基,如果回到宣国必定要从头开始。
而且倘若永国这边无人能够稳住当前之局势,之前所付出的一切,岂非功亏一篑?”
杭舒章惆怅叹道:“永国这里,有礼宁和公主,
还有吕刺史、桂小姐,以及南姑娘和沈姑娘等人相助,形势一片大好;
然,宣国那边却是毫无动静、一成不变。此非我所愿。”
顾梦寻沉默了。
荣棠公主道:“我坚决支持絮之的决定。
想当初,咱们桃林秘谋,千辛万苦、历经磨难的走到今日,所为者何?
还不是为了让天底下所有的女娘都不再受歧视和压迫,真正过上扬眉吐气的日子!
而今有-这样一个绝佳契机摆在眼前,怎可白白错失良机?”
顾梦寻满脸忧虑地望着杭舒章,问道:“此行势必危机四伏、困难重重,絮之当真下定决心要去冒险一试么?”
杭舒章道:“礼宁,我深知你内心的不安,但此乃我毕生之愿。
我深信,只要众人齐心合力,定当马到功成。
况且,说不定待到十年之后,永国的局势早已焕然一新,局势稳固了呢?”
荣棠公主轻轻拍了拍顾梦寻的肩头,安慰她道:
“梦寻姐姐放宽心些罢,凭借絮之的卓越才华以及世一的超凡智慧。
再加上皇上表兄全力以赴的支持,我坚信终有一日世间女娘皆可达成心中夙愿。”
南轻悠兴奋道:“大人!这种事情您可一定要带上我,这可是能流芳百世的绝佳机会!”
沈泠一脸无奈道:“悠儿,不得胡来。”
南轻悠不以为意,继续说道:“泠姐姐,人生在世,总得做些有意义的事吧。
如果整日无所事事,那岂不是虚度光阴、浪费大好年华吗?”
听到这话,沈泠也沉默不语了。
南轻悠转头看向杭舒章,询问道:“大人,我能否先将生意的重心转移到宣国去?”
杭舒章沉吟道:“宣国那边没有什么根基,恐行事艰难。”
苏韵香笑着插话:“絮之谦虚了不是,杭家一门三花,有个状元郎不算。
还有秦家这个老牌商行作为后盾,怎么能说没有根基呢?”
杭舒章猛地一拍自己的额头,懊恼道:“哎呀,是我糊涂了!嘉树和程甘已经开始踏入官场了,
虽然他们年纪尚轻,但借用一下他们的名声还是没问题的。
至于商路方面,上次我归家之时,只见到了桑姐姐,
没能拜见姨父和姨母,这会儿恐怕不好直接登门求援。”
南轻悠道:“这都是小事,交给我来运作就好。”
顾梦寻却是问道:“絮之家何时的好事?怎的没有听絮之说过?”
“是元璟十七年的事了。”
顾梦寻感慨道:“这都已经过去了好几年,没想到絮之居然滴水不漏,把事情捂得如此严密!”
杭舒章面露尴尬之色,道:“不是什么大事,自是不好言说。”
“这还不算大事?谁家能一门三花?”顾梦寻反驳道。
“礼宁家还满门将军呢。”杭舒章嘴快地回了一句,但很快就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心中懊悔不已。
言多必失。
自己近来当真是太过放浪了。
气氛有些沉闷。
“礼宁,对不起,我......”
“无妨,事实如此。”顾梦寻的声音没有丝毫波澜。
荣棠公主岔开话头,道:“话说今岁又是会试之年。不知会有多少女娘中榜?”
苏韵香摇头道:“只怕难,自我们考过那一科之后,
所有人皆要从县试开始考起,上科金榜那是一个女娘也未曾上榜。”
杭舒章突然想起什么似的,问道:“对了,与我们同科的好似还有两个女娘,公主可知她们分派到了何地?”
荣棠公主摇头。
顾梦寻思索片刻,道:“那两个女娘,吴州兰秋华任宜州通县县令,但被家中兄弟冒名上任,
后被人检举,皇上龙颜大怒,不仅将兰秋华的功名剥夺,
兰家有功名的亦全部被革为白身,皇上还下令,兰家五代之内都不得再参加科举考试。
临州沐昕则是任岷州青县县丞,上任半年之后嫌弃公务繁杂,案牍劳形,听从家人劝告,请辞回乡成亲了。”
杭舒章叹息道:“当真可惜。想当初她们也是历经千辛万苦才通过科举考试的女娘,没想到最后却是这样的结局……”
顾梦寻一脸认真地说道:“你当每个女娘都似你我一般,从小便以男子身份示人,艰难存活于世?”
苏韵香点了点头,感慨道:“上任后,我也时常感叹公务繁杂。
但想到科考时的种种艰辛,均艰难的熬过来。
好不容易才争来的这个机会,便每次都咬牙坚持。”
荣棠公主赞道:“世一与絮之皆是坚韧之人,能坚持到今日,已然相当出色了。”
“相比起礼宁来,我自惭形愧。”杭舒章面带愧色,喃喃道。
顾梦寻端着茶水,淡然的喝了一口后说道:
“絮之何必自谦?这才短短几年,你不也赶上我了么?”
杭舒章道:“全凭运道好,此前差一些就要人头落地了。”
苏韵香问道:“对了,此前我总觉得奇怪,絮之被押送进京,
公主却是提前被调去了夷州,这中间,不知是谁的手笔?”
顾梦寻摇着头说:“这个桂小姐也没有查出来,想来谁得益,便是谁的手笔。”
沈泠道:“近年来,我开始着手情报搭建,当年大人被贬来孤城后,是一个叫陶益清的人被指派去了屏县。
陶益清,吴州范县纯水镇人士,圣元二十四年应榜进士,二甲第三十七名,中举后一直等候派官。
那年却是突然被指派去填补屏县的空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