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草木情魂 > 第374章 暗访师承班基地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你是医馆聘来的吗?”新闻处长问道。

这小姑娘看模样也就是十七八,个子高挑,长的俊俏,略显青涩。她摇摇头说:“俺是这镇上的,前一阵子刚拜傅老爷子为师,是医徒。”

“噢,缴了多少拜师费啊?挺多的吧?”处长问道。

“嘻嘻,不多。十……”小姑娘伸出一只手一反正正比划了一下。新闻处长猜忖道:“十万?”

“嘿嘿,您咋猜的哟?”小姑娘回答说:“有十万块,俺去红石寨摆个摊也够了。是十块!本来这十块也不用缴的,傅老爷子说这是古礼,人家孔圣人孔老夫子收徒儿还要收猪头肉做束修呢,俺学医也是求学,古礼不可废的。”

“噢,象征性的……”处长嗯道。

“是的,拜师礼签了《师承合同》之后,老爷子给俺们五个徒弟一个人一个两百元的红包。”小姑娘说道:“俺在这里包住包吃,每个月还给五百块钱的零用钱,让俺安心学医。”

“我看这里没有五个年轻人呐?轮休?”田副局长插嘴说道。

“医馆的规矩,俺们头一年要去大山那边的中草药种植基地和这里的中药库学种药、识药、加工、熬药,每周抽两个医徒,轮流在医馆里负责挂号、打杂啥的。”

“噢,完全是旧时开医馆的作派。”田副局长与处长对视一眼: 这与招待所那胖大姐的说法一致,完全可以认定那人大代表的说辞纯属子虚乌有的了。

这时候,小姑娘看了看面前的电脑显示屏说道: “十九号,您可以去诊室看病了。”

绕过门厅屏风,便是傅老大夫的诊室。一张长条诊桌、一张检查床,外加几把方凳,布置的十分简洁,唯一与古时不同之处,就是长条诊桌上有一台电脑,一位中年人坐在电脑前,他旁边站着一个十八九的医徒模样的小伙子。傅老爷子鹤发童颜,见“患者”坐下,示意对方把右手放在医枕上,并随口问道:“哪里不舒服?”

田副局长笑而不答,任由傅老把脉。

当傅老爷子对左手也把过脉后,眉毛一挑说道: “您没病呐,身体健康得很,而且保养得挺好,没有少吃补品吧。”

“嗯嗯,医术不错。”田副局长点点头说:“我的确没病,就是慕名而来,前来拜望。顺便打听打听……”

没等他说完,傅老嗬嗬笑起来:“想必是同道中人吧?想和老朽一样来这里开馆授徒?瞧您也就是五旬左右,离退休还差得远哩,咋动起这心思来了呢?”

旁边的中年人约四十岁左右,见状插嘴说道:“能在这师承班大院里开馆授徒的,起码得是副中任医师或有特殊专长的,门槛儿不低呢。”

“嗬嗬,我也就是想打听打听,介绍给昔日同事,不知傅老可否不吝赐教?”田副局长拱手拜问。

“嗬嗬,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不过,眼下俺还要诊病,可否晚间到寒舍小坐一叙。”说着,傅老抬手往屋顶一指道:“俺这儿相当于旧时前馆后院,只不过为了节省地皮,把宅院移到上面去了。”

从广慈堂医馆出来,田副局长一行信步沿着连排别墅走去,并略微数了数: 每一侧都是七间门户,共建了八排,也就是一百一十二间门户,减去左右第一排第一间挂着“导医台”的醒目门脸儿,看这模样可容纳一百一十位名老中医进驻开馆。

走到后面,那些门脸儿空荡荡的,还是一套套空房。随行的一个副司长哂笑道:“瞧这样子并没有多少大医入驻啊,我看是虚张声势故弄噱头罢了。就是京都中医药大学,也难以一下子招聘到百名有正副主任医师高级职称的大医哩。”

那新闻处长倒是不以为然:“您没有看见还有三十多个门户里面正在装修幺。这些大概是有主儿的了,加上已经开馆的,大约有五十来家医馆了,凭一县之力,也是够不容易的了。”

那位司长也是挺纳闷地说:“他们究竟撒了什么迷魂医,竟然让这些名老中医甚至千里迢迢趋之若骛呢?”

田副局长嗬嗬一笑:“晚上去广慈堂傅老爷子那里喝茶,不就全清楚了嘛。”

从门诊区出来,他们朝住院区走去。最前面一排两栋住院楼已经落成,其中一栋已经开始收治病人。这两栋楼的外墙同样是褚红色的花岗岩石块砌就,也是翠绿色的琉璃瓦覆顶,与门诊区的综合楼相似。

那么多人齐呼啦地肯定是进不了住院部的。三三两两空着手进去好像也不是那么回事呀。田副局长吩咐随行的另一个处长:“你去买几个果篮营养品啥的,不用太多。”

趁着那处长去采购的空儿,他们来到一侧中药库。

这中药库实在不小,占地近千平方米,田副局长他们扫视过去,这一长排平顶的平房分为“鲜贮区”“药材区”和“加工区”“药房”几部分,各区挂有明显的标牌。

“乖乖,京都中医医院的中药库也没有这么大哩!”众人惊叹道。

令人奇怪的是,在“鲜贮区”库房门前,竟然摆着一张长桌和一台磅秤。五六个挑着担子或背着背篓的男男女女,拿着一个牛皮纸封面的小本本在排着队。长条桌后,三个穿着胸前有“中医药师承班”图案与字样白大褂的人忙活着鉴定、称重、记录和入库,一声声“黄芪十二斤”“独活五斤”“蛇蜕一斤二两”“地龙半斤”……喊声仿佛号子一样重复着,记账的那人在递过来的小本本上记着,三个人依次掏出手章来盖上,交给送药的人,并笑嘻嘻地说道:“你送来的蛇蜕和地龙品质还行,定为一等,合计五百三十二块八,都写上了,收好啊。”

新闻处长问后面排队的人:“你们都是药农么?”

俩人摇摇头。其中一位老汉说:“俺是得空儿进山采挖些药材,换医药费”。

“您老那小本本是啥?能让我瞧瞧吗?”处长问道。

“这有啥不行的。咱们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家里人病了到卫生院看病住院,凭这本本打七八折哩。”说着,他把手里的《以药(工)代医证》递过去,嘴里还说道:“如果俺急着用钱干别的,也能找他们财务兑现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