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明末钢铁大亨 > 第1925章 苏报的论战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杨凡这段时间在处理和硕特部的安置事宜。三十多万人的安置可不是简单的事情。各种事务千头万绪,十分纷扰。

杨凡这么有动力西进,其实适合西域的气候条件有关。

新疆和西域是特别适合棉花种植的地区。

杨凡已经定下来,未来十年,杨府的两大重点发展产业,一个是钢铁,一个是纺织。欧亚铁路沿线密布煤矿、铁矿、适合养羊剪羊毛和种植棉花的地方。

新疆的空气干燥、云量少、晴天多、日照充足,每年棉花生长季节的日照时长达到1460-1980小时,日照百分率高达60-80%,比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高出10-20%,这种丰富的光热资源有利于棉纤维的生长,能够显着提高棉花的品质和产量。

这里昼夜温差大,土壤条件也非常适宜棉花生长。

新疆多为沙质土壤,透气性好,有利于棉花根系的发展和光合作用的进行。同时,新疆冬季气温低,有利于杀死病虫害,降低棉花受病虫害威胁的几率。

在后世,新疆棉花产量占华夏九成,占世界总产量四分之一。

年产近六百万吨!

如果杨凡占领整个中亚,加上新疆。都用来种植棉花。

恐怕足够让这个世界的人都穿上衣服。

杨凡的欧亚铁路东起天津港,西到黑海北岸的塞瓦斯托波尔港。这条铁路的东半部分,沿途全是铁矿和煤矿的密集分布带。可以搞工业。

西部则全是适合种植棉花,这种纺织原料的生产地。

杨凡只要在铁路途经的城市,建设纺织工业基地就好。

到时候,纺织工业城市,产出海量的布匹和纺织品。这些产品,可以经铁路向西去欧洲倾销。向东在大明倾销。

甚至出海去朝鲜、东瀛、印度倾销。

这条欧亚窄轨铁路沿线,将建成这个世界的第一个工业带。

这是杨家真正的基业,将来平定了东北铁路还会延伸到海参崴去。

乌克兰平原和东北平原,还是两块农业圣地,这条铁路连养活整个大明人口的粮食基地也有了。

这几乎把搞工业的所有条件都收集齐了。

杨凡打算把新疆和中亚的高加索人种,都迁移到东欧去。然后把大明无地少地的流民们迁移过来,给杨家种植棉花。

中亚很多地方有水量很大的河流,是适合农业发展的。

杨凡的大军在天山脚下停住了,一直驻扎在庭州。他在等安三溪的消息。

骑兵军解决札萨克图汗部后,先整顿俘获的部民和物资。等待严寒过去后,就会翻越唐努乌拉山,进攻唐努乌梁海的图瓦人。

图瓦人势力很孱弱,不堪一击。

解决图瓦人后,就会按照杨凡的部署,以右勾拳出击,打击杜尔伯特部和没有出走的部分土尔扈特部。把他们赶往七河地区。去抄漠西蒙古人的老窝。

现在庭州易手的消息大概率已经传到了金山前线了。巴图尔珲台吉估计已经慌了。

杨凡的这支偏师拿下庭州,下一步就会进军伊犁河谷。那里是准噶尔人的根据地。

新疆干旱的地方多,如果说有两处气候湿润,草场茂盛的地方,哪一个是有强弩之末的大西洋暖流和季风照顾的伊犁河谷。另一个是天山的北麓牧场。

杨凡不会继续进军伊犁的,他会等金山前线崩溃。那时候才是夹击的良机。

他这支偏师形成左勾拳,加上金山前线,黄三的步兵军军部加两个师,正面反攻下来。漠西蒙古就会被击溃。

杨凡计划在七河地区合围他们。

杨凡现在只需要静静地等待即可。

所以这几天,他一直和夫人们住在木屋别墅里,处理积压的文件。

小娘皮把一摞子报纸放在杨凡的几案上,拍了拍小手,说道:“老爷,您看第五版,那里叫什么论坛的页面上。这段时间都是打笔墨官司,可热闹了,把我都笑死了。”

杨凡抬起手表看看,马上中午了,问道:“你们中午想吃什么,咱们也好好吃一顿。咱们边吃边聊。这段时间都是行军灶,让夫人们受苦了。”

“老爷,老爷,我想吃丝瓜炒鸡蛋。”小娘皮立刻说道。只要一提到吃的,她马上就兴致盎然的样子。

之前老爷和官兵同甘共苦,她作为夫人自然要以身作则。其实,大锅饭早吃腻了。现在听说要开小灶,立刻雀跃起来。

“这段时间,天天吃牛羊肉,我感觉自己出汗都有膻味了。”小娘皮皱眉说道。她特别想吃清淡口的蔬菜。

“老爷,人家要吃宫保虾球,尤其是您亲手做的。”林月如这妖精立刻腻上来,搂着杨凡的腰撒娇道。

陈曦举手要吃清炒苦瓜,梅香要吃西芹百合。

看来这段时间,她们吃肉都反胃了,都想吃蔬菜了。

“我让后厨看看,最近蒸汽卡车运来的食材里有没有材料。要是有的话,全给你们安排上。”杨凡大手一挥,豪迈的说道。

这里可是北疆,海鲜和新鲜蔬菜可是极稀有的。

不过现在铁路不是已经快到高昌了吗。新城大棚的蔬菜和天津的海鲜,可以用保温车厢和海水加氧车厢用铁路运到哈密。

然后换蒸汽卡车,再走一天一夜运来。

现在仗打完了,战线稳定了,杨府有几千辆蒸汽卡车运输物资。物资立刻就供应充足了。

不像之前,他们行军的时候,淡水、食物要精打细算。

杨凡伸了个懒腰,放下文件。让小玉给抱着报纸,带着老婆们下楼去一层厨房,亲自下厨给老婆们做点好吃的。

老爷亲自下厨,是夫人们最开心的时刻。她们能感受到老爷对她们的体贴和宠爱。这个时代,男人是不会下厨的。更不用说老爷这般身份地位的人了。

杨凡亲手做了丝瓜炒鸡蛋、宫保虾球、西芹百合、清炒苦瓜。额外还做了蚝油生菜、手撕包菜、白灼菜心等十几道素菜。还搬出一箱五粮液。这是夫人们央求了很久的好酒。

杨凡怕她们酗酒,喝醉了撒酒疯折腾他。一般不给她们喝,都藏起来了。让夫人们颇有怨言。

小别墅的西侧,是一个单层的三面落地玻璃窗的花厅。西域光照强烈,花厅里洒满阳光,十分暖和。四面还摆放着火车、蒸汽卡车运来的盆栽绿色植物。

这里是杨家吃饭的地方,内部环境很好。

杨凡带着夫人们盘膝坐在地板上,摆好小炕桌,让侍女们把菜肴和酒水都上来。米饭是牡丹江那边,新出产的响水大米。

响水大米是五常大米的最高水准,是清代贡米。是极其稀少的珍贵大米。

杨家气氛宽松,吃饭时也可以说话。

杨凡并不要求遵循,这个时代的食不言寝不语等规矩。饭桌上,一家人其乐融融,都很开心的聊天。

今天这么多蔬菜,让夫人们吃的开心极了。她们吃肉早都吃的腻腻的了。

杨凡把切成段的海参和酱汁,混合了米饭,放在盘子里,用勺子挖着吃。

一边吃,一边翻看苏报。

“张天如果然言而有信。苏报不排斥任何人,任何人不论立场都可以投稿。当初我和他说的,不要捂嘴,要让人说话,理不辨不明。他是真的遵守了。居然,公平对待带陛下弄来的枪手投稿。”杨凡边吃边说道。

这一个多月来,十几份报纸,都在辩论。

双方都有很多有见识的人物参加,尽管都用的是笔名,可是文笔十分犀利,逻辑十分严密。

都从各自立场出发,辩论今日大明的局面到底是谁的责任。

杨凡没想到大宪章被抛出来后,居然引起了大明知识界如此广泛的反响。

崇祯要东林负责,背锅己巳之变。指责士绅们为了私利,损害朝廷和百姓的利益。东林则打算把责任扔到皇帝的头上。提出是皇帝造成百姓的苦难。

杨凡嘴角露出冷笑,看着这些论点犀利的双方辩论文章。

这些文章都是立论深刻,入木三分。

原来大家都不是傻子,对当前大明存在的问题都十分清楚。根本不是上面不了解下面实际情况的样子。

只是,平时屁股决定脑袋。

坐在那个椅子上,就为哪张椅子说话罢了。

喜欢明末钢铁大亨请大家收藏:明末钢铁大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