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邮差的话让大家露出了善意的笑声。

苏华羞赧的挠了挠头,从邮差的手里接过自己的大学录取通知书。

旁边的同事一脸兴奋的晃了晃她的胳膊:“快打开看看,快打开看看。”

同事激动的脸颊发红,高兴的模样好似考上大学的是她自己一样。

其他人也纷纷催促:“是啊,大学生,打开看看呗,让我们也看看,我还没见过大学录取通知书长什么样子呢。”

大家的眼神都是善意的,充满羡慕和好奇,所以苏华也没有拒绝,当着大伙的面就撕开了录取通知书的邮件外壳,拿出里面长方形的录取通知书。

苏华刚把录取通知书展开,旁边的人就迫不及待的凑过头来,念出了录取通知书上面的文字:“沪城师范学院录取通知书,苏华同志,祝贺你考入沪城师范学院,经过沪城招生委员会审核批准,你被我校录取。请持本录取通知书,按照规定时间,来校报到。”

众人读完后,发出一阵赞叹声。

“真的是录取通知书!”

有人想伸手摸一摸,被旁边的人往手背上拍了一下:“你伸手,这可是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珍贵着呢!你别给人摸坏了!”

“小华,你考上师范学院了,以后毕业了,是不是就当老师了。”

“当老师有什么好的,前几年老师都被打成……”这人话说到一半,被人扯住袖子打断:“胡说什么呢。现在高考都恢复了,以后学校的老师都是香饽饽了,当老师挺好的。”

“是啊是啊,小华是大学生,将来说不定能当大学老师呢。”

“小华,你自己说呢?”

苏华挠了挠头:“我也不知道。我还没去大学报到呢,连学的什么都不知道呢。”

“也对也对。是我们太好奇了,啥都想问问,勿怪勿怪。”

说话间,人群外面有个穿干部服装的中年男人从最外围挤了进来,他边往里挤,边问道:“我听说咱们菜市场有人考上大学了?是谁?谁呀?”

“王主任,是小华!蔬菜区的售货员苏华。”苏华的室友扬声说道:“小华太厉害了,她考上了咱们沪城的师范大学。”

菜市场的职工考上了大学,作为菜市场的老大,王主任的面上也有光。

他高兴的咧开了嘴笑了起来,走到苏华的面前,拍了拍了苏华的肩膀,说道:“好好好,”“好好好,这是大喜事啊。小华,你是咱们菜市场第一个考上大学的人,可是给咱们菜市场争了光。”

苏华腼腆,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红着脸回应道:“主任,其实我能考上大学,也是多亏了咱们菜市场的同事们照顾,让我有机会专心复习备考,这个荣誉,大家都有份参与。”

王主任笑着摆摆手,说道:“那也是你自己争气。没本事的人,再照顾也考不上。”

说到这儿,王主任顿了顿,想起苏华的家庭情况,说道:“你这孩子争气,单位也不能拖后腿,你生活上有什么难处尽管跟单位说,只要在合理范围内,单位尽量帮你解决。”

苏华闻言眼眶微红,心里感动的不得了,但却没有接受这份好意,摇了摇头,说道:“主任,谢谢你的好意,我没有难处。大学不收学费,还给发生活补贴,我这几年上班也攒了些钱,够用了。”

王主任听了苏华的话,赞赏地点点头,“你这孩子真是懂事又独立。不过也不用跟单位太客气了,你考上大学,等于是给单位争了光,单位给你些奖赏也是应该的。”

当着众人的面,王主任也没有把话说的太明白。

毕竟人多口杂的,万一有那种嫉妒心强的,容易坏事。

“行了行了,就这点事,看完热闹就别围在这儿了,该干嘛干嘛去。”王主任挥手将围观的人群驱散,等人走的差不多了,转头对苏华说道:“你考上大学是大喜事,我作为你的领导,今天就做主给你放一天假。你爸爸好像还在川西吧?给人打个电话报报喜,女儿出息了,也让他高兴高兴。”

提起苏康,苏华嘴角的笑容淡了一些。

她点了点头,抿着唇‘嗯’了一声。

苏华家里的事,王主任也知道一些。

他在心里轻轻叹了一口气,拍了拍苏华的肩膀,说道:“去吧。下午早点回单位,我让各个摊位留点东西,等菜场散了,咱们菜市场的职工们聚在一块热闹热闹,就当你庆祝你考上大学了。”

王主任这是知道苏华无依无靠,没人给她庆祝,这才说出了这样的话。

苏华自然也能感受到王主任的好意,一脸感动的点了点头,“好,谢谢王主任。”

于是,苏华离开单位之后,先给远在川西的父亲苏康打了一通电话报喜。

苏康自从七八年前被外派去川西,后来又在那边成了家,和别的女人生了小孩,几乎是扎根在川西了,也不知道将来还有没有回来的可能性。

他前两年过年的时候回来了一次,独自一个人回来的,只在家待了三天,那边的女人就打电话催他回去。

苏华的小阁楼很小,父女俩住在一块很不方便,自然也比不了苏康在川西的生活滋润,所以苏康又在沪城停留了一天,就为难的跟苏华说,工作忙,不能留在沪城太久,第二天他就得回川西了。

什么工作忙,其实都是托词。

苏华知道这一点,苏康也知道。

父女俩心知肚明,苏华自然也不会挽留。

苏康走的时候,苏华连火车站都没有去送,只推托自己工作也忙,过年菜市场缺人手,她请不出来假。只客套的叮嘱了苏康几句,说:“爸爸路上注意安全,一路顺风。”

父女俩感情冷淡,这两年几乎没什么联系。

苏华连苏康的电话号码是多少都不知道,之前留下的号码被她记在本子上,她回阁楼之后,好一番翻箱倒柜都没有翻到。

苏华想着,要不然就不打电话了,发一封电报过去也是一样的。

毕竟苏康已经有了新家庭,有了新的孩子,他和他的新妻子其实也不一定愿意听到前头孩子打过来的电话。

苏华只要想到这里,就有点自暴自弃。

几乎快要放弃寻找的时候,苏昌义从外面回来了。

作为刚回城的知青,苏昌义没有工作,也找不到工作。

城市里的工作机会本来就不多,而回城的政策出来之后,涌入城市的回城知青实在是太多了,根本安排不过来。

苏昌义去了知青办事处很多次,都没能得到安排工作的机会,一问才知道,等待安排工作的回城知青们的资料在知青办事处摆了满满一张桌子,少说也有几百上千人,他的资料淹没在这些堆成山的档案之中,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才能轮到他。

等待知青办事处安排工作不现实,苏昌义就自己跑去各大单位,想看一看有没有招工的地方,但是跑了一圈都没有找到。

他没有人脉关系,回城快一个月了,像无头苍蝇一样横冲直撞了一大圈,仍然看不到一点希望。

这天,也是一样。

逛了半天没找到工作机会,苏昌义失魂落魄的回阁楼,路上碰见有人跟他说话,他浑浑噩噩的也没听清楚。

走到家门口,发现门没有锁,才发现苏华回来了。

他很意外:“小华,你今天怎么回来了?”

苏昌义看了一眼桌子上的破闹钟,很诧异的问道:“这才中午呢,还不到十一点,菜市场就散场了?”

“没有。”苏华解释道:“我今天有点事,主任给我放了一天假。”

苏华没敢说自己考上大学了,怕刺激到苏昌义。

毕竟苏昌义也报名了高考,只是连续考了两次都没有考上。

苏华想着,先铺垫一下,再慢慢的告诉他。

苏昌义也没多想,问她:“你有什么事?怎么还专门请假?本来工资就不高,请一天假还得扣一天的工资,多不好。”

苏华没理他这句话,问他:“二哥,我有点事想给爸爸打个电话,但是没找到他的电话号码。你手里有他的电话吗?”

“有。”苏昌义说:“你等着,我给你找一下。”

“行。”苏华点头。

苏昌义走到自己睡觉的床铺旁边,从乱糟糟的床铺上翻出一个背包,打开背包,找到一个黑色硬壳封皮的笔记本,打开翻了一会儿,翻到某一页,递给苏华:“呐,这页第二个就是。”

苏华看了一眼,点点头,接过笔记本揣到怀里:“谢谢,我先出去了,等打完电话还你。”

苏昌义问她:“你还没说,你找咱爸有啥事呢。”

“回来再告诉你。”苏华说。

苏昌义看了一眼苏华离开的背影,嘀咕道:“什么事啊,还搞得神神秘秘的。”

苏华听见了,但是没理。

苏昌义想到什么,又叫住她:“小华,你等等。”

被直呼姓名,苏华不能再装听不见了。

她停下脚步,回头,问道:“干嘛?”

“快吃中午饭了,你打完电话回来的时候帮我带个午饭呗。”苏昌义嘿嘿一笑:“顺路嘛,省得我再出去跑一趟了。”

苏华点头说:“可以。”又朝他伸手:“钱,还有粮票。”

苏昌义脸色一黑:“你先帮我垫上,回头我再给你。”

“不行,得先给。”苏华说:“我工资低,粮票每个月也都是有定量的,自己都不够吃。”

苏昌义黑着脸,语气有些不好:“亲兄妹,还跟我分这么清楚。你就是先垫上,我还能不还你是咋地?”

苏华可不怕他的坏脸色。

她从十二岁开始,独自一个人在沪城生活了这么多年,早就练就了一颗钢铁般的心脏。

她早就不是以前那个唯唯诺诺,看着家人脸色过活的小可怜了。

现在的苏昌义摆一张臭脸色就想拿捏住她,简直就是做梦。

苏华说:“亲兄弟还明算账呢。你先给我,不给不帮你带。”

“你真是够了!”苏昌义黑沉着脸,不情不愿的从怀里掏出三毛钱以及二两粮票递给苏华,说道:“我身上钱不多了,菜不用打太好的,饭买杂粮饭就行。”

二两粮票只能买二两白米饭,但杂粮饭可以多给一两。

“你就给三毛钱,菜肯定打不了太好的。”苏华毫不客气的说道。

食堂最便宜的素菜就三毛钱一份了,她才不会自掏腰包,搭钱给他买好菜。

苏昌义被苏华气的肝疼,摆摆手:“行行行,你看着打,随便什么都行,你买回来什么我吃什么。”

苏华点头:“行。”

苏华从阁楼离开,下楼前往铁路局门口的副食部打电话。

铁路局门口的副食部是附近最大的门市部,有好几部公用电话。

在苏华这里,云乔的优先级比苏康的还大,她永远记得自己最困难的时候,每个月从东北寄过来的那两块钱救命钱。

可以说,她好几次快没饭吃了,都是那两块钱救了自己。

所以苏华先给京城的云乔姐姐打了个电话,跟云乔姐姐通过电话之后,才翻开苏昌义给的笔记本,拨通苏康在川西的电话。

转接等了半个小时,接电话的是苏康单位的接线员,苏华又等了十几分钟,最终接电话的却不是苏康,而是他的二婚妻子。

苏华‘喂’了一声,喊了一声:“爸爸。”

片刻后,听筒里却传来了女人的声音,“是小华吗?我是你陈阿姨。”

苏华有些失望的垂下眼,抿唇‘嗯’了一声,说道:“陈阿姨,您好。”

又问:“我爸爸呢?他不在家吗?”

对方笑着解释:“是呀,你打电话打的不太巧,你爸爸不在家,他今天早上刚跟着检修队进山检修去了。”

苏华问:“那我爸爸什么时候能回来?”

“这不好说,得看检修工作顺利不顺利。”对方说道:“顺利的话,两三天就能回来,不顺利的话,吃住都在山里,七八天也是常有的事。”

“好吧。”

对方说道:“小华,你找你爸爸有什么事呀?要是要紧的话,跟我说也一样,我想办法托人给你爸爸带个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