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孝宗皇帝赏识的辛弃疾,在此后的十余年间,历任建康府通判、司农寺主簿、滁州知州、江西提刑等职务。
在江西任上,
他因平定茶商赖文政起义有功,被升任为知江陵府兼荆湖北路安抚使。
随后又迁任江西、湖南安抚使等职,
可见皇帝对他的重视与青睐。
但这些升迁并不能满足辛弃疾的心愿与抱负,
他日夜期盼、心心念念的还是上阵杀敌,收复失地。
可终究只能叹息一声,生不逢时。”
“乾道八年(1172年),
辛弃疾南归已十年,朝廷派他前往滁州担任知州,当时他年仅32岁。
当时的滁州,因连年战火,民生凋敝。
辛弃疾上任后,便果断且迅速的采取了一系列改进措施。
首先,他减轻了百姓的赋税负担,请求朝廷全数豁免百姓历年积欠的租赋,同时还减免了商贩业税额的十分之七。
其次,他招抚流亡,安定民生,
为逃荒流亡的百姓提供土地、钱粮、房屋,鼓励他们在滁州安家落户,平时农耕,农闲时则编练民兵。
此外,他还大力恢复城市的商业建设,
组织民工烧造砖瓦、砍伐木材、雇用工匠,在街道上建筑起商铺、客店、酒馆,以便行旅。
经过他半年多的努力,滁州很快便恢复了生机。
当年夏粮大丰收,百姓的温饱问题得到解决,人口也逐渐增多。
乾道九年(1173年),
以赖文政为首的茶商因不满朝廷茶叶专卖和严苛的税收,再次起义造反,起义席卷湖北、江西、湖南、广东等地。
朝廷派出多批官军前往征剿,却均遭惨败。
连一群农民起义军都打不过,宋朝军队的战斗力可想而知。”
“宋孝宗对此自然极为震怒,
淳熙二年(1175年),
他终于想起了自己军中还有一位军事天才——辛弃疾。
于是宋孝宗任命辛弃疾为江南西路提点刑狱,节制诸军,讨捕茶寇,驻节于江西赣州。
辛弃疾到任后,先是总结了官军剿匪失败的教训。
找到问题根源后,
他开始淘汰老弱残兵,并加以严苛的训练,强化团队作战和机动性,很快便组建起了一支战力不错的剿匪军队。
同时,辛弃疾还上书朝廷建议降低茶商赋税,并派人前往茶寇营地招降。
在他多管齐下的进攻下,
起义军很快陷入困境,军心开始动摇。
最终,赖文政应邀前往江州与辛弃疾会谈,酒席上辛弃疾摔杯为号,帐外士兵一拥而入,将赖文政就地处决。
这场声势浩大的茶寇动乱,
击败了宋廷多支正规军的起义军,
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内,竟然就被辛弃疾给彻底平定了。
智勇双全,不过如是。”
“淳熙四年(1177年),辛弃疾升任知江陵府兼湖北路安抚使。
当时湖北境内盗贼猖獗、治安混乱。
辛弃疾采用‘治乱用重典’的策略,严厉惩治作奸犯科之辈,使得‘奸盗屏迹’,百姓无不拍手称快。
同时,在江西、湖北、湖南任上,辛弃疾多次戡乱弭盗,守护了一方平安。
不过,辛弃疾知道,他做的这些不过是治标不治本。
各地频现盗匪、暴乱的根源,还是在于‘官逼民反’。
因此,辛弃疾给宋孝宗上奏折《淳熙己亥论盗贼札子》,提出治盗贼首先要治理贪官污吏的策略。
言说,只有澄清吏治、各官署尽职惩办、真正减轻百姓所受盘剥之苦,才是弭盗安民的根本之策。
宋孝宗对此非常认可,
随即在淳熙年间,便又给辛弃疾升了官,让他放手去干。”
观众们看到这儿,开始议论起来,
“如果不看战备、军事,这宋孝宗妥妥就是一个明君!”
“是啊!能用、善用还信任人才的皇帝,已经是明君了。
要是再加上能开疆拓土,强国富民,那就跟咱陛下一样,是千古一帝了!”
“咱陛下可是杰出帝王榜第二名,除了祖龙,谁还能比得上?”
“哈哈哈!兄台所言甚是,甚是!”
…………
“淳熙六年(1179年),辛弃疾调任湖南潭州知州兼湖南安抚使。
在他到任之前,因官府肆意摊派、压榨百姓,湖南地区已发生多起民乱。
到任后,
辛弃疾立即着手惩贪治腐。
他先是果断罢免了赵善珏等侵占租赋、鱼肉百姓的贪官污吏,
然后又采取恩威并施的方式,压制住了地方豪强势力。
此时,辛弃疾眼看时机已经成熟,
于是上书孝宗皇帝,申请组建一支平叛用的特殊部队,辛弃疾给它命名为——飞虎军。
皇帝看在辛弃疾政绩突出的份上批准了请求,但并没有给他拨款。
要想招兵买马,那就得自己想办法筹集粮饷。
这支飞虎军,可是辛弃疾为了日后的抗金大业,所组建的班底。
所以无论困难再多,他也要牟足了劲儿的上。”
“对于辛弃疾到底从什么地方搞到钱,后世颇有争论。
有人说他是用军队走私,
证据是朱熹在《与黄商伯书》的记录:‘辛帅之客舟贩牛皮,挂江西安抚占牌,帘幕蒙蔽船窗甚密。初不肯令搜检。
既得此物,则持帅引来,云发浙东总所。
见其不成行径,以令拘没入官。昨得辛书,却云军中收买。
势不为己甚,当给还之,然亦殊不便也。’
意思是,辛弃疾靠走私牛皮搞钱,朱熹他为了帮助辛弃疾,暗中放了走私船,顺便卖了辛弃疾一个大人情。
不过这也不能全怪辛弃疾,
毕竟在没有朝廷拨款的情况下,
在不能压榨百姓的前提下,
暗中做点儿生意,搞点儿无伤大雅的军费,也是可以理解的吧?”
“除了可能的走私,辛弃疾还脑洞大开。
建军营缺瓦片,他直接从百姓手中购买,规定两日内每家供送20片瓦,送足者可得钱100文。
如此划算的交易使得全城百姓排队参与,甚至有人把自家房顶的瓦片都揭了下来。
修路缺石料,他就让囚犯上山开采,以此作为减刑的依据。
囚犯们为了减刑争相劳作,石料源源不断。
当然,如此浩大的工程,却被辛弃疾一手把控,朝中肯定就会有人开始眼红,并且干些损人不利己的事情了。
很快,辛弃疾接到了皇帝的金牌,要求他立刻停止组建飞虎军。
但辛弃疾却把金牌给藏了起来,并下令一个月内必须完工。
最终,在短短一个月内,飞虎军的营寨还真就建成了。
这效率,连皇帝看了都暗自赞叹,
最后自然也乐得顺水推舟批准了飞虎军的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