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五月中旬,阳光明媚,微风拂面,大地一片生机勃勃之景。

在这美好的时节里,一支规模庞大的军队正式踏上了南下的征程,人数多达四十万之众,如同钢铁洪流一般,气势磅礴地绕过了辽西之地,一路向着南方挺进,最终成功抵达了上谷

此时的黄河以北绝大部分地区,事实上已然落入了林俊峰的手中,特别是幽州,当他率领着浩浩荡荡的大军出现在幽州之时,没有遇到丝毫的抵抗。

大军在范阳兵分三路,一路交由高贤统率三万精兵,南下攻取诸县,夺取渤海一带;另一路则派遣李启带领同样数量的三万士兵,向西进发,目标直指中山国和常山等地;而最后的主力部队,则由林俊峰亲自率领,共计十万精锐兵甲,南下直取信都。

与此同时,征北军也与吴世成等将领所统率的轻骑兵合一处,在夺下雁门关等险要之地后,兵锋直指晋阳。

此时此刻,冀州刺史吴世茂正焦虑不安地在府内来回踱步。

他眉头紧锁,脸色凝重,时不时便抬头望向门外,目光充满了期盼,似乎正在焦急地等待着某个人或某个消息的到来。

整个府邸笼罩在一种紧张压抑的氛围当中。

“嘶……哎,怎么还没回来?真是急死人了。”

……

过去了好一会儿,信都都尉急匆匆地跑了进来:“刺史大人,事情是真的,据探马来报,敌军正向着信都而来。”

吴世茂一脸焦急地问道:“可看清楚是何方人马?”

“大人,敌军来势汹汹,而且似乎蓄谋已久,已久想在短时间内打探到敌军的来历非常困难,不过听探马说,那大纛上袖子一个‘林’字。”

“林?”吴世茂顿时皱起眉头,仔细思索起来:“幽州有姓林的大姓吗?征北军呢?他们都是饭桶吗?眼睁睁地看着这些叛贼做大。”

都尉甚是紧张,本来太平道的事情已经够烧脑子了,现在北方又有人造反。

“下官也不清楚啊,不过听说,北方胡人再次南下,陛下调集征北大军北上,怕是这些叛贼借此机会蜂拥而至。”

吴世茂有些恨铁不成钢:“哎呀,这个成汤怎么搞的?怎么会闹出这么大的事来?”

“快,你快去把人找来。”

“大人,要找何人?”都尉有些不解地抬起头,只见吴世茂一脸愁苦的挥手:“你随便找个人就行,最好马术比较好的,找到后带到这里来。”

“是,下官这就去。”

等他走后,吴世茂迅速提笔写了一封书信。不久后,一个看起来比较精明的士兵被带到府上。

“拜见大人。”

看着单膝跪在地上的士兵,吴世茂点了点头:“把手上的信件递了过去。”

“你带上这封信,八百里加急送往长安,务必要保护好这封信,把它送到陛下的手上。”

“遵命。”士卒大声应了一声,伸出双手接过信件,然后跟着都尉迅速离开,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吴世茂叹了一口气。

“唉!但愿一路顺利。”

……

听到此话,跪坐在两旁的官员也是止不住地擦了擦额头上的汗。

这时候就有人开口说道:“成汤不会是投敌了吧?”

“唉,这个难说啊,本来南方就已经够乱了,现在我们北方也不好过,好不容易才盼来太平,结果没几年又来了。”

“谁说不是呢,不过此次北方叛军的来历有些迷糊,幽州本官不是没有到过,可从未听闻过姓林的大姓。”

“……”

吴世茂端坐在刺史位上,眉头紧锁,目光深沉而凝重,脑海之中犹如翻涌不息的波涛一般,各种思绪交织在一起,不停地盘算着当前的局势。

对于冀州的真实实力究竟几何,他心中自然是如明镜般清晰。

除开那些被派遣出去用于镇压太平道叛军的军队之后,能够真正调配使用的兵力已然所剩无几。

造成如此局面的原因,不得不提到那支征北军。

这支强大的军事力量稳稳地坐镇于幽州之地,犹如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将来自北方胡人的侵扰彻底阻挡在外。

正因如此,冀州得以享受相对安宁的环境,从而逐渐发展成为整个黄河以北地区最为富庶和繁荣的州郡,没有之一。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太平道军的崛起以及他们肆无忌惮的破坏行动,如今的冀州可谓是陷入了一片混乱与恐慌之中。

……

尤其是那些世家大族、门阀势力,更是人人自危,惶恐不安。

这是由于太平道军似乎有意针对这些拥有巨大财富和影响力的家族下手,在短时间内,已有数个名门望族惨遭灭门之祸,家破人亡者不计其数。

这时候焦急的不只是他,还有冀州本地大族,可别小瞧了他们,他们的情报来源可一点都不逊色于官府。

这时候,是选择出手相助,还是选择观望就成了他们眼中的难题。

他们是有大片土地不假,门生遍地不假,无数家仆佃农不假,可这些在训练有素的军队面前,犹如以卵击石,不堪一击。

所以,他们必须在这支叛军抵达之前做好判断,稍有不慎,整个家族将会跌入万丈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