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黄河九曲十八弯
行走在景区,这一路上不断地翻越着高山垭口,几座过后,就是红原草原了。前往九曲黄河第一湾的山路蜿蜒曲折,山随路转,山路弯弯,车窗外不变的永远是那一片浓得化不开的绿,此时,太阳已近西斜,如血的残阳照耀下的小片草甸金灿灿的。草甸上晚归的牛羊懒散地踱着步,远处细看,淡淡的一线白飘带悄无声息地晃动着。静静地,忠实地守护着这一份宁静和温馨。过岔口是选择去唐克乡,45公里过唐克镇后,不多远,就是九曲黄河第一弯了。
游客中心距离景区还有约6公里路程,买票后开车直接进景区,景区内有免费停车场。
到停车场,一下车便看到对面的河湾上浓雾笼罩,就像披了一件白纱,黄河在浓雾里若隐若现,好似一位羞涩的少女,始终不肯露面。
停车场对面的木栈道在浓密的草丛中蜿蜒伸向河边,虽然是初夏,但高海拔的地势使得这里凉意很浓。
要想观赏黄河九曲的全景,必须登上河湾对面的山丘,正所谓登高才能望远。这座山丘上有索克藏寺,是藏传佛教中着名的寺院。
寺院面向黄河,寺依山而建,寺后面的山包150米处,是欣赏晚霞中的黄河九曲第一湾的最佳地方。我们沿登山步道一步步前行,身上出了汗。寺里有几个藏民嗑磕等身大头,我跟着他们依样画葫芦,磕了十个,己头上冒汗,腰酸膝盖疼,看来干什么都不容易,据说,磕长头最难的是头几天,人浑身酸痛,膝盖发软,趴下去的时候往往起不来,眼睛产生错乱,年龄大的人会头晕目眩,甚至昏倒在地。但是如果坚持住头一周,情况就会越来越好,身体调试的柔软、轻松、气血周转顺畅、气场浓烈,身体越来越好,治愈许多疾病。当然,最重要的是能做到身心一致,心好了、宽了、大了、平静了、容忍了、顺畅了、悲悯了、慈善了…一切自然会好了。
此时,山顶已经有了不少游人,有的是当地的牧民牵着身躯高大的河曲马上山兜售生意,让喜欢新鲜刺激的游客能有一个更近距离走近这一片原野的机会。
山不高,但视野很好,随着阶梯的爬升,背后黄河九曲第一湾的轮廓渐渐变得清晰起来。
站在海拔3600多米的山顶观景台,只有全景观才能够真正感觉到那种美妙:站在观景台上俯瞰黄河九曲第一湾全貌,蜿蜒的黄河好似一条玉带镶嵌在绿色的草原上伸向远方,一条纯净清澈而且风姿绰约的河流,在此千回百转,从生机盎然的绿洲上流淌而过。河岸荒无人烟,伟晶岩脉上的云母片无声地泛着阳光。河谷也沼泽化了,河水迷了魂似的徘徊着,留下一个个牛轭状小湖。湛蓝天空下,白云朵朵,漫无边际青青的草原,绿草如茵、牛羊小的如蚂蚁,星星点点,悠然自得。
九曲黄河蜿蜒成溪、肆意流淌无边无际,共同组成一幅雄浑壮阔、大气磅礴的美丽画卷,韵味十足。
远看河水连一丝波纹也没有,像一条白丝飘带,白云在河心庄重地移动,河岸的青山像是探过头在观看河流和云影。
我诗兴大发,却作不出侍,只好吟诵着:“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此不复回”。
冯骥才先生说:“人类的源头在江河的源头里,人类的历史在江河的流淌中。”
黄河从青海发源流到这里,由于地势原因,急转北上,形成了有名的黄河一湾。这里是黄河与其支流白河的交汇处,形成了黄河第一个大拐弯,百转千回。
而对九曲黄河第一弯,闪着银光的河水在草原上静静的流淌,弯弯曲曲地一直延伸到望不到尽头的天边。右侧山边的公路则像一条舞动的飘带,随着山间的风灵动起舞。我第一次对“弯”有了真正的理解。
首先,当地藏语称“河”为“曲”,这个名字起的好,很形象,很贴切。这“九曲”就是唐代时期藏民对贵德以上黄河段的称呼,黄河第一曲所在地玛曲县就是一个以“黄河”命名的县城,玛曲,藏语即黄河。古有诗云:“万涓成水汇大川,千转百回出险滩。滔滔长流济斯民,力发黄河第一弯。”
二是九曲黄河第一弯流传一段耐人寻味的爱情故事,也是与曲折有关,预示着好事多磨,有情人终成眷属。相传,原来白河是一个貌美如花美丽善良的藏族姑娘,多年来蜿蜒徘徊在若尔盖大草原上,一直耐心等待着远在青海的一个勇敢英俊男子黄河。黄河知晓白河思后,不远千里翻山越岭来迎娶白河姑娘。他们在若尔盖大草原上终于相遇并一见钟情,相拥相爱交融在一起流回了故乡青海。这段爱情是曲折的,但也是非常美好的。
三是九曲黄河第一弯也有蜿蜒娴静的女性美的另一面。我的家乡在中卫,家门前就是黄河,黄河总是那种滚滚黄沙、滔滔洪流、呼啸磅礴、奔腾不息的壮丽景象。但是看着九曲黄河第一湾,黄河在此处轻盈而灵巧地翻转,如一个白色的飘段,在一片寂寥的原野上在大地上慢慢的飘动,划出道道优美的弧线,恬淡而从容,没有丝毫的张扬,也没有磅礴的气势,却依然不失大气,依然令游人怦然心动。
是的,所有的水都是相似的,尤其是同一个圆头的黄河水,记得有一首词,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共饮长江水。这里也算是黄河的上游,我住在黄河的中游。我无法分辨这上游河水与我家乡的河水流动的区别,但我知道,它们一样使我感动,内心柔软。
九曲黄河第一弯虽然没有壶口瀑布那种气势磅礴和刘家峡的浊浪滔天,也没有秦、晋峡谷那种惊涛拍岸的粗犷和奔放,更没有豫、鲁两岸高出地表的堤岸,但那犹如一道道流畅的飘带,却有一种美的叫人心醉,赞叹不已的婉约、细腻、温柔和情意绵绵。很平静,很柔美,很灵动,有舒缓的舞蹈之美。
若尔盖草原上的九曲黄河第一湾以一种大度的姿态、宁静的神态,平和的心态表现了黄河“宁静致远”的阴柔之美,而黄河壶口瀑布则以一种大气的姿态、壮阔的神态,豪迈的心态表现了黄河“灵动飞扬”的阳刚太极之气。这一动一静、一阴一阳的两大独特景观可谓对黄河精神的最好诠释。
四是在摄影家眼里,恐怕最美的线条也要算是S曲线了。无论是行走在山川河谷,还是沙漠戈壁,亦或是田园牧场,镜头中寻找最多的,也是那些各种各样的曲线,优雅或者舒畅的线条。所以各地的人们慕名而来,也主要是在第一“弯”发现美,留下美,创作出永恒的美的作品。
我们几个人在路上和观景台上,相机快门自上了山就没停过。我也来了拍照的兴趣,学着别人的样子,为了增加拍摄的稳定性,支起了三角架,寻找和等待着理想的光线和色温,直到眼睛发酸,天空中没有出现希望中的云彩满天,河面也没有洒落金光的震慑风景。四周摄影的朋友们纷纷开始收拾相机下山:“别等了,不会有水面泛光的。”其实他早知道,就摄影来说不会再有光影奇迹了,等待,只是想欣赏九曲黄河第一弯在淡淡月光下的样子。
我们在山上的观景台逗留许久,目送一波波游客来去匆匆,热烈喧闹。终于,我们按捺不住,决定走下山头,到河边去走走。
最后,最重要的是,在若尔盖草原九曲黄河第一弯,似乎明白了一个道理,世界上所有的弯,最终都是为了前行。弯,不止是河流或者道路,我们的人生,其实也没有直线。
常言道:条条大路通罗马。要到达一个目的地,会有许许多多的路,但肯定没有一条路是直线让你去舒坦的走。很多时候,我们总在努力选择正确的路标,寻找前进的方向。只当回头看时,虽然一路走来的大多是曲曲折折的脚印,却也生动和美丽着。
从索克藏寺院山脚到山顶大概也就五、六百米,然而在海拔3500米以上徒步登山,确实还是需要一定的体力,然而人们在野外寻觅和喜欢的就是这样艰辛的过程,这和工作生活中需要平顺,是完全不同的意境。山路上,你不仅可以拍摄沿途的风景,而且随着高度的变化,也能欣赏不一样的九曲黄河第一弯风光。
我想,不管是若尔盖大草原上的九曲黄河第一弯,还是金沙江大转弯,雅鲁藏布江的深谷,江河转弯都不是戛然而止,而是以迂回曲折和自由奔放的方式,更好、更稳、更畅的流向远方。
其实旅行多了,走过看过经历过无数的弯之后,常常会让我们的人生豁然开朗。
路上听了一个故事:佛学院的一名禅师在上课时把一幅中国地图展开,问:“这幅图上的河流有什么特点?”
学僧答:“都不是直线,而是弯弯的曲线。”
“为什么会是这样呢?也就是说,河流为什么不走直路,而偏偏要走弯路呢?”禅师继续问。
学僧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有的说,河流走弯路,拉长了河流的流程,河流也因此能拥有更大的流量,当夏季洪水来临时,河流就不会以水满为患了。
还有的说,由于河流的流程拉长,每个单位河段的流量就相对减少,河水对河床的冲击力也随之减弱,这就起到了保护河床的作用……
“你们说的这些都对。”禅师点了点头,然后缓缓说道:
“但在我看来,河流不走直路而走弯路,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走弯路是自然界的一种常态,走直路而是一种非常态,因为河流在前进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有些障碍是无法逾越的。
所以,它只有取弯路,绕道而行,也正因为走弯路,让它避开了一道道障碍,最终抵达了遥远的大海。”
说到这里,禅师话题一转:
“其实,人生也是如此。当人们遇到坎坷、挫折时,也要把曲折的人生看做是一种常态,不悲观失望,不长吁短叹,不停滞不前,把走弯路看成是前行的另一种形式、另一条途径,这样你就可以像那些走弯路的河流一样,抵达那遥远的人生大海。”
把走弯路看成是一种常态,怀着平常心去看待前进中遇到的坎坷和挫折,您会像河流一样,抵达到人生的目标。
不久,天色渐晚,太阳西沉。此时的日头显得越发慵懒,轻轻地斜靠到了西边山的肩头,光线却更加柔美,色调亦渐趋深沉。黄河完全地“醉”倒了,收敛了英雄气概,尽展柔情蜜意,直到河边的牧民返回他们的家园。天空中也没有出现希望中的云彩满天,河面也没有洒落金光的震慑风景。
我们也返回了。
直到天色尽黑,都是在等待看太阳落山的景色吧。同样是弯弯曲曲的河流,同样是广袤的大草原,同样是朝着太阳落下的方向,同样是登高俯看一望无边的草原,同样是等待晚霞映照下光芒的河流……也许只是物是人非,只是时光悄然。曾经流传千年的故事,是否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