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乡村爱情观
爱是什么,爱是生活的格调;爱是无声的语言;爱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享受;爱是无私的奉献……繁体的“爱”字经过拆解,是由:“爪”、“秃宝盖”、“心”、“友”四部分组成。要想明白“爱”的本意就要从“友”说起。通常说的“朋友”中的“朋”和“友”是两个意思:“朋”是在一起的人,而“友”是志同道合的人,合起来就是志同道合在一起的人,这就是朋友了。“爱”的上面还有“爪”、“秃宝盖”、“心”,三个部分合起来的意思就是抓住心。抓住谁的心?这时“友”字就说明了这个人。因此整个“爱”意思就是:抓住具有志同道合人(男性或女性)的心。一个人活着,有所爱,有所好,才能让生活变的有滋有味。
城里人谈情说爱,可以爱多次,然而,农村人,大多只有一次,笑得最灿烂,哭得最透彻,想得最深切。炊烟起了,为一家老老少少做饭,牛猪羊鸡鸭,哪一个的嘴都不能闲着;夕阳下了,一年四季的粗布衣裳,行走的鞋,在昏黄的煤油灯下,缝缝补补,直到深夜;细雨来了,房子漏雨,炕上地下,锅台屋檐,摆好盆罐碗,将那干净的地方,让给孩子,爱人;等到老了,带着下一代,儿孙绕膝,天伦之乐;他们的口头褝是“俺家的,掌柜的,娃他爹,娃她娘”不会说;“爱人,我爱你,我想你”。可他们却能厮守一生,白头到老,直到死后双双葬在一起,生不离婚,死不分离;城里人的爱情,风花雪月,词藻华丽,动人好听,乡下人用一生,诠释着生、老、病、死,用心、用身、用情、用力,相依为命,送走上一代,抚养好下一代;城里人的爱情是用欢笑、眼泪、悲欢离合,悲情表演的,乡下人是用血和汗,生和死演绎的;城里人的爱轰轰烈烈,排排场场,讲究形成,乡下人是默默无闻,脉脉无语,永远看不到最爱的话语、最爱的表现,没有玫瑰、鲜花、蛋糕、烛光,而是日常生活的吃喝拉撒睡,平平淡淡,像一锅白开水,天然、率性、真实;城里人的爱,稍有风吹草动,会大惊小怪,写成剧本,拍成电影,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乡村人的爱,经历着落后、愚昧、贫穷、饥饿、劳苦、艰辛,风雨同舟,不会表现自己的欢喜和悲伤,不会流泪和安慰伤疼,不会肉麻地催情对方;城里人的爱,有阳光、月亮、小桥、流水的浪漫,乡村人有田园、泥泞、坎坷、风雨,经得起大风大浪。有人说:亲情是一种深度,友情是一种广度,而爱情则是一种纯度;亲情是一种没有条件,不求回报的阳光沐浴;友情是一种浩荡宏大,可以随时安然栖息的理解彼岸;而爱情则是一种神秘无边,可以使歌之忘情的心灵照耀。“人生一世,亲情,友情,爱情三者缺一,已为遗憾;三者缺二,实为可怜;三者皆缺,活而如亡!”体验了亲情的深度,领略了友情的广度,拥有了爱情的纯度。这样的人生,才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人生。有人曾说,亲情、友情、爱情都离不开一个“情”字,乡村人的亲情浸润在生活中,捆绑在小家庭里,却有三者混合的味道,我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也对爱情有重大影响,家庭是爱情、亲情、友情的温床和纽带,历史学家说:原始社会的爱情以生育为图腾,“你为我生”;中世纪的爱情框架是骑士救美人,“我为你死”;封建社会的爱情模式是才子多情,红颜薄命,“我们一块去死”;在农村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生活方式里,没有城市那样的阶级分明,家庭角色分明,亲情和爱情可以截然不同。慢慢地我们的爱情会渐渐地被亲情所覆盖,你的爱人逐渐地变成你的亲人,也许你会越来越少地向他(她)说“我爱你”,但你会越来越多地表现出你离不开他(她)。
冰心说过:“爱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乡村人,一直在对方的血里、肉里、心里幽居,正应了古人说:“夫妻本是同枝鸟”之说,世界上的事除了生死,其它都是闲事。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结容易,离容易,不离不弃不容易;苦了一辈子,穷了一世,一曲终了,悲喜交集,相约下一辈子还相聚,惊天地,泣鬼神,谁人能比。
乡村人迷信,千万年流淌,千万人经过,能走到一起,这是缘份,这是命,当你在茫茫的人海中找到了他或她,应该感激上苍让你们相遇。当爱的时候,努力去爱,只是因为有了爱情才使生活更紧密些,感情更深刻些。爱情不会因为分手而死亡,只是你和他或她的结束。世界上确实存在真爱,爱不在未来,只活在当下。珍惜你所拥有的爱情;无论你长什么样,富贵还是贫穷,人好人坏,信奉“嫁狗随狗,嫁鸡随鸡,从一而终”这难道不是矢志不渝的伟大爱情吗?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爱其实是一种舍与得的表现形式,舍是情愿的付出,得是根本的目的。
爱情不能复制,每一个人的爱情故事都不相同,每一个爱情故事也都有截然相反的情书和意境。文学家说:我劝朋友们写情书时写“爱”字宁可费点事多写几笔也要写繁体字的“爱”字,那里面有“心”。爱情是不能没有“心”的简化字,不知为什么把“心”给剪掉了,不过幸亏留下一个“友”。戏剧学家说:爱情是一个伟大的暴君,每颗心都心甘情愿受它蹂躏。爱情是什么?爱情就是你孤独的时候,他(她)陪着你呢,默默温暖着你的心。这是对城里人说的,对经济基础好,丰衣足食的家庭来讲,爱情可能有不同的表现方式,对农村人来讲,却有大致相同的模式,千里有缘来相聚,月下老人把线牵,命就是责任、义务、终老、相敬如宾,一辈子,日月流淌,十年八年弹指一挥间,在指缝间穿过,三五十年,一生一世,在贫穷中相依为命,同舟共济,陪同到老。
不管外边车水马龙,红尘喧嚣,我自土房低屋,粗茶淡饭,不管外边风云变幻,每一天都涛声依旧,我自清贫淡然,消除执念,寂静安然。
这世上,有人富可敌国,一掷千金,醉生梦死,我自跋山涉水,种田养鸡,风风雨雨,任何去处,都是归宿,只求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世事变幻,纷纷扰扰,人人追求功名利禄,我只恋乡村恬静,看云淡风轻,求自然纯朴。一份清淡,历久平常,一种无意,简约,更能参透人生。老妻老夫,静静守候,不离不弃,来去无风,梦过无痕。
正像一些有哲理的人说:许多人误解婚姻就是嫁或要一个男人或一个女人,而不知道还要习惯这个人的习惯和性格,以及这个人背后的家族、经济、习惯,古人说,门当户对是有道理的。
婚姻有三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和一个自己所爱的人结婚。
第二重境界:和一个自己所爱的人及他(她)的习惯结婚。
第三重境界:和一个自己所爱的人及他(她)的习惯、还有他(她)的背景结婚。
处在第一重境界的夫妻,婚姻相对稳固。
处在第二重境界的夫妻,婚姻比较稳固。
处在第三重境界的夫妻,很少见到有离婚的。
在这个世界上,那些白头偕老的人,一生基本上都结三次婚。
第一次是在饭店里,在亲朋好友的恭喜和祝福中,与一个自己所爱的人结婚。
第二次是在家里,两人经过几年磨合,互与对方的习惯结婚。
第三次是在家族里,与对方的各类亲情结婚。
第二次和第三次结婚与第一次相比,有很大的不同。没有隆重的婚礼,也没有亲友前来祝贺,惟一在场的是双方的默契。
真正的婚姻,往往都是发生在最后的两次。
现在好多人结婚两三年就离婚了,如果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原因就是没把自己的婚姻从第一重境界推入到第二重境界。
大家都知道,沸腾的水能杀死细菌。热恋和沸水一样,也能杀灭当事人身上的缺点和不足。
那些热恋中完美无缺的白马王子和小鸟依人的姑娘,进入婚姻这杯不温不火的水之后,缺点和不足会像细菌一样重新回来。
这时你必须跨入婚姻的第二重境界,和他(她)的习惯结婚,接纳和包容他(她)的缺点和不足。否则,婚姻就会因根基过浅而萎缩。
那些本来是非常恩爱的一对,几年后莫名其妙地离婚了。十有八九是拒绝进入第二重境界的结果。
婚姻进入第二重境界之后,就很少有人把离婚挂在嘴上。在心理上,他们已接受了对方性格中的不足。有的甚至还把对方的这种不足变成自己的一种关怀。
这时的婚姻是甜美和温馨的,呈现出的最大特点是宽容和互补。
然而,婚姻的温馨并不能代表婚姻的稳固。稳固的婚姻还需要第三次升华,那就是与对方的各类亲情结婚。
也就是说,把你对他(她)一人的爱扩展到他(她)的父母和亲友。并且在这种爱中,对婚姻有了智慧的领悟:你的另一半不单单属于你,他(她)还属于他(她)的父母和朋友,甚至还属于他(她)自己。婚姻一旦进入这种境界,也便进入禅定的状态,想分开都非常难。
在爱情的世界里,许多男人往往误解婚姻就是娶一个女人,而忽略了还要娶过来女人自身的追求,以及女人身后的背景。
许多女人误解婚姻就是嫁一个男人,而不知道还要嫁给这个男人的习惯和性格,以及这个男人背后的家族。这种认识上的错误,在世界上造成了不少破碎的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