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顾晚牵着小折柳的手走在街上,镇上的的人们似乎都很喜欢小折柳,都很热情地打着招呼。

顾晚看到了先前调侃她的三个妇人中的一个,询问陈初的踪迹。

“哦,你说你那个瞎……看不见的相公啊。”妇人意识到自己话不太好听连忙改口,“他刚刚才从这过去呢,说来也怪,他在这街上走着愣是没碰到一个人,要不是刚才在那铺子前摔了一跤我都要以为他是装看不见了。”

“那他往哪个地方去了呢?”顾晚问道,她现在都快要习惯他们这些人的调侃了,或许这就是这里的风俗习惯吧。

牵着她手的小女孩却是瞪大了眼睛,原来姐姐和那位哥哥是夫妻啊。

“好像是往老先生家那边去了。”妇人努了努嘴,“就是给你们准备的那间屋子。”

顾晚道了声谢,牵着小折柳穿过乡陇回到那位白发老人给他们准备的那间屋子。

顾晚推开门,坐在床上的陈初抬头说道:“老先生,我眼睛很多年的病了,习惯了,有阿晚在我身边影响不大的。”

顾晚笑着开口,“你的灵力不能分辨出来气息的区别吗?”

听到顾晚的声音,陈初摇了摇头,笑道:“只能探查到周围什么地方有东西,具体是什么样的尚且分辨不出,气息的话,还是能分辨出来的。”

陈初顿了顿,“小折柳也过来了是吗?”

“嗯,在屋外呢。”顾晚点了点头,拿出一个黑色的珠子递给陈初,“这个或许对你的眼睛有用。”

陈初接过珠子,微笑道:“苦酒给你的吗?”

顾晚一愣,没有说话,心想这家伙怎么知道的?

见顾晚没有说话,陈初又问,“用什么换的?”

“他要去捉妖,我帮他照顾小折柳一天。”顾晚回答。

“你喝茶了吗?”陈初手一撑跳下床来。

“没有,我不喜欢喝茶。”顾晚摇摇头,“那茶有什么讲究吗?”

“没有。”陈初手拿起桌上的长剑,手指轻抚剑鞘,问道:“剑鞘你要拿回去吗?”

顾晚盯着陈初手中那柄刻着繁复花纹与雷霆烈火的古朴剑鞘看了许久,最后开口说道:“先放在你那里,等从这里出去了再还给我。”

陈初抚着剑鞘的手一顿,随后恢复了正常,轻轻笑着,“那就等出去再还你吧。”

“那小丫头带你去买了一身什么衣服?”陈初将长剑别在腰间,“感觉怎么样?可还合身?”

“挺好。”顾晚看向屋外。

陈初将腰间的乾坤袋解下,然后冲顾晚伸出手,“给我一些符箓吧,苦酒大师今晚降魔,他邀我相助。”

陈初将顾晚递给他的符箓收进乾坤袋中,将长发拢到脑后,露出额头来,又拿出一根缎带将脑后的长发绑好,走出门去。

“我们什么时候原路返回?”顾晚看着离去的陈初忍不住问道,她本来是想问陈初什么时候回来的,但是说出口就成了他们什么时候沿着小溪回到崖底了。

她知道陈初肯定有什么事情瞒着她,但是陈初不说肯定有自己的理由,她相信陈初不是那种会抛下同伴的人,如果陈初真的是那种人的话,当初在山顶就应该抛下自己直接离开,当时那个鬼面男子的目标只有她一个人,以陈初的实力完全可以全身而退的,而不是要自己帮他争取时间,在悬崖旁也不会拼着掉落悬崖也要帮自己挡那一刀。

“今晚可能会下雨,要是没有下雨你就带着小折柳一起来寺庙吧。”

陈初说完后就走到小折柳面前蹲了下来,轻轻摸着她的头,“小折柳,大哥哥要去帮你家小酒了,你在这陪着阿晚好不好?”

小女孩连连点头,终于有人可以帮小酒了。

顾晚看着陈初逐渐远去的身影,眼中满是担忧。

一旁的小女孩拉了拉她的手,冲她笑道,“阿晚姐姐不要担心,小酒很厉害的。”

“嗯。”顾晚点点头。

一大一小,俩人站在屋外看着陈初渐行渐远的身影,有种莫名的讲不出的合适。

娇妻稚童?

——

陈初带着符箓来到寺庙。

白衣僧人已经站在门口等了许久,见到陈初来了,连忙走了过去。

“何时开始?”陈初将腰间的长剑抱在怀中,沉声问道。

“两个时辰后,太阳下山。”白衣僧人领着陈初朝寺庙内走去。

陈初疑惑问道,“这里不是幻境吗?你控制不了时间?”

白衣僧人轻轻摇了摇头,“此幻境的阵眼在于寺中的那口泉,非我所能控制。”

“咳咳。”白衣僧人咳嗽两声。

“你还能压制住心魔吗?”陈初听着白衣僧人的咳嗽担忧问道。

白衣僧人摆了摆手,双眸中染上些许红色,“无事,我还能压制得住,先进去坐坐?”

一个年轻的白衣僧人和一个双眼缠着白缎的少年席地相对而坐。

俩人旁边有一口井,一棵正在枯萎的菩提,一棵冒出新芽的槐树。

白衣僧人伸出手,手中出现一个木盘,盘中有一壶茶和三个倒扣的杯子,白衣僧人将杯子拿出放在陈初身前,斟了茶。

陈初从袖子中取出一叠符箓放在一旁。

“道友可是顾家之人?”白衣僧人看着陈初取出的那些符箓开口问道。

陈初微微点头,“算是半个顾家之人吧。”

“道友眼睛是如何伤的?”白衣僧人也为自己倒了一杯茶。

“看了不该看的东西吧。”陈初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这茶不错,不知我那位朋友可饮了?”

白衣僧人看了看那棵似有青色新芽冒出的菩提,“也喝了一杯。”

陈初将手中的茶杯放在桌上,拿起先前放在一旁的符箓,开口问道,“我那位朋友在茶道之一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不知他对你这茶作何评价?”

白衣僧人缓缓回道,“你那位朋友许是好的茶喝多了,瞧不上我这山中野茶,故而未作评价。”

陈初从地上站了起来,拍了拍衣服上的灰尘,“嗯,那我先去贴一下符箓,以便之后助你斩心魔。”

“劳烦道友了,只是道友眼不能视,是否方便?”白衣僧人饮尽杯中之水,又再次满上。

陈初没有回答。

目盲少年贴完符箓回来,重新坐在之前的位置上,“能否说一说你的心魔因何而生?”

白衣僧人笑了笑。

“可。”

白衣僧人向陈初说起自己当年刚到清泉镇的时候……

当时镇上每晚都会有妖怪出没,只为了去镇子中的那口泉饮上一口水。镇子在深山中,很不方便进出,所以镇子上的居民就只能在晚上紧闭房门,足不出户。所幸那些妖怪也只饮泉水不害人,但即便是如此,镇子上的人还是很害怕那些妖怪。

直到有一天,镇子上来了一个年轻的和尚,和尚身边跟着一个带着帷帽的女子,和尚修为高深,镇上的居民便请求和尚为他们捉妖,也与和尚讲了镇子中那口泉的功效,而和尚刚巧就是为了自己师兄出来寻找治伤的天材地宝的,听到镇上居民的讲述之后便答应了为他们降妖。

他认为不害人的妖怪修为应该不会很高深,凭自己的修为完全能够应付,即便自己对付不了,应该也不至于丢掉性命。

所以和尚就在那口泉水边待了一个晚上。

第一个晚上来了一个小妖,和尚将妖怪降服后并没有就地渡化,而是将小妖放了回去,还告诉那个小妖这里是镇中人的地盘,让他回去告诉山中的那些妖怪不要再来镇中饮泉,也不要再来打扰居民们的生活。

但是第二晚,那个小妖却带了一个要厉害很多的妖怪来了,和尚依旧很轻松地降服了他们,也放过了他们。

第三晚那个小妖又带了一个妖怪过来了,和尚仍然是同前面几晚一样的做法。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第九天晚上,那天晚上来的那妖怪很厉害,和尚被一巴掌放倒了,和尚被揍得鼻青脸肿。

那个妖怪没有将和尚怎么样,而是坐在泉眼旁与那个和尚讲道理——镇子中的那口泉本来是他们妖族的,但是后面被那些无耻的人族给夺去了,他们只有在晚上才会偷偷进入镇子饮泉修炼,若不是自己压制着山中的那些妖怪,镇子上的人早就成了一堆枯骨了。

和尚第二天就去问了镇子中的那些人那口泉是怎么来的,但是当年夺泉的人或许早就化作了一抹黄土在天地间消散了,现在的都是那些人的后代,哪里知晓这些事情?

于是和尚就将镇子中的话事人与那晚一巴掌就放倒自己的妖怪叫到一起,问能不能共同使用那口泉。

妖怪那边是同意的,但是镇子上的居民却认为和尚那些妖怪一伙的,想从他们手中夺走属于他们镇子的泉。

虽然经历了一些曲折,但是在和尚和镇子中几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的努力下,最终在南边的山上建了一座寺庙,和尚与第九日晚的那个妖怪一起在寺庙中设立了禁制,妖在庙中会修为尽失,与普通人无异,因为这么多年镇子上从来没有过人被妖怪害过的经历,再加上又身处山中,所以镇子上的人很快就接受了新邻居的存在,逢年过节人与妖都会在那座名为三山的寺庙中聚上一聚。

和尚在那个冬天回到了镇子,迎接他的是已经成了一片废墟的三山寺。

当年志同道合的那些年轻人老的老,死的死,只有他一个山上之人留在了这世间。

直到镇中一个年迈的老人看到了他,在看到他的那一瞬间那位已经子孙满堂的老人怦然跪倒在地,老泪纵横。

老人将他走之后发生的事情全部说了出来。

和尚离开之后没有人能制衡那些妖怪,那些妖怪便开始欺负镇子上的人,起初还只是抢一些食物之类的,后面就开始变本加厉地压榨镇上的居民,镇中的那口泉也被那些妖怪独占,这样一过就是许多年。

直到前不久来了一位高僧,将那些妖怪全部降伏,关在三山寺中,让我们亲手将那些妖怪和寺庙一同烧毁,这才化解了镇中这些年那么多枉死之人的怨气啊。

白衣僧人停了下来,喝了一口茶,还想开口却被陈初打断。

“很不错的故事,但是经由你说出来就太过枯燥无味了,而且,同和尚一起来的那位女子,你似乎并没有在故事中提到她。”

陈初出于礼貌才这样说的,在他看来,这所谓的故事完全是和尚胡编乱造出来的,和尚不愿说自己的心魔从何而来,那不说就是了,何必胡乱编个故事来糊弄自己?

那个妖怪能轻松拿下那个和尚,那么凭借那些凡人,怎么可能能守住那口灵泉?还有与和尚一道的那位女子,一个和尚身边跟着一个女子,本身就是不正常的。

白衣僧人笑着点头道:“无味,确实无味,但这不是为了消磨时间才编了这么一个故事出来吗?至于那位女子,小僧还并未想好她的故事呢。”

陈初点了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随后问道,“时间快到了,需要我做什么?”

“我会将心魔逼出至身外,到时就劳烦道友了。”白衣僧人对陈初行了一礼。

——

“小折柳,你这个故事是从哪里听来的?”顾晚方才听了小折柳同她讲的一个故事。

故事中一人一妖相伴游历世间,救死扶伤,度化众生,可最终,为何各走一方呢?因为人妖殊途?

小女孩摇了摇头,“我也不知道,感觉很熟悉,可能是从哪里听来的吧。”

“这样啊,虽然人妖殊途,但是我认为,只要羁绊够深,人与妖之间也是能够存在友谊,产生情感的。”顾晚说出了自己的看法,“人与妖的恋情,其实也不是不能被世人接受啊,或许是因为他们之间有一个和尚。”

小女孩笑着回答,“世人怎么可能接受人与妖相爱,更何况那人还是个和尚,世间所求不可得,所得非所求,或许连那些高高在上的神仙们,都不一定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吧。”

顾晚被小女孩的言论惊了一惊,这不像是这个年纪的孩子能说出的话啊。

所求不可得?或许那些圣人都不可避免这些吧。

——

寺庙内,白衣僧人盘膝而坐,满头大汗,有一缕缕黑色的气息从他身体中分离出去。

一位面缠白缎的黑衣少年持剑立于一旁。

那口井旁的菩提树刚刚长出的些许翠绿枝叶正在逐渐枯萎,那棵槐树的枝叶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快速生长着,愈发茂盛。

白衣僧人身旁出现了一道若隐若现的人形,那人的面容与白衣僧人毫无二致。

黑衣少年手中长剑举起,挥下。

原本好好的天气突然刮起了大风,转眼间乌云遍布天际。

井旁有枝叶掉落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