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水浒之风云录 > 第174章 盐枭被灭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几日过后,长青知府的守军将领,收到知府给的密令,上面很明确的指示是将密令上的人全部捉拿,并就地斩杀,冠以通敌罪。

接到密令的将领深知此事关系重大,通敌可是大罪,容不得半点耽搁。他毫不犹豫地召集麾下将士,迅速传达了这一机密指令。

作为一名身经百战的军人,将领深知服从命令乃天职所在,在短暂而紧张的准备之后,这支精锐之师整齐划一地列阵出发。

一群身着粗布衣裳、满脸横肉的盐枭们围坐在一起,七嘴八舌地讨论着接下来该采取什么行动来挽回当下不利的局面。

他们争论不休,脸红脖子粗,声音越来越大,仿佛要把屋顶都掀翻了。

这些盐枭大多没什么文化,目光狭隘,只知道追求眼前的蝇头小利,完全没有察觉到即将到来的危险。

突然间,门外传来一阵嘈杂混乱的声音,伴随着呼喊声和尖叫声,其声势浩大甚至压过了屋内人们正在交谈的声音。这些声音中透露出一种萧瑟悲惨的氛围,让人不禁心生不安。

屋里的众人察觉到情况有异,心头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他们纷纷站起身来,毫不犹豫地打开房门,想要查明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情。可是,当他们踏出门口,眼前所展现的景象却令他们瞠目结舌、毛骨悚然。

呈现在他们面前的仿佛是一个人间地狱,四周弥漫着浓烈的血腥气息。地面上布满了残破不堪的肢体,鲜血如泉涌般源源不断地流淌着,染红了整个场景。这触目惊心的一幕让所有人都惊呆了,他们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心中充满了恐惧和惊愕。

最先回过神来的盐枭惊恐地尖叫起来,这声尖叫如同一道惊雷,划破了寂静的空气,也将其他人从呆滞中惊醒。

他们如梦初醒般回过神来,脸色苍白如纸,浑身颤抖不止。恐惧像瘟疫一样迅速蔓延开来,让每个人都陷入了绝望之中。

这些盐枭像是被一股无形的力量驱使着,疯狂地朝着大门冲去。他们的眼睛里充满了绝望和求生的欲望,脚步踉跄不稳,仿佛随时都会跌倒在地。

只见守军将领率领着一队全副武装的士兵,正稳稳地站在那里。他们手中紧握着冰冷的长枪,锋利的枪尖闪烁着寒光,宛如死神的镰刀,令人不寒而栗,挡住了盐枭们唯一的生路。

盐枭中的几人,看清拦路之人的面容后,认出这是他们长青知府的守军将领。

这一刻他们都明白了,什么都很通透了。他们的活着,始终会影响到上家那位的地位,只有死人,才会把秘密带进棺材板里。

阎王要你三更死,谁敢留你到五更。

将领踏前一步,指着众人说到:“尔等身为大丈夫,不思进取报效国家也就算了,竟然还纠结党羽,准备图谋造反。来人,杀无赦,一个不留!”

说罢,向身后挥了挥手。

身后的将士见状,握住手里的兵器,齐刷刷冲向众人,惨叫声顿时不绝于耳。

盐枭众人,在绝望之中,带着不甘,离开了这美好的世间。

赚了一辈子钱,还没有好好享受,就被身后的上家直接超度去了西天。有命赚钱,没命花,双眼圆睁,直挺挺的倒于石砖之上。

血液的汇聚,缓缓的向低处流去,空气中弥漫着血腥的味道,这是金钱背后的味道。

次日,知府衙门发出一则通告:“长青地界,有意欲造反者,私自聚集党羽,然幸被百姓发现并举报,于昨日起军,使得不臣者被全部诛杀,无一人逃走,此乃我大梁之幸矣。”

宋梁看到通告后,很是愕然,前有包拯遇刺,后有造反者,而这些造反者还是自己查到的盐枭,看来这知府有点道道,这是死无对证吧。

上家也没想到,宋梁查的竟然如此之快,殊不知,这次尽灭盐枭,无疑是加剧了自己暴露的脚步。

县令与那些参与贩卖私盐之人,在看到这则通告之后,无不如坐针毡、战战兢兢!他们深知,这一纸公文就如同一把高悬头顶之上的利剑,随时随地都有可能落下,让自己成为刀下之鬼;又似一张密不透风的大网,将他们紧紧笼罩其中,令其无处可逃!

此刻的他们,整日提心吊胆,惶恐不安,生怕哪天东窗事发,遭到严厉的清算和报复。于是,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他们都活得如履薄冰,小心谨慎到了极点。每说一句话,每行一步路,甚至连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要反复思量,唯恐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马脚一露,项上人头便和大地直接亲吻。

包拯在收到长青通告之后,心里暗暗有了一定的猜测,只是暗道:“好狠的心啊!”

按着大梁律令,贩卖私盐虽然是重罪,但罪不至死,而那位背后之人,就这么以莫须有的罪名送走了如此多的人命。

视人命如草芥,岂能为国之高层。包拯对待任何犯人,都是按章法律令定罪,不敢丝毫误差怠慢,像这种藐视国法之人,必定被包拯记在小本本里。

梁山命案,由于证据不足,凶手全部自杀,信息量极少,包拯也是没有任何办法,深知这是背后之人为了留他在这里,而设置的诡计。

一番思考之后,便以凶手可能逃往长青为由,向苏轼递交文书,说是去追查凶手,实则是要回到宋梁身边,从长计议。

苏轼见文书之后,想也不想直接就同意了,因为宋梁给了包拯便宜之权,在牵扯到办案的事上,一切以包拯的言行为准。

为了自身的安全着想,包拯此行带上了关羽,为自己护航。经过几日舟车劳顿之后,上家的眼线看着包拯进入了长青地界,并在县衙安置。

此时县令还未找到,不知所踪,整个县衙群龙无首,乱糟糟的。

衙役们见包拯来了,就像是找到了主心骨一般,围着包拯汇报最近长青境内发生的事。

宋梁得知包拯抵达长青县衙之后,也是第一时间来找包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