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乾皇朝京城。
皇宫。
龙渊殿。
“奴才叩见陛下。”
“嗯!起来吧。”
鸿武帝抬头看了眼黄承恩便向殿外看去。
“是,谢陛下。”
黄承恩站了起来。
“那孽子呢?怎么未随你进宫?”
鸿武帝感觉门外并没有其他人于是诧异的问道。
“陛下,王爷说天色已晚,不想打扰您休息,他先回府休息,明天再来见您。”
黄承恩躬身回道。
“呵呵!打扰朕休息?”
鸿武帝冷笑了两声,心中有了些怒意,这是根本不把自己放眼里。
黄承恩低着头未接话。
“朕记得你刚才说的回府,难道朕在京城封了王府给他?朕怎么不记得了。”
鸿武帝疑惑的看着黄承恩。
“陛下,您并没有赏赐宅子给王爷,是王爷自己购买的,在城门口他便与奴才分开了。”
“呵呵!他还真是神通广大,人还未到京城便已在京城购置了房产,看来他的锦衣卫早已布置在京城了,让血卫与暗堂配合把京城的锦衣卫全都给朕找出来杀了。”
鸿武帝怒极而笑,自己在燕云州的暗探全军覆没,而这孽子却在京城布置了他的眼线。
“是,陛下。”
黄承恩躬身应道。
“这次去燕云州有何收获?”
“陛下,奴才已在燕云州重新布置了暗探,以后我们可以及时掌握燕云州的状况。”
鸿武帝点了点头未说话。
“陛下,那磐石关是真的,磐石关是依天险而建,约有七丈高,两边是高耸入云的山脉,由一名先天圆满将领率领五万三流高手实力精兵镇守。”
黄承恩说完看了眼鸿武帝,见他脸色虽有些难看,但未动怒便接着又道。
“奴才从磐石关沿路前往燕云城时发现根本不像以前传闻的荒无人烟,而是每隔二十里都有一个村庄。”
“而且这些村庄并不是简单的村庄,都是有一两丈高的城墙,每个村庄都有百多名士兵,士兵至少是三流以上,最高有一流实力。”
“可知燕云州有多少这种村庄?”
“陛下,据奴才打听燕云州共有约五百座这样的村庄。”
“半年时间建立一座六七丈高的磐石关,还建立了五百座村庄。”
“黄承恩,如果朕全力支持你人力和物力你能做到吗?”
鸿武帝面无表情的看着黄承恩。
“陛下,奴才做不到。”
黄承恩低着头应道,先不说那五百座村庄,就那磐石关也不是半年时间能建完的。
“你做不到?那为何他做的到?难道他比朕人多,更多资源?”
“还是他真的是天神转世?”
鸿武帝盯着黄承恩缓慢的说道。
虽然鸿武帝语气平和但黄承恩却吓的不敢回话。
“你可知现在大坤余孽在太平道的帮助下已攻下了坤州,坤河州两州,现坤云州也差不多完全被攻陷了。”
鸿武帝未在意黄承恩的沉默,又接着道。
黄承恩依旧保持沉默。
“既然你说已在燕云州重新安插了暗探,那朕便要你在一个月内打探出是何方势力在支持着他。”
“是,陛下。”
此时黄承恩不敢再沉默了,虽然他心中毫无把握完成这任务,但他现在只能应承下来。
“下去休息吧,这些日子你也辛苦了,记得明天巳时初把他带到龙渊殿来见朕。”
“是,陛下。”
“奴才告退。”
黄承恩对鸿武帝行了一礼便退下了。
鸿武帝看黄承恩离去的背影越发的后悔了,叶飞天越强大越优秀,他就越后悔当初未杀叶飞天,才造成了今天这局面,现在他唯一的解决办法便是让老祖出手杀死叶飞天。
愣了会鸿武帝便起身离开了龙渊殿。
………………………………
叶飞天看着眼前的院子满意的点了点头。
大门庄严而宏伟,朱漆大门厚重而沉稳,门高约数丈,上面镶嵌着一排排金色的门钉,整齐而威严。
大门两侧矗立着两座巨大的石狮子,威风凛凛,门槛由精美的青石铺就。
大门上方是飞檐斗拱,精雕细琢的木质构件展现出高超的工艺水平,檐角高挑,如展翅欲飞的雄鹰。
门楣上高悬着一块用红布盖着的匾额。
叶飞天对着牌匾挥了挥衣袖,一阵清风吹过,把牌匾上的红布吹落,露出了牌匾上用苍劲有力的字体书写着的燕王府三个金色大字。
“这字是不太行,鸿武帝的字不错,还是明日让鸿武帝送一块比较好。”
看着燕王府三个叶飞天喃喃自语,说完便向大门走去。
“主公,属下带您去您的卧房。”
“嗯。”
叶飞天点了点头。
一边的京城锦衣卫千户连忙上前几步推开大门在前面带路。
曹正淳则安排着士兵守卫王府。
灵韵小院。
书房。
“说说现在朝廷上的派别。”
叶飞天看着站在下首的锦衣卫都挥使陆绎。
“主公,现在朝堂上主要分为四派。”
“最大的便是太子党,主要以阁老蒋石,大将军夏侯威,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礼部尚书为首。”
“再就是以阁老刘锐,工部尚书为首的二皇子党,以阁老朱旬,刑部尚书为首的三皇子党。”
“以首辅张正,次辅邱良,户部尚书,督察院左都御史为首的中立派。”
陆绎早有准备不假思索的应道。
“嗯,朝中有哪些官员是大坤旧臣,又有哪些值的本王拉拢?”
叶飞天觉得想在朝堂上打开一个口子,但一时没有头绪,便想从大坤旧臣开始。
“主公,朝堂上大坤都有十几人,但只有两人属下觉得您可以拉拢。”
“右副都御史王轩逸,吏部右侍郎杨冲。”
“右副都御史王轩逸为人比较正直,对大坤皇朝也还有一些旧情,上次大旱,只有他主张要对坤州,坤河州,燕云州进行救济。”
“吏部右侍郎杨冲虽然表现的对鸿武帝很忠心,但他却会暗地里关照在朝的那些大坤旧臣。”
陆绎思考片刻后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