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都市言情 > 你好,1976! > 第513章 疑似故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郑卫民乘车出发,前往最远的红石大队,秦克俭留在了乡里,等下孟凡林会带着他四下里走走。

红石大队,之前郑卫民插队的时候也听说过,只是太远,他们都不想走那么远去看一个大队。

那个时候大家都穷,红石那边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人文风景。

白川忽然想起了一件事:“郑县长,红石大队那边有人说见过你哩。”

“见过我?”郑卫民挺意外,随即便说道:“可能是去年我回来的时候见到的。”

白川说道:“不是去年,那边还说你给过他钱哩。”

郑卫民一头雾水:“我还给过他钱?”郑卫民不记得在原北给过谁钱。

白川也觉得奇怪,只是红石大队的人信誓旦旦,很是有那么回事的样子——只是时间点有些对不起来。

“到那边看看就知道了。”刚好趁着这个机会,白川也想弄个究竟。

元宵节刚过完,地里还没化冻,农民们还有点空闲;有些手艺人在家里编点东西,准备拿到集市上去换钱;另外一些没有手艺的,便想着出去揽工;还有一些懒人,只想躺着,恨不得冬天晚些过去。

吉普车到了红石大队,白川和郑卫民从车上下来,往大队部去。

干部不经常到这里来,这次更是来了一辆吉普车,大队不少人从家里出来看热闹,郑卫民和白川身后缀着一群小孩,这些小孩在他们身后做着鬼脸,但并不上前打扰,也不肯离开。

“老杨!老杨!杨大烟袋!”白川扯着嗓子喊了几声,一个包着白毛巾,衣着略微光鲜一些的中年汉子出来了,他腰里别着一根旱烟枪,走到跟前身上也有极大的烟味,大烟枪的外号倒是不虚。

“哎呀白书记,您可算想起来我这边了。”汉子的眼睛不住地往郑卫民身上瞄着,这么年轻的干部可少见,而且越看越眼熟——这是下来做甚的?

“别说这些没用的!你们大队不是有人整天说见过郑卫民,人家还给过他一张大团结么?真人到了!”

郑卫民伸出手去:“杨支书,你好。”

那汉子连忙把手在衣服上擦了擦,和郑卫民握了一下:“郑县长,你好。”难怪眼熟哩,原来是郑卫民,刚刚报纸上的照片有登哩。

郑卫民奇道:“你咋知道我是副县长了?”

杨大烟袋笑道:“虽然没有电话,但咱们有报纸,这个东西可到的早,我一早就看到了。那个,把那个杨洪兵给叫过来,让他好好看看。”

郑卫民低声问道:“白书记,这个杨支书大名叫甚?我总不好叫他杨大烟袋……”

“叫杨振伟。”

一群娃娃去喊人,郑卫民和杨振伟聊了起来:“咱们大队种了多少苹果?”

杨振伟有些不好意思,他可没想到郑卫民会出现在面前;两年多以前县里开始推广苹果的时候,大家的抵触情绪很大,要不是和化肥强行捆绑,红石大队保证不带种一棵的。

可即便这样,他们种的也不多,只有十几亩。

杨振伟在介绍的时候语气都不自觉地降低,但郑卫民没有怪他,没有见到成果谁敢押宝?不是哪个大队都会像徐家村大队那样盲目信任他。

“走,去看看。”

“郑县长,咱们稍微等一下,那个杨洪兵家里也种了苹果,要不咱们先看他家的?”

“能行!”

只一小会儿,一个穿着补丁棉衣的瘦削中年汉子过来了,他把手袖在袖筒里,一路小跑。

“支书,你找我作甚?”

“来来来,你不是整天说你见过郑县长么?郑县长人来了,你看看是不是真见过?”

那汉子盯着郑卫民看了许久,眼里的光渐渐变得黯淡,这不是他印象中的郑卫民。

旁边的人开始起哄:“哦!洪兵,早就说你胡咧咧了,你还死不承认。”

郑卫民问道:“老哥,你是什么时候见过我的?”

杨洪兵见到了真人,但好像并不太开心:“前年的夏天,我去徐家村大队卖冰棍,有个北京来的年轻干部把我的冰棍全买了……”

郑卫民有了印象,韩亚文同他说过这事。

“十块钱一整箱,对吧?还让你回去再带几箱?”

“你咋知道的?”

杨振伟给了他屁股一脚:“这可是郑县长,咱们县甚事情人家不知道?你和你婆姨昨晚干了甚人家都知道哩……”

周围人哄笑声更大了,他们乐不可支地看着杨洪兵的笑话,准备等郑卫民走了之后多聊一段时间。

郑卫民从兜里拿出钱包,从里面抽出一张大团结,递给了杨洪兵:“老哥,今年夏天,再给徐家村大队送点冰棍,这是定钱。”

红石大队的人不笑了,还真有给钱的干部?

杨洪兵直愣愣地看着这张大团结,硬铮铮的钞票被寒风吹到卷起,发出哗啦啦的声响。

“老哥,拿着!夏天可一定要给徐家村大队送冰棍啊,还是麦收的时候。”郑卫民把钱塞到他的怀里:“咱们算说好了,对吧?”

杨振伟又给了他屁股上一下:“郑县长给的,赶紧收起来,一会儿被风吹跑了,我看你哭都找不着地方。”

杨洪兵小心地拿着这张钱:“郑县长……这……能行?”

“有甚不能行的?”

郑卫民的这句话好像很耳熟,当初他去徐家村大队卖冰棍的时候好像也听到过这句话。

“郑县长,那天我去卖冰棍的时候,你也在的对吧?”杨洪兵的眼里又有光了,他拼命回想,可那些北京来的年轻人早已印象模糊,可能他真的没有记清楚。

郑卫民说道:“没错,我在。”

杨洪兵大为高兴:“我就知道你在哩!郑县长,我家的苹果是种得最好的,我带你去看看。”

庄稼人来钱的地方不多,这十块钱相当于是提前预支;有了这十块钱,娃娃上学的钱就有了,不用熬煎了。

他在前面带路,脚底下却打了个趔趄,差点跌倒,引得周围的娃娃又是一阵笑;大人们也在笑,但又很嫉妒,这杨洪兵走了大运,见了县长还能拿钱。

白川也在笑,回头得叮嘱一下杨大烟袋,那十块钱可不能惦记,这是在郑卫民心里挂了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