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过去了,那些曾经遭受砍伐的大树,树根处都萌发出了新的枝条,这是大自然赋予它们的第二次生命。
这些新枝与原来的大树相比显得微小许多,高度也矮了不少,但它们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嫩绿的叶片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生命的顽强与不屈。
周山缓缓地向前走着,脚步轻盈。
他穿过几棵巨大的树木,这些树木在夜色中显得格外阴森。
突然间,他的目光被前方闪烁的数颗幽绿的磷火所吸引。
这些磷火快速地朝他移动过来,好像是被某种神秘的力量驱使着。
周山的眉头微微一皱,并没有表现出丝毫的惊慌,他看得很清楚,那是狼的眼睛。
他轻哼一声,这声冷哼在寂静的夜晚中显得格外清晰。
那数颗磷火听到了他的声音,立刻停了下来。
这里有狼并不奇怪,圣山上本来就是卫国大将军府所在地,有狼群护卫太正常了。
周山早就知道,独孤雄去了长安后,他的卫国大将军位子由独孤刚担任。
无论鱼原沙如何专权,他都无法将卫国大将军的职位交给外人。
这个职位对于白兰国来说至关重要,必须由独孤家族的人来担任,否则你根本控制不了十二狼堡。
鱼原沙实非等闲之辈,也不知道他通过什么手段,成功地控制了独孤刚,使其听命于他。
只是独孤刚威信有限,只能在六个狼堡中说话有分量,其他六个狼堡对他爱理不理。
因此,鱼原沙事实上还是没能完全控制十二狼堡。
按照独孤冲留下的规矩,十二狼堡不得参与国内事。
所以,对于鱼原沙来说,十二狼堡没能全部控制,也不是太着急的事。
按照惯例,独孤刚就住在卫国大将军府。
周山心中暗自思忖着,脚步却没有丝毫停顿,依旧缓慢地向前走去。
随着他不断前行,眼前的景象却让他越发震惊。
原本以为只有少数狼群,是为了守卫大将军府而存在的。
但现在看来,情况完全超出了他的预料。
狼群的数量越来越多,密密麻麻地聚集在一起,倘若是普通人,早被狼群吞噬。
周山不禁皱起眉头,这么多狼群的存在绝不是为了守卫大将军府那么简单。
他记得很清楚,大将军府的院子靠河洛林这一边是没有围墙的,直接与河洛林相连。
也就是说,只要他能再穿过几棵大树,就能进入大将军府的内院。
忽然,他听到前面传来几声咳嗽。
周山放轻脚步,隐藏身形,过了几棵大树,抬眼看去,大吃一惊。
只见每隔一段,就站着一个白卫,戒备森严。
这些白卫绝对不是保护大将军府的,难道这里有什么事?
他又越过一棵大树,能看到院子了。
只见院子里灯火通明,二十四个八眼狼卫站成两排,正在接受训话。
站在队伍前面的是一个九眼狼卫,周山不认识他。
那个九眼狼卫唾沫横飞,“本将军要求诸位全力配合,勇猛作战,当然本将军也会随队行动。”
一个八眼狼卫说:“报告大将军,我们十二狼卫堡只有外敌入侵时,才允许战斗。
这次为什么要参加对外作战,不符合祖制啊!”
那个九眼狼卫声音严厉,“子堡主,你知道吗?
三岔口那里,宇文功、伍光祖、马巡、王自强带兵向我国攻击,独孤鸿将军带兵抵挡。
也就是说,我国正在遭到入侵,狼卫堡出动,完全符合祖制。”
周山听到这里,明白了。
原来这二十四个八眼狼卫就是十二狼卫堡的正副堡主,那个九眼狼卫想必就是卫国大将军独孤刚了。
在此之前,独孤雄曾经向他透露过一个重要的信息:
十二狼卫堡并非随意命名,而是严格遵循了十二地支的顺序,也就是: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
十二座狼卫堡的名字分别与十二地支中的某一个相对应,子堡、丑堡....亥堡。
而且这种对应关系绝非随意,是有着某种深意和规律,它们的命名和位置也是独孤冲定下的。
一天十二时辰就是子时、丑时.....亥时,老祖独孤冲在月半十五夜里子时,树立一根长木杆。
月光照耀下木杆会有影子,他一直移动木杆,直到木杆没有影子,独孤冲就把那个位置定为子堡。
然后,按照十二时辰顺序,再分别确定丑堡、寅堡....亥堡的位置。
十二狼卫堡中,每个堡各有正副堡主一名。
其中正堡主名字很特别,不管你以前叫什么名字,只要担任狼卫堡正堡主,名字立即改成与这个堡对应的天干。
如子堡主的名字就叫独孤甲,丑堡主的名字叫独孤乙,以此类推。
但天干只有十个,而地支是十二个,还有戌堡、亥堡不能对应。
老祖独孤冲规定,戌堡堡主名字就叫独孤圆,亥堡堡主名字叫独孤满,意为天干地支圆满。
只是外人称呼狼卫堡堡主时,有的直接喊子堡主、丑堡主、寅堡主......;
也有人喊独孤甲、独孤乙、独孤丙....,两种称呼都可以。
这时,另一个八眼狼卫接话,“大将军,某听说是独孤鸿将军先攻打云苍关,宇文功是被迫出兵阻击,不是入侵。”
独孤刚咆哮了,“独孤丙,你的职责是服从指挥,是不是大安朝先入侵,不是你来定的。”
又一个八眼狼卫说话了,“大将军,违背祖制的事,需要由长老会来决定。”
其他好几个堡主纷纷附和,出现了小小的骚动。
独孤刚冷笑一声,“独孤乙,你是安逸惯了,不敢战斗了吗?”
独孤乙似乎受到了侮辱,大喊:
“我们十二狼卫堡为国而战,绝不贪生怕死,可是违背祖制,甚至为了私利,也要受到审判。”
独孤刚大怒,“你说谁有私利?”
独孤乙脖子一梗,“谁有私利,众人都知道,何必说出来。”
就在这时,屋里走出来几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