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持秦 > 第186章 【御史大夫】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县令大人的话,让整个吕氏商行都悄然无声。

商行里的伙计,也都是懂一些事儿的。

这样多的良种,可是一笔很大的买卖。

甚至这可能还是一笔长期的买卖。

五百石麦种,那可是够九原郡一半的耕地种植了!

要知道,种子这种东西,看似是一锤子买卖。

但是其实里面的学问大着呢。

只要能维系好,就是一种长期的生意。

寻常黔首家里购买了良种回去种地,会在每年的收成中,选择最好的几十株作为来年的种子。

其次的十分之一品相最好的,会作为税赋,上缴给国府。

最后剩下来的粮食,才是自己家里接下来一整年吃的口粮。

不管日子过得再艰难,哪怕是挖野菜、啃树皮,这份种子都是决不能动的!

那是来年的命根子!

在饥荒年代甚至有很多家庭,即便是饿死好几口人,都不敢动用种子来充饥。

不吃,饿死几个。

吃了,来年全家都得饿死。

可即便如此,九原郡的土地也是比不上三川郡和关中平原那样的肥沃良田的。

所以不管再好的种子,种出来的亩产量也不可能比得上中原地区的亩产。

那么在这当中再挑选出来的种子,必定也是没有前一年种下去的种子好的。

如此恶性循环,用不了几年,庄稼和种子就都会逐渐退化。

所以,每隔三年到五年,农民就要购买新的良种。

吕氏商行主营粮食和布匹,那些冬麦的良种都来自于三川郡、内史郡和上党地区。

这些地方最好的田地里,可以长出来全国最好的冬麦。

灌浆多,麦仁饱满,结穗多,而且产量大。

种子自然也是极好的。

九原郡这样的郡,整个郡也找不出来那么好的良田,自然也就长不出那么好的种子。

想要好种子,就得靠买。

也就是因为这个道理,主营粮食的吕氏商行,从来不愁没人购买良种。

而九原县的县令李乐,也一直非常扶持吕氏商行在九原的经商活动。

对于九原郡来说,吕氏这样的巨贾,是很重要的。

姜妍立刻反应过来,然后吩咐账房管事去核算所有种子的库存情况。

自己却有些不解地向县令李乐问道:“县令大人,核算良种库存需要点时间。贱商有个疑问,不知道当问不当问。”

李乐说道:“小吕先生是想要问为什么要这么多良种吧?”

姜妍点了点头:“这么多良种,够半个九原郡的田地耕种了。吕氏一时间也拿不出这么多良种,需要从南方调配。”

姜妍说得是实话。

五百石粮食很好找,但五百石良种,那可不是一个九原郡平时能够容得下的。

可能需要吕氏商行从其他郡去调运和筹集。

最关键的是,华夏之人的主粮作物是粟米。

九原郡自然也不例外,往年种得都是粟米。

以往商行大批量筹备的种子,也都是来自太原郡和上郡的粟米良种。

这么多冬麦的良种若是真的种到地里,那么肯定会影响到来年春天粟米种子的售卖啊!

这对商行来说,是一个天大的消息!

若真属实。

商行从现在开始,就要减少收购粟米良种!

县令李乐说道:“从太原郡传来的消息,长公子扶苏要改农制。从今年开始,要分出来很多土地去种冬麦。这样可以增加产粮量。”

这话,让姜妍先是一愣,紧接着脸色大变。

“这……”姜妍欲言又止。

她心中默默念叨:“这不是胡闹嘛?”

冬麦的亩产量的确是比粟米高,但是处理麦仁却需要耗费更多的人力和物力。

将粟米换成冬麦。

表面上看,的确是增加了亩产量。

但是那些带着坚硬外壳的麦仁,怎么吃啊?

难不成,县府会专门再征发几百万的徭役,专门剥麦仁?

这么简单浅显的道理,谁不知道?

如果能够改变主粮结构,早几百年就改了。

公子扶苏是傻子吗?

还是他当天下农学之人,都是傻子?

将民生之根本视同儿戏!

这……这简直就是草菅人命!

这秦国若是让扶苏来做国君,不亡都没有天理了!

一时间,姜妍心目中的公子扶苏,又多了几条十恶不赦的大罪。

而且,听县令的意思,似乎改种冬麦的地方,还不只是九原郡!

“太原郡?太原郡也要改种冬麦吗?”姜妍皱着眉头。

李乐提起这事儿,也有了几分担忧的神情。

“是啊……云中郡和上郡,可能也要改农制啊。”

姜妍有些疑惑:“长……”

她看了看四周,然后低声向李乐问道:“长公子不是出长城了吗?怎么又突然……”

李乐倒是没有什么可避讳的,直接讲:“长公子来九原郡之前,去了太原郡。改农制是长公子提出来的不假。不过这个事儿,是御史大夫,冯劫将军下令通告九原郡的。”

对于吕氏商行,县府还需要其的帮助。

所以李乐并不藏私,将一切自己知道的,都全盘托出。

“嗯?御史大夫?冯劫将军?”姜妍更加迷惑了。

李乐说道:“好像是始皇帝陛下车辇在太原郡过路,所以百官都在太原郡来着。改农制这个事儿,太原郡已经开始了。所有官田,全部改种冬麦。黔首的私田,没有强制要求,但也是有国府政策鼓励去种植的。可以免除来年赋税。”

始皇帝陛下的车辇、仪仗,浩浩荡荡好几千人,在太原郡出现过也不是什么绝密。

反倒是御史大夫冯劫也支持改农制,这就让人不得不细想了。

姜妍百思不得其解。

“怪了……”

如果说这是公子扶苏一个人的决议,那么姜妍还可以将所有的罪责都推到扶苏头上。

可是御史大夫,那可是秦国三公之一。

不会如此视国事如儿戏吧?

县令李乐对这个事情,了解也并不深。

他好像是想起来了什么,然后随口说道:“哦对,据说是长公子发明了一些玩意儿,可以大量给冬麦麦粒脱壳,还可以制作成口感极佳的食物。不过具体的情况,应该还在路上,本县知道的也不多了。”

说着,县令李乐又感叹道:“长公子真是宽厚仁爱,为民着想啊!有这样的公子,真的是秦人之福,黔首之福啊!”

听了县令大人的话,姜妍略微一怔。

这两句话中的信息量太大,她还在反复的咀嚼揣摩。

发明了一些玩意儿?

可以大量给麦粒脱壳?

如果这是真的,那可绝对是天大的事情!

可吕氏商行也算是有自己的消息渠道,却对这么大的事情,毫不知情。

而后面,县令对扶苏的评价。

又让姜妍心中陡生疑惑。

什么?长公子宽厚仁爱?

姜妍心中暗自腹诽:

他那都是假象!

实际上是个不折不扣,残忍嗜杀,还倒行逆施的暴戾小人!

嗯……还是个大大的流氓登徒子!

想到这里,姜妍脸上一红。

有些羞怒。

这种话自然是不能当面说出来的。

不过,改农制这样的事情,太大了!

关乎到了整个吕氏商行的布局和筹谋。

姜妍这样想着,账房管事已经回来。

“小主家,咱们库存的冬麦良种加起来,也只有百石左右。距离五百石,差得远很咧。需要从太原郡和三川郡调运。”

李乐听后则说道:“不打紧,九原郡今年的粟米收成的晚。冬麦的种植,怎么也得一个月后。现在调运也是来得及的。”

大体上敲定了县府采购的事项之后,县令李乐就回了县府。

而账房管事却向姜妍问道:“小主家,您看需不需要等主家回来,再做定夺?”

姜妍摇了摇头:“兹事体大!我得亲自去太原郡看看!如果可行,我会直接从那边,将良种送回来!先生替我给马准备些精饲。”

管事也没想到小主家竟然这样亲力亲为,当下又多了几分敬佩。

拱手向姜妍鞠了一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