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各式各样的远程作战武器之中,弩绝对称得上是射击精度最为卓越的存在。

汉军的弩箭,即使无法做到一击即中敌人的致命要害,但只要箭矢射中目标。

凭借着箭头内部所蕴含的剧烈毒性,仍然能够极大地提升对敌军造成伤亡的概率和数量。

毫无疑问,上述这些都只是在某些细微之处以及特定小领域中的改良与创新成果罢了。

这种改良需要大规模的列装应用,才使得军队整体的战斗力得以较为明显的增强。

不过呢,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些相对较为独立的军工发明创造。

它们更多地依赖于将领们根据实际战况进行主观性的运用操作,以此来进一步提升部队的战斗能力。

相较于抛石机和热气球这类针对已有装备改进优化,那些才是不折不扣的全新发明创造。

其中让诸葛亮感到由衷欣喜的并非那种加装了铁片从而具备相当杀伤力的震天雷。

亦非捆绑固定在长矛之上进而实现一次性喷火式攻击的巧妙设计的火药桶。

真正被诸葛亮视作珍宝的,乃是在刘禅即将出征之际特意拉着他前去观看的那件军中绝密武器——床弩。

更确切地说,应该叫做三弓床弩。

床弩又称床子弩,在中国最早出现于战国时代。

是把普通弩大型化,装在发射台或车辆上,为一种大型的特殊弩。

床弩的主要使用目的是攻城。

然而因为秦汉科技断代,其制作技术已经失传。

而刘禅知道宋代有一种床弩,为了发挥更大的射击效果,它是将三张大弓合并起来。

甚至需三十人的团队才可操作,名叫八牛弩(据说是八头牛或者八个力士拉着才能移动)。

唐宋时期,弩炮被广泛用于攻守城作战。

唐人称弩炮为“绞车弩”或“车弩”。

杜佑《通典》卷一四九说:“今有纹车弩,中七百步,攻城拔垒用之。”

同书卷一六又详细描述了其结构:在架了安装“十二石”强弩,以轴转车(即绞车)张弦开弓。

弩臂上有七条矢道,居中的矢道搁一枝巨箭,“长三尺五寸”,“围五寸”,以铁叶为翎,左右各放三枝略小的箭矢。

诸箭一发齐起,“所中城垒无不摧毁,楼橹亦颠坠”。

宋人通称弩炮为“床弩”或“床子弩”。

其时一架弩炮往往联装两张弓或三张弓,利用多弓的合力发射箭矢,劲力胜于前代。

虽然后世人大多嘲讽宋朝在军事上的疲软,但是刘禅可是非常清楚宋朝军事科技方面的强悍与先进。

据传闻宋朝对外战争胜率达70%,远超盛唐”对于此事很多人都是互相不服。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宋朝的军事实力真的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弱。

只剩江南半壁的南宋能在当时仿佛开了外挂的蒙古骑兵的轮番攻击下坚持45年,就足可见其实力了。

八牛弩还有一个名字,叫三弓床弩。

《宋史魏丕传》记:“旧床子弩射止七百步,令丕增造至千步。”

宋代一步合1.536米,千步有1536米,这是古代射远武器所达到的射程最高纪录之一。

刘禅不知道宋朝的八牛弩长什么样子,只是给工匠们提供了一个设计思路。

比如绞盘、滑轮等物件使用之类的基本原理,然后就让他们研制大汉特色三弓床弩。

因为关内侯的爵位和两千五百万钱的悬赏非常诱人,那些心灵手巧的匠人们各个牟足了劲的研究。

经过上百位匠人没日没夜的废寝忘食,在半数参与者用脑过度而变得‘聪明绝顶’之后。

他们总算是研究出了可行方案,并制作出来成熟的样品。

刘禅检验后表示满意,当场兑现自己的承诺,拿出两千五百万钱奖励整个研发团队,并将其中三个骨干晋爵为关内侯。

随后刘禅立刻调来禁卫军,将研发团队和他们的家人通通保护起来。

并且请他们为朝廷加紧多做一些三弓床弩,在诸葛亮出征的时候,刘禅总共交给诸葛亮八十三台三弓床弩。

虽然数量不是很多,但是当时诸葛亮跟着刘禅来到制作基地。

初次亲眼亲眼瞧见那个场景:  这个以宁静致远自我要求的丞相,整个人也都是十分吃惊的。

而当亲眼瞧见这个床弩将一根如同长矛般的箭矢飞射出去,扎向八百步开外的稻草人群落的时候,诸葛亮更是张大了嘴巴。

那粗壮的箭矢直接在稻草人阵中畅行无阻,一连扎穿了十几个稻草人最后才钉在地上。

“神兵利器……”当时诸葛亮给出了这样一个评价。

刘禅在一旁也是看得吃惊,不过比起诸葛亮来说,他就淡定的多了。

并且还在想,要是诸葛亮知道历史上那件事的话,恐怕会更加吃惊。

宋真宗景德元年,辽国攻击宋朝,连下数城,打到澶州(后世河南省濮阳市,距离宋都城开封不远)。

宋朝朝野震动,臣民惶恐,武将怯战、文臣欲逃。

身为皇帝的宋真宗也很害怕敌人,想要迁都南逃。

宋朝大臣王钦若主张迁都升州(后世江苏南京),陈尧叟主张迁都益州(宋时指四川成都)。

唯有宰相寇准力请宋真宗赵恒御驾亲征。

因为寇准当时态度很强硬,宋真宗被迫北上。

当时宋军守军在城上部署装备了八牛弩,瞄准和击发都有专人负责,需用大力士使用巨型斧头扣动扳机。

使用床弩的士兵,在宋军中是专门的一类,称为“床子弩手”。

后来一次辽军攻城的时候,由于打得很激烈,宋军守弩兵士受到惊吓,匆忙中击牙发弩。

箭矢雷动而出,不意正中辽军阵内的主将萧挞凛,登时毙命。

如此意料之外的事情直接左右了整场战争的走势,辽人因主将殒命,无心恋战,遂与北宋议和。

不过这种事可遇不可求,刘禅倒是不会奢求在战场上用这大杀器定点狙杀魏军的大将。

他认为只要在合适的场合摆放在合适的场地,就能对敌军将士造成巨大的震慑和杀伤,从而发挥奇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