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离石游记 > 第515章 资本家兴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城池没有修建好前,那些灾民分散散在北方广阔天地里,一万人一个小团体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庞大的村子。

这让北方突然多了三四百个大型村子,这些村子之间最少间距上百里,仍然铺不满北方五分之一的地界。

一些荒原已经被胡虏修建成水草丰美的牧场,如果把那些成熟的牧场毁掉,再重新开垦成良田太可惜,也太耗费劳力了。

内阁想的办法不是组织灾民把牧场毁了改成良田,而是让新秦人按照规划,重新开垦荒地,尽量不让北方广阔大地上,有不受控制的荒原。于是集体从事种地的大庄园、大牧场出现了,几千上万亩的大型农农庄、牧场便成片成片出现了。

他们发现即使是这样,还会有人和地方空闲下来,直到各种工厂工坊的建立,才解决了这些问题。

可又发现工坊好建,但是工厂建造不容易,工坊只要招募够五十,就能算是工坊,但是工厂要招募够l000人以上,才符合工厂的标准。

这些工坊,技工少、熟练的工人更少,工艺不规范,只能先将生产流程中的一环节剥离出来,成立专门的工坊。

比如完整的羊毛纺织工厂必须经历剪、洗、浆、修、纺线、织布、染色等几个流程,每个流程都需要熟练的工人进行操作才行,生产出来的产品才能卖的出去。

而南方涌入的灾民,几乎都不会这些,他们除了简单的种地,其他的手艺都不会,一度拉低了大秦的物资供应量,白白浪费了大秦好不容易才抢回来的粮食。

为了不让抢回来的粮食让灾民白白的吃掉,大秦官府重新开始修建各类小工坊,用各类小工坊的产出,反哺工厂。

还是拿羊毛纺织来说,内阁将羊毛纺织的流程拆分细化,先在北方兴建大量的工坊,像是剪毛坊、洗羊毛坊、烘干羊毛坊、修剪羊毛线坊、羊毛纺线坊等等。

光是羊毛加工成线,就培养了大量熟练的女工,她们将从羊身上剪下的油毛(?含油脂和杂质)?,通过洗毛工序去除油脂和杂质,?并进行烘干处理。?

羊毛纺线工坊,?进入制条工序,?将洗净的毛梳成条状的羊毛条,?进一步梳理和除杂,?使羊毛纤维顺直,?杂质去除更彻底。?

羊毛修剪工坊,将羊毛条经过纺纱工序,?通过梳条、?纺线、?加捻等步骤,?将羊毛条拉长拉细并拧成结实的毛线。?

最后,这些基础原材料通过包买商,将这些村料,从各个村子里的工坊里买来,然后通过商道运送到纺织?,将毛线织成面料或布边,?再将面料缝合在一起制成成衣。?

整个过程中,?还会根据需要进行染色处理,?以确保最终产品的颜色和质量符合要求。?

这里面有一个关键角色,就是行商和包买商,他们一刻都不能停,四轮马车像蚂蚁搬家一搬,一截一截的将民用物资从各种工坊中运出来,堆放在棱堡围成的仓库里。

棱堡在北秦境内,几乎丧失了军堡的功能,只能算防护特别严密的仓库而已,它不需要大量的军队驻守,大量猎狗代替部分军队人员的驻守。

行商将商队分成若干个,他们不停的将民用物资运输到各个村子,那里有商队兴建的各种商铺也就是包买商,这些包买商将从工坊中收购来初级原材料,交割给行商队伍。

行商队伍再将运来的物资,交割给粮铺、盐铺、各种各样的商铺,这些商铺直接面对新秦人,让新秦人深刻感受到大秦钱币的魅力。

许多新秦人担心北秦养不活他们,北秦的粮食、盐、肉不够新秦人吃时,他们拿着辛苦挣得纸币,买来了一坛罐头证实一下,结果就是新秦人平生第一次吃上了肉。

只要能挣得到北秦纸币,就能买的起肉罐头吃,忙碌不停的行商车队日夜不停运输物资,将琅琊郡码头、风凌渡码头,将海外抢来的粮食和当地加工制作的鱼肉罐头,运往最近的棱堡物资囤积区。

当第二天行商车队再来时,棱堡囤积区又变得空空如也,他们将车队里打包好的货物用绞盘吊机,又将棱堡囤积区堆放满,又开始重复的转运工作。

这也是北秦军人永远不够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那些培训好的军人,还没等分配到军队,就开始加入行商的队伍,他们在熟悉路线和流程后。

又会被内务府分派到新村子里,营建粮铺、盐铺、铁器铺,这些铺子都是内务府的下属产业,同时兼负着当地治安的职责。

这才是北秦不停的训练士兵,而北秦军卒人数却增长缓慢,甚至停滞的原因。

其实北秦行商现在就是一个庞大的怪物,从表面上看,北秦行商并不引人注意,只有内务府才清楚,北秦行商发工钱的员工人数已经达到了四十多万人。

而北秦军队的总人数才四十万人,如果全民动员,北秦就会有八十万已经训练好的兵卒,完全有能力横扫天下。

可是如果那样,谁将生产出来的物资安全的运往大秦境内的边边角角,那样战争就没有了持续力。

内阁里的聪明人也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不停的效仿,不停的增大行商运输队的工作量,还向内务府学习管理模式。

内阁指示钢铁联合会把钢铁工厂,也拆解成无数个小工坊,把一些需要机器才能加工出的流程,拆分出去,在北方各个村子建立起机器配件工坊。

这些工厂派出技师,在新村子建起工坊,招募学徒,生产一些铁丝、镙丝、镙杆、架手架、绞盘起吊机等等。

生产刀具对工坊来说,只是没有技术含量的普通的东西,他们真正的作用,是为附近的纺织厂维修蒸汽纺织机器。

这些工纺的建立,都需大量的煤,现在煤矿基本已经招募不到劳工,蒸汽机的使用,使挖煤的产量暴涨,运煤现在又累又苦又挣不了多少钱。

与其他工种相比,劳工更愿意从事其他工作,现在王城附近挖煤运煤的,都已经更换成了人身自由受限制的胡虏。

一个成功的范例就像传染病一样,拉动了整个大秦的变革,北秦先富起来的一群的人。

就开始众筹,向帝国银行贷款,去北方建立各种工坊,收购原材料,招募劳工,建立工坊,生产出初级原材料,再卖给工厂。

这一切的源头,内务府变成了北秦实力最雄厚的大资本家,而那些各厂也变成了成分复杂的资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