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重生镇北王世子! > 第284章 镇北王登峰造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陈平手持地契,一一报出数目。原来昨夜直至深夜,他依然未曾歇息,耗费一个时辰精心整理。这些地契所对应的乃是连片肥沃的田地,原本若分散给百姓反倒麻烦,但在询问过崔玉之后,陈平不由得摇头苦笑。

原来方家及其余豪族竟将水源资源尽数把控,只为逼迫百姓陷入困境,不得不贱价出售土地。那些分散的小块土地落入豪族手中便不足为患,只需适时开闸放水或让佃农挑水灌溉即可。可在他们眼中,百姓的地位甚至还不及一头耕牛珍贵。

然而陈平对此绝不认同,这些百姓在他看来,才是最宝贵的资源,理应得到更好的发展与利用。崔玉身为久居小城之人,对于人口情况可谓了如指掌,这对陈平制定接下来的策略起到了重要作用。

陈平手中捏着一张修炼地契,朗声道:“依照天庭府衙的灵地册录,凡是在册的修士及其家族,皆可分得一处灵田修行之地。

若其中有所转售者,若能赎回者,亦可在册重新记名。”

此乃陈平深思熟虑之后的第二重安排,落入修真世家之手的灵田自不必收回,然而若是那些环境恶劣之地,有了万宁宗的介入运作,或许能避免许多修真界的悲剧本可发生。

此刻,整条仙街上寂然无声,连呼吸声都被刻意压抑,众人皆渴望证实这一切是否真实如斯——竟然将修炼资源分配于他们,即便是无法修炼、仅食人间烟火的孩子们也在计算之内?

此举岂非意味着无需再将孩童贱卖以换取修炼物资?孩童虽价微,然而灵田却能长久供应灵气资源。

并非他们生性这般实际,而是长期以来家中饥饿致死者众多,使得他们不得不如此权衡。

有些人在暗中狠掐自身,痛感真切,却又不敢置信,情不自禁地又掐了第二回。

陈平的声音继续响起:“这片灵田足以支撑诸位修行所需,片刻之后,诸位便可根据册录领取修炼种子。待收获之时,所产灵材直接折抵赋税,无需额外支付一丝一毫。”

百姓们都明白,陈平口中提及的数量已是最低限的厚赐,这份馈赠不仅可以作为修行资源使用,甚至还能替代赋税!要知道,在以往的日子里,百姓们常常遭遇大修为敛取小修为的不公平待遇,以至于不少老人感慨万分,暗自忆起了往昔种种。

“砰砰”之声时而响起,先前对秦军表示欢迎之人纷纷扇打自己的脸颊。初始是个别几人,随后这一举动迅速扩散,一片人海中,他们以此方式表达自我懊悔。

陈平举手示意众人静默,又言:“这样就够了吗?不,本王并不满足于此。

陈平话语落地良久,全场依旧寂静如初。不知何时,突有一人跪倒在地,高喊一声:“镇北王登峰造极!”

事实上,在这世间唯有帝皇才配享有“登峰造极”的赞誉,甚至连太子亦不可僭越。方寒与崔玉瞥了一眼陈平,见无人阻止,二人嘴角紧闭,眼中流露出复杂的情绪。

此时,身后簇拥而来的万千修士与凡民也随之跪地齐声高呼:“镇北王登峰造极!”

远处尚未明了状况的人们,此刻脑中一片混沌,陡然听到这呼声,心头一震,亦纷纷附和呐喊起来。

他们长期生活在贫困之中,许多人连一方可供修炼的灵田都没有。如今镇北王不仅将优质灵田分发给民众耕作,并允许开垦更多的荒地,所得均为己有。对于平民百姓来说,劳动力不再是负担,反而是积累家业、传承子孙的宝贵财富。加之还有减免赋税的利好消息传来,让他们更是激动不已。

于是乎,各类赞美之声纷至沓来,直至整条仙街都只剩下“登峰造极”的呼喊声。陈平的目光从近处向远处逐一扫过,他预想到了百姓们的激动之情,但却未料到他们会因此彻底沸腾。

此刻,陈平的心头掠过魏无央的名字,内心冷笑不止。此人永远不会低下高贵的头颅去关注这些底层的百姓... ...

整个朝野的修士与政要皆沉浸在繁忙修炼与权力争夺之中,以至于这座小城被忽视了许多年,然而只需他的到来,一切便有了转机。

那些曾在此处受到不公的老百姓们,再次对朝廷燃起了期望之火,齐声欢呼此起彼伏,久久未曾停歇,小城积压已久的压抑氛围也因此得以稍稍释放。

陈平并未多言,径直走向最后两个布满灵阵的宝箱前,淡然一笑,大声宣布:“还有一件事务待处理,便是分配灵石!”

他随手将扩音符咒丢给背后的亲信侍卫,挥手示意刘三走近前来。陈平早已准备了许多言语,既是要警告众人,灵石并非时常可得之物,更是担忧百姓因此懈怠而影响开垦仙田。

这片小城的肥沃仙田真的不多吗?

其实不然,单是收缴方家一族的那部分仙田,并非全部,却已足够分发给诸多百姓。然而令人扼腕的是,众多优质的仙田不是集中在权贵豪强手中,就是被他们视为无足轻重而弃之一旁,任由其荒废闲置。提及此事,连崔玉都为之瞠目。

近十年间,小城的人口数量及真正可用的仙田数目锐减至惊人地步,贫穷之状触目惊心。想要扭转乾坤,唯有激发百姓的积极性,让他们投入到开垦仙田的工作中去。

然而如今看来,陈平却发现这一切无需刻意筹谋,甚至连鼓舞都不需过多费心。这些百姓们所需要的只是一个希望的种子。于是,当刘三手持名录高声念出一个个名字时,都会有满怀感激的村民上前领取属于自己的那份灵石,恭敬地向陈平深深一躬,口中念叨着:“多谢镇北王。”

人群中秩序井然,无人争抢,皆自发排队,留出通道方便通行。每当听到某个名字被叫到,便会有人帮忙传达。而那十几位早些时候进城却被暂时拘禁之人此刻正身处帐篷内,听到外面的声音不禁疑惑不已。

其中一人低语道:“这听起来不像是一群邪魔外道啊,我似乎听见他们在喊万岁?”

旁边的人也眯着眼睛,点头附和:“我也听见了,你说,那个镇北王会不会并不是什么妖魔鬼怪?”

无人应答,他们都是小城的居民,进城之后便得知了变故,心头始终悬着一颗石头。过了片刻,有人打破沉默:“刚才镇北军将士所说的话,你们可信么?”

他们谈论的是秦军昨夜的阴谋诡计,在被捕之初,这些人几乎把所有愤恨和诅咒都吐露了出来。恰逢崔玉审问完秦军将领走出帐外,听闻此言,脸色立时阴沉下来,下令道:“把他们都带出来!”

秦军俘虏已失去了利用价值,崔玉严厉谴责了他们的罪行以及昨晚的图谋,并当着众人的面,亲手斩下了那些叛逆者的首级。然而转过身来,面对这十几个小城居民,他嗓音响亮地道:“身为小城的守护将军,我未能尽职尽责,的确辜负了百姓的信任。然而镇北军世代忠诚贤良,戍边护民,正是他们的不懈努力,才使得大魏子民得以安居乐业。他们虽来迟,但终究还是来了,这绝不能成为你们抱怨的理由。”

此话一落,帐篷内的十几人一时陷入了沉默。不久后,一名士兵推开帐篷大门,手中托着几枚烙印有法阵的干粮,对他们说道:“先吃点东西垫垫肚子,等这边的事儿结束了,就放你们回家。”

陈平目光如炬,厉声道:“然而若有胆敢助纣为虐,与秦军狼狈为奸,坑害我小城黎民者,须知其颈项是否坚硬足以承受天谴!”众人闻此,皆默然未动,唯有士兵无畏,离别时告知:“此刻门外乃是王爷正在为乡邻划分灵田,过往之事如浮云散尽。如今王爷降临,小城必将步入新的纪元。”

关门之际,一直静坐于角落之人突发言语:“烦请你代为通禀,小人欲求见王爷一面。”此言一出,四周的目光瞬间汇聚,此时此刻欲见镇北大王,其目的已然不言而喻。

小兵微微一惊,悄声应道:“请稍待,我立刻前去通报。”说罢便疾步离去。此时陈平收到消息,适才刚完成发放修炼资源之事。思虑半晌,他将后续事宜托付于崔玉,并偕同刘三等人前往方府。

那人口中提及之人已被带到面前——约莫二旬上下,身强体健,陈平早在途中便已得知其所有情况:小城之猎户,三日前入深山狩猎,在邻里间口碑甚佳,时不时带回些许珍稀灵兽肉。

陈平指尖微曲,淡淡开口:“你可是秦军派出的探子?”心中却早已有了定论,此小城周边何来高山峻岭可供狩猎?若要捕猎,唯有穿过秦军防线,虽非不能,然风险极高,其他几位猎户仅在农闲之时偶尔涉险。唯独此人,常年以猎户身份活跃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