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秦京茹的思绪像脱缰的野马一般,不由自主地飘回了小时候,回忆起两人曾共同度过的那段快乐时光。

那时的日子对秦京茹来说,就像是沉浸在蜜罐里一样甜蜜,没有任何烦恼和忧愁,每一天都是最美好、最开心的时刻。

毕竟,秦京茹当时的生活状况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仿佛从地狱瞬间升入了天堂。这种巨大的反差让她深深地记住了每一个细节,刻骨铭心,难以忘怀。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已经过去了七年。李爱国的婚后生活平静如水,每天的生活基本上就是上班下班,两点一线。这样的日子虽然有些单调,但却充满了温馨和安定。

他还有一对可爱的双胞胎儿女,女孩名叫李佑宁,男孩名叫李佑安。

这两个小家伙的到来,给李爱国的生活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和幸福。

姐姐比弟弟早出生一分钟,这个小小的差距成为了他们之间独特的默契。

两个孩子的名字都是李爱国亲自取的,他希望他们能够得到上天的庇佑,一生平安顺遂,所谓承天之佑,一世安宁。

这不仅是父亲对子女的深深祝福,更蕴含着他对家庭的责任和担当。

如今,两个小孩子都已经六岁了,到了上小学的年纪,为了让他们茁壮成长,李爱国可谓是费尽了心思。

他不仅要关心孩子们的学习成绩,还要注重他们的品德教育;

不仅要陪伴他们玩耍,还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这个过程中,李爱国也逐渐体会到了为人父母的不易和艰辛。

李爱国并不期望两个小家伙有多厉害的本领,因为他留下了数之不尽的巨额财富。

这些财富足够让两个小家伙挥霍十辈子,如果不肆意挥霍浪费,保持良好的价值观,不去贸然创业冒险,仅仅守住这份家业就已足够。

所以,为了避免两个小家伙变成后世那种挥金如土、碌碌无为的富家子弟,李爱国毅然决然地从金碧辉煌的恭王府搬至朴素无华的四合院居住。

同时,他还告诫四合院中的那帮人:第一,绝口不提李爱国是极光国际大老板的身份;第二,不得透露这座四合院归属于李爱国所有;第三,始终将李爱国一家视为平凡普通之人,绝非所谓的华夏首富。

不仅如此,如今李爱国出门连豪车都不再驾驶,而是改骑一辆普普通通的自行车。

要知道,此时此刻的华夏,自行车早已走进千家万户,每户人家少说也拥有两三辆,生活稍显宽裕些的家庭更是已经购置了面包车或摩托车作为代步工具。

不过,虽然李爱国一直伪装成一个平凡无奇的普通人,但他从未短缺过两个小家伙所需之物。

基本上,只要两个小家伙开口要求,他都会毫不犹豫地满足他们的需求。别人家孩子拥有的东西,他们俩一样不缺。

之所以会这样,原因就在于李爱国平时花钱就大手大脚惯了,哪怕如今伪装成穷人,但是他内心根深蒂固的消费习惯也难以更改。

拿小孩子骑自行车举例吧,在当下这个社会,极少有小孩能够拥有属于他们自己的自行车。

然而,李爱国小时候却早已拥有了属于他个人的自行车。要知道,在他所处的那个年代,很多成年人连自行车都没得骑,毕竟太贵了,根本负担不起。

那个时期,自行车可是与缝纫机、手表齐名的“三大件”啊!哪家若是有辆自行车,那绝对是件值得敲锣打鼓、放鞭炮庆祝的大喜事!

因此,在李爱国的观念里,时至今日,给自家孩子购置一辆自行车根本就算不得什么了不得的事儿。

哦不,更确切地讲,应当说是得购买两辆才合乎情理,毕竟李爱国膝下育有二子,并且还是一对孪生兄弟,故而不论采购何物皆需成双成对。

然而,就是这般于李爱国而言再寻常不过的举动,落在寻常百姓的眼里却仍显得颇为奢靡,

缘由无他,在他们的认知当中,婴幼儿时期拢共就那么短短数年光景,但在此期间居然需要更换两辆童车,着实太过铺张浪费了,

须知,甭管是婴儿使用的推车,亦或是孩童骑行的单车,其售价均不菲,而这便涉及到成本核算的问题了,

打个比方吧,假设生产一万件商品与生产一百件商品,两者所耗费的原材料相同,制作工艺也并无二致。

但显而易见的是,二者的成本必然存在着云泥之别,也就是二十一世纪所说的规模优势,说的再简单一点就是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为什么大企业可以吃掉小企业呢?就是因为大企业不仅生产出来的东西便宜,而且生产出来的东西还好,他之所以便宜,就是因为成本的控制。

无论是厂房租金、设备摊平、人工费,还是原材料的采购价格,都有着天差地别。

打个比方,购买一百吨的原材料和购买一吨的原材料,其价格自然不会相同。

然而,厂房租金与设备折旧相对来说就要简单一些。比如,厂房租金是一万元,设备同样也是一万元,但这个厂房能生产一万件产品,那么每件产品分担的租金成本就是一元,设备成本也同理,加起来总共是两元。

可要是只生产一百件呢?那么设备的成本就变成了一百元,厂房的租金也是一百元,加起来的成本就远远超过了两百元。

这便是当代婴儿车成本居高不下的其中一个关键因素,主要还是因为市场需求量太小。

倘若需求量大,这些成本还有下降的空间。就如同后世的工业品一般,许多工业品历经数十年都不曾涨价,甚至还出现了降价的情况,这一切都与购买力息息相关。

比方说电视机、汽车之类的,当然跟生产工艺的进步也是有关系的,但是生产工艺的进步也要依托着产能,也就是销量,或者说是老百姓的购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