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确认这些人不打算与自己敌对后,李明总算放下了一颗悬着的心。说实话,他本来也不想和这些人发生冲突,毕竟争斗起来除了能让双方都感到疲惫之外没有任何的实际意义。他此次南下是为了进行贸易的,而继续前行才是他的主要目标。
正当他思索着下一步该怎么做时,肖古王大人的召唤突然而至。在他的引领下,李明见到了一向神秘的长老。肖古王虽未开口,但其眼中的邀请之意已经很明显。虽然不明白其中缘由,但既然是邀请,李明也没有拒绝的理由,因此便欣然接受了。
“李明先生,请随我来,肖古王有请!”咸至迷微笑着说道,然后带领着李明走向了未知的旅程。
李明听到这句话之后,整个人愣了一下,脸上的表情也瞬间凝固了,呆呆地问道:“你们的大王要见我?”他的声音显得有些无助和无奈。咸至迷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有些怪异的神色,似乎在观察着李明的反应。
李明无奈地叹了一口气,无奈地说道:“好吧好吧,带我去吧!”
慰礼城,这座承载着百济国巅峰建筑技术的城市,终于展现在了李明的眼前。一路走来,李明不禁感叹,相比于台县、祝阿县等县城,它似乎更加雄伟壮观,更具有气势。
这座城池不仅仅是一座城,更是百济国最高技术的象征,是他们民族智慧和技艺的结晶。
只是这个文明结晶不怎么出彩而已。
李明一步步踏入城内,古朴的街道、低矮的建筑、来往人群寥寥的市场,一切都显得那么死气沉沉。这座城的最繁华的地方,似乎在向世人展示着百济国现在还在发展当中,并不是大汉国那样的强国。
与此同时,肖古王端坐在皇宫之内,似乎在等待着李明的到来。尽管身处高位,但肖古王却无法掩饰内心的疑虑和警惕。在皇宫之内,李明感到自己如同一个外来者,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牵引着,走向未知的命运。
无奈之下,李明只能跟随咸至迷进入了这座神秘的皇宫。低矮的宫殿、粗糙的壁画、灰蒙蒙的装饰,无不彰显着这座皇宫的寒酸。然而,在这寒酸的外表之下,李明看到了一高一低两个站在门口的守卫,百济……连两个守卫都凑不齐?
属于排面上的事情,这搞得也太穷了吧。。
李明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肖古王,内心既紧张又兴奋。肖古王盘坐在蒲团之上,一身肃穆之气,静静地望着李明。他严肃地抬起头,示意李明可以坐下来说话。
李明深深地一拱手,说道:“参见百济王!今日有幸见到您,真是荣幸之至。”他的话语中充满了敬意和尊重。
肖古王听到这话之后,眉头微微一皱。他身旁的几名侍卫也立刻向前一步,拔出了腰间的刀,目光紧紧地盯着李明。他们的动作虽然迅速,但却没有一丝慌乱,显然已经做好了应对任何突发情况的准备。
然而,肖古王却没有下令攻击李明,他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仿佛在等待着什么。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深邃和神秘,让李明感觉他是在故作高深。
\"你竟然对我大王不敬!为何不跪下?\"侍卫气冲冲地大声质问李明,声音犹如炸雷一般在宫殿中回荡。侍卫的态度极其傲慢,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显然是在以此震慑李明。
面对侍卫的质问,李明不由得紧皱着眉头,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满。他注视着侍卫,用平和的语气回答道:“我和你们大王的地位差不多,我也是一方诸侯。”
宫殿中一时间陷入了沉寂,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所有人都被李明的回答弄得一愣,想不到他会如此反驳。这个年轻人的语气中并没有愤怒或暴躁的情绪,却有一种独特的坚定和自信,令人难以忽视。侍卫一愣之后,瞪大了眼睛,一时之间也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回应。
此刻的李明站在那里,静静地面对着侍卫和宫殿内的所有人。
肖古王听到李明的话后,直接愣在了原地,从蒲团上站了起来,满脸的疑惑,“你是一方诸侯?是哪个地方的诸侯?”李明眼中闪过坚定的神色,回答道:“我占据了中原的青州,我就是那个青州!大汉天子亲自册封的大汉齐王!”
肖古王听到这话之后,一时间直接傻眼了,直起了身子,不敢置信地问道:“齐王?中国的大汉天子册封的?”他心中充满了震惊,这个消息对他来说实在是太过震撼了。他一直以为大汉的天子只存在于传说之中,没想到如今竟然真的存在,而且还是一个占据了青州的地方诸侯,被大汉天子册封为齐王。
这让肖古王心中充满了疑惑和惊奇,他不知道这个齐王到底是什么人,为什么会出现在这个荒芜的海东之地。
不会真的是来做生意的吧?
中国,其实就是一个百济这样的小国,称呼大汉朝的名字。大汉朝对外都称自己为“中国”,这是其作为泱泱大国的自信和尊严。
李明听到这个称呼后点头微笑,他说:“我不想去区分谁是高贵的,谁是低贱的。在我看来,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都是平等的,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肖古王,我希望我们可以平等地交流和合作,一起发展自由贸易,不需要你去强迫我下跪。如果你非要强迫我这样做,只能让你自己丢脸而已!”
他的眼神坚定而有力,显示出他的自信和尊严,同时也表现出他愿意与其他国家和平共处,互相尊重的态度。
肖古王心中的火气并未因为被称呼为齐王殿下而得到消解,反而越发增强,他不禁感觉眼前这人说话实在太不客气了,简直是肆无忌惮!尽管他不想得罪这位王者,却也不愿在毫无反击之力的情况下受到无端指责,只能暗暗咬紧牙关,窝着一团火气默默承受。
他叹息一声,试图缓和气氛:“李明先生似乎误解了我的意思……哦,我刚才说错了……应该是齐王殿下!既然齐王殿下如此看重与我们之间的商业往来,那么我希望殿下能够亲自莅临我百济国,亲自了解我们的产品和服务。”
然而,对方却只是轻描淡写地回应:“随意做生意!”
李明和肖古王两人竟然可以无障碍交流,这着实让人感到惊讶。事实上,这种现象并不奇怪,因为百济国本身就和汉四郡接壤。如今的汉话,其实就像英语一样,有广泛的传播和使用。对于从北边来的百济国来说,大部分人都属于精英高层,而那些被统治的汉人却是不懂汉语的一群人。所以,在这片土地上,只有像李明和肖古王这样经常交流的人才能够熟练地掌握这种语言。
或许正是因为这种语言交流的便利性,使得李明和肖古王之间的合作更加顺畅。
特别是在百济国的王,肖古王,是一位十分令人瞩目的君主。他不仅懂汉语,而且他的汉语水平甚至比扶余语还要高,这在当时的社会中可是相当难得的。他的语言才能使得他在处理政务时更加得心应手,也能更好地理解汉文化,并与中原文化进行交流。
肖古王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君主,他非常注重学习和借鉴中原或者高丽等强大国家的制度优势。在他看来,一个国家能够强大起来,其制度无疑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他积极引入中原的制度和文化,并试图将其本土化,以适应百济国的实际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