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历史直播】刷视频被老祖宗看到 > 第257章 学生课堂上的离谱翻译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57章 学生课堂上的离谱翻译

【我们以前在课堂上的文言文翻译究竟有多离谱】

【在试卷上翻译(刘邦)妇女无所幸

原意:刘邦入关后没有宠幸妇女

同学翻译:刘邦入关后妇女没有幸免的[笑哭]】

【初中生文言文翻译,皇帝夸自己的大臣:“你有成为好皇帝的天赋啊”】

【我们班有人翻译诫子书“年与时驰,意与日去”翻译成:随着时间流逝,意大利和日本都离去了】

【宿舍的室友去做家教教高中语文,“乌鸟私情,愿乞终养”,那小朋友翻译为:乌鸦有了私人情感,希望乞丐终身奉养他们】

【想到高中背《马说》,原句: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我:祗辱于槽枥人之手,骈死于奴隶之间】

【高中,老师让我们猜“绿云扰扰”是什么意思,因为当时不是讲课文是单独拎出来问,所以当时猜啥的都有。

有猜是形容水草的,有猜云的形状的,更绝的是我班有人在一众七嘴八舌的讨论声中大喊:“祖坟冒青烟!”】

【百姓食雁矢,原意百姓吃大雁的屎,我们班有个人翻译的百姓吃用来射大雁的箭。。。】

古代百姓们:你们这群后生还真的看得起我们啊!我们的牙就算再怎么利也不至于能把弓箭给嚼吧嚼吧碎了给咽下去。

再说,弓箭那玩意多稀罕多贵啊,就算是能吃下去,我们又哪里舍得?

“突然想起来之前我们班一个语文+历史的梗

初三的时候我们一群同学发现一本语文阅读理解教辅书里面有一篇文章,讲邓世昌的牺牲(写得很煽情),但是看着看着就来一句大概是“39岁的他牺牲了”这种话。我当时突然灵光一闪,隐约觉得这个数字不对,好像应该是45岁(我也不知道我为什么会记得这个,明明不考)。然后我们一帮同学直接用班级电脑查了,发现他牺牲的时候还真是45岁,甚至是45岁整(当天他生日)

哦吼吼所以这篇文章的作者错了

结果我们一翻页发现背面还有题:作者在本文中反复强调“39岁”,试分析这样写的作用。

行吧,作用就是你把大哥吹死了[oK]”

“小学语文考试

写管鲍之交中鲍是指谁

正确答案:鲍叔牙

我:龅牙叔╮( ̄▽ ̄)╭

就是记不太牢但是印象中好像有这个人,现在想想也是佩服我的奇思妙想”

“我们初中语文老师教过的学生,她给我们讲的:“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他翻译“只是没有像我一样有两个耳朵的人啊””

“问:古罗马城引水道和都江堰有哪些异同点?

答:相同点1都是人建造的。2都存在于地球。

不同点1一个在中国,一个在欧洲。2一个是秦朝建造的,另一个是罗马建造的。

《废 话 连 篇》[藏狐]”

修建都江堰的李冰父子的好奇心像被猫挠过似的抓耳捞腮:所以都江堰和这古罗马城引水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到底是什么?

你倒是具体给我们说出来啊!

怎么刚勾起我们的好奇心说的却都是没用的废话啊?

“之前考过一篇古文,是讲韩愈的。

有一句话是“此论喧于朝列,坐是改太子右庶子。”

我:“皇帝因为韩愈把太子改为右庶子。”

“还有一篇是杜牧的,具体记不清楚了,大概是讲杜牧的军事才能。

正确的翻译应该是:派一万人到那个地方修筑壁垒。

语文老师:“千万别写成派一万人做成壁垒啊。”

我低头一看,自己写的:派一万个人到那个地方作为壁垒抵挡敌军。

而且最要命的是,我还是语文课代表……”

修筑城池壁垒的民夫们:派一万做为壁垒抵挡敌军,这是认真的?

对于我们来说属实是地狱笑话了!

感觉自己的后背凉凉的,突然有种的加点拼命干活的紧迫感,得赶快把这壁垒给修好,要不然当壁垒的就是我们了!

““楚人沐猴而冠耳”

同学翻译:楚人把猴子洗干净了戴在头上当作帽子”

楚人老祖宗们:谢邀,我们没这么有病,用别的兽皮不好吗?非要顶着个猴子在脑门上,你自己试试这能好看吗?

“历史考试 问巴黎和会和五四运动的因果关系

我:中国外交失败未能收回巴黎主权

历史老师:[思考][灵魂出窍]你这野心够大的”

唐太宗李世民:巴黎是哪个地方,名字还挺好听的,这个地方很有名气吗?

为什么我们国家收复失败了?要不要我告诉我它具体在哪?

我这个老祖宗提前派兵把这地给收复了,也算是我们老祖宗给后世们的略微薄礼。(?′?`?)*??*

……

西汉时期。

汉高祖刘邦:天幕上的那位小同学可不要诬陷乃公我的清白啊!

吕雉斜了他一眼:你也有清白?

慵懒得像没有骨头似卧在榻上的刘邦,一副成大事者不拘小节的样子:当然,我刘邦堂堂男子汉大丈夫行的正坐的端!

没有做过事,就算他们拼命往我头上扣屎盆子,乃公也不会认!|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