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不是说好了,以后把事情交给他们做吗。成不成的,全凭他们的本事。”

成,自然是好。

不成,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但一件小事,他们若是做不好,那真真是没有用。

“慢些。”

沈朗听江晚这么说,没有在这件事多言。两人朝着新宅的方向走去。

昨晚后半夜下了场小雨,靠着水塘边的小路有些湿滑,沈朗走在前面,朝江晚伸出了手。

“你说……等新房盖好,咱们要不要把这条路修一下啊。”

江晚自然而然地把手搭在了沈朗的手上,紧接着手就被紧紧攥住。

她脸上闪过一丝的不自然,随即看向四周的环境,转移了注意力。

“行,到时候把这条路都修修,这样来回老宅也方便。再等个一两年,咱们把村子里的路也给修了。”

既然打算留在村里,那就要学会享受生活。

“嗯。”

不仅要修路,江晚还想了,在村子里办个学堂,让所有的孩子日后都有学上。

再搞个娱乐的场所。

不过以后的日子还长,这些慢慢来就是。

说话间,两人已经穿过小道,但牵着的手却没有放开,直到来到新宅。

“二叔、二婶。”

“来这么早啊?”

两人到了新宅,一过来就碰到了沈长庆,他在院子里帮忙垒砌井口。

“我来接班。”

晚上有人在这里守着,一早需要有人过来交接。

“那你忙着,我们俩转转。”

最近要秋收,江晚就没让工人们来太早,所以趁着没人来,江晚拉着沈朗在新宅转了起来。

偌大的宅院,除了院墙,所有的房间都已经建好,就等着后日上梁。

“这青石板还挺不错的。”

等上了梁,铺了瓦,屋里地面还要铺上一层青石板。这青石板可不便宜,但质量看起来也不错。

就是铺在猪圈也够用了。

说起猪圈,江晚一开始打算简单垒个院墙,留个遮风挡雨的棚子就行。

但后来,猪圈起了两米高,她还打算直接封顶,把猪养在屋里。

家里的鸡鸭、马、驴,还有将来要买的老黄牛也是一样。

“亲家,你这猪圈盖的是真的不错。”

就在江晚跟沈朗在猪圈里闲逛的时候,薛德彪走了进来。

他是个自来熟,一看到他们二人,笑呵呵地操着粗哑的嗓音开口就夸赞道。

猪圈墙上四面八方都留了孔,通风不成问题,靠墙面的地上还留了凹槽。

到时候青石板一铺,打扫的时候,通过凹槽就能把粪扫到外面的粪坑里。

“讨巧罢了。”

这样的主意,换做谁都能想出来,所以被夸赞,江晚可不敢承受。

“讨巧也得有想法不是。”薛德彪呵呵笑着,“等你家这宅院一盖好,这日子也能彻底安稳下来了。”

薛德彪是眼见着沈家二房的日子越过越好的,就是他们一家一直住在老宅,房子破不说,还有些挤。

如今好了,等房子一封顶,他们就能陆陆续续搬过来住了。

至于院墙,慢慢盖就是。

“是啊。”

在老宅住了几个月,江晚着实没有什么归属感,倒是期盼着早日搬来。

跟薛德彪聊了一会儿,沈朗跟江晚就离开了,不过两人并没有回家,而是直接去了后山。

他们买下的山头面积很大,江晚打算在山后全部种上桑树,山前辟出一块地方用来盖一间作坊。

入了秋,白天没有夏时那般热,两人把这片地方全部逛了一遍,最后登上山顶。

站在山顶往村子的方向望去,满地金黄的大豆已经成熟,有的已经开始收割。

天气晴好,万里无云。

江晚望着这般风景,心胸瞬间都开阔不少。

“咱俩……在这里偷吃,是不是有些过分了?”

因是忙着秋收的原因,这片地方几乎没什么人过来,江晚在欣赏风景的时候,不过提了一句在这里烧烤应该不错,然后她跟沈朗就忙活起来。

空间里什么都有。

肉也是新鲜的。

沈朗搬出烧烤炉跟木炭,江晚负责各种调料,没一会儿江晚就吃的满嘴是油。

“等闲下来,咱们一起来。”

沈朗一个人忙活着,手里不停地翻烤着,刷酱、撒料,经验十足。

这一手本事,还是他在末世的时候学的。

“嗯。”江晚听沈朗这么说,不住地点头,然后一口咬下一块羊肉,“你这料调的不错,要是开一家烧烤店的话,估计生意不错。”

江晚喜欢吃烧烤,但头一回吃到这么好吃的。而好吃的缘由就是沈朗调的烧烤料。

“日后你不是想开一间酒楼,到时候在旁边开间大排档就是了。”

烧烤料把配料一写就成了,不费什么功夫,而且这些原材料到处都有卖的。

“行。”

江晚不停地吃着,一边吃,一边欣赏着周遭的风景,等到快晌午,两人才回家。

等回到家里的时候,堂屋里竟然还有人在。不过江晚跟沈朗没去管,只留给薛晴她们三个去处理。

而薛晴她们仨在堂屋里坐了一上午,接待了不少村子里的人,平日里她们还觉得村子里的人都挺不错的,但深入交流起来,她们这才认识到跟他们说事的时候是有多费劲。

她们仨只觉得头大,憋了一肚子的苦水又不好跟江晚诉,只能硬着头皮承受着。

“要种的人家多吗?”

江晚等人都走了,就坐了过来,见她们没吭声,她主动问了句。

“不多,村里就几户。村长家,林雨、春兰两家,赵贺家,还有马二蓉、王婆子家。”

前面几户都是他们熟悉,平常来往的,倒是后面两户让他们有些意外。

“我娘家,姜珊娘家,不知道杨慧娘家种不种,等哪天让长辉去问问。估计她娘家也看不上这些银子。”

他们家要种草药,薛晴、姜珊肯定要跟着一起种的,杨慧娘家富裕,应该不差这些银子。

不过总要去问问的,要不然她们俩娘家种了,却不通知杨慧娘家,到时候面子上也不好看。

“今天来的人不少,不过都是打听咱家买山地的事,还有酿酒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