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都市言情 > 春时种田忙 > 乡里乡亲齐帮忙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哎哟,嗝……真是太好吃了,吃的我肚子都撑了……”赵坤意犹未尽的放下筷子,长长的打了个饱嗝。

“是啊,下次这么吃,咱们也得带粮食来沈家了。”赵坤也摸摸肚子,笑着说。

沈高山这可不依了,忙说到:“你这是说的什么话?外道了不是?咱们什么交情,吃点饭都值得你说嘴。”

沈家人都在一旁附和。

吃了一顿热热闹闹的饭,第二天,沈家人就准备做花糕了。

这次要做的多,因此是全家老少齐上阵,除了锦葵带着最小的桑杰,就连五岁的桑延也得跑跑腿,帮忙拿拿东西。

海棠坐在灶前烧火,这是她今天分到的最轻松的活计,主要是剁鱼剁肉的,她也挥不动刀呀。

吃过早饭,就见着赵坤赵乾拎着把菜刀来了,农村人就是这样,讲究礼尚往来,互帮互助。

今儿你有事我来帮一手,明儿我家有事了,你也来帮衬一把,邻里相亲之间,也亲亲热热的。

“大哥,大妹子,知道你们今年要做的花糕多,我们也来帮忙剁肉,不能白吃你家饭不是。”赵乾走进灶房,只见沈家人都忙着呢,原本沈家这宽敞的灶房,都觉着有些挤了。

沈高山正在剁鱼,听见声音抬头一看,赵家两个都提着刀来了。

“你俩来的正好,快来换手。”沈高山也不推脱,以后他们两家有事,自己再去帮忙就是了。

正在给鱼剔骨的胡氏却是嗔怪道:“帮忙就帮忙,不就是昨儿个吃了一顿饭,也值得你说嘴。”

赵乾呵呵的笑着。

胡氏又问:“她大娘做什么去了。”

赵乾“邦邦邦”的剁着,手下不停,回答说:“今儿在家带着几个小的腌鱼哩。”

胡氏点头:“打了这么多鱼,是该腌上,不腌上也吃不赢,往年还能搁雪里冻着,多放几天,今年也不知怎么的,竟都没下雪。”

赵坤接嘴说:“可不是,今年就是觉得干冷干冷的,我这嘴上都起皮了。”

沈高山也附和:“有句老话叫:“瑞雪兆丰年”,今年没下雪,也不知明年是个什么年程,怕是不好哟!”

于是几个种庄稼的老手又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起来。

海棠静静坐在一旁听着,脑子里联想到自己那个梦,不由得有些心慌。

若梦是真的,接下来的几年里,一定会有一场大的干旱,干旱过后又是雨,所谓旱灾过后必有涝!到时又该如何应对?

天气再这么不正常的话,她就要将那个梦告诉祖父知道,一家人好提前想想对策才好,不至于真的到了那一天抓瞎。

忙忙碌碌一整天,终于做出两大蒸笼花糕。

这一整天,沈家的灶头就没熄过火,个个累的手臂脱力。

赵乾赵坤在沈家吃过晚饭,胡氏有拿了油纸,一家包了一条花糕,让他们带回去尝尝鲜。

一般的人家是不做这花糕的,费时费力不说,还要大量的鱼,肉,鸡蛋,普通的农户家,哪经得起这样造。

因此两人也不拒绝,接过花糕,拿上自家的刀,胡氏和沈高山又寒暄了几句,两人这才出了院门。

沈满仓正把两个锅里的蒸笼搬下来,放在案板上晾凉。

海棠看了看,两个大蒸笼,一共有六格花糕,这么多,尽够了。

胡氏拿了刀,把每格的边角料切下来,用一个盘装了,放到众人面前说道:“都来尝尝吧,也辛苦一天了。”

于是每人从盘子里捻了一块,刚出锅的花糕,还冒着热气儿,是最好吃的时候。

众人尝了,都忍不住夸好。

胡氏又拿刀开始分花糕,一格花糕竖着切四刀,分成四条,这样好用油纸包。

第一格已经切出两条给了赵乾赵坤两兄弟,还剩两条,胡氏边切边碎碎念:“这两条给大女儿一家,这两条给小女儿,这一条给沈里正家送去尝尝鲜,再给满房他们一条……”

海棠在一旁听得津津有味,她可不觉得看祖母这样做事无聊,相反,她觉得这些都是人情世故,自己应该学起来才是。

“海棠,给苏家就送这两格,你看行不?”胡氏问一旁的海棠。

“行啊,两格够了,明儿一早我就给苏家送去。”海棠应着。

“行,我一会儿把其他要带的东西收拾收拾,免得明儿一早上又抓瞎。”胡氏说着,叫上两个儿媳,又风风火火的收拾东西去了。

说是收拾东西,其实也没什么可收拾的,不过是家里秋天晒得蘑菇木耳,这蘑菇苏老夫人尤其爱吃。

还有昨儿一早抓得活鱼,活泥鳅,还养在水桶里,活蹦乱跳,鲜活着呢!

再就是海棠自个晒得花茶,有黄菊花,茉莉花,拿来泡茶也是香香的。

最后是裴氏织出来的棉布,由于棉花收的不多,只织了两匹,剩下的棉花只给几个孩子续了一件薄的夹袄,大人们都没有呢。

第二日一早,天色阴沉沉的,北风呼啸起来,沈高山说,这是要变天了。

于是一家人行动起来,沈满仓借了温家的马车去给苏府送年礼,顺便接了桑榆,行知和茉莉三人回来过年。

沈满房则是套了自家的驴车,带了沈高山往青山村,大女儿的夫家送花糕。

按道理,沈高山是不需要给出嫁的女儿家送礼的,而大女儿家的年礼早在几天前就送过来了,自个这也不算送礼,就是做了个稀罕东西,送给亲友尝一尝。

从大女儿家回来,还得往小女儿家走一趟,小女儿夫家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今年的年礼竟还没送来,刚好去看看。

沈高山坐在驴车里盘算着。也不是他稀罕小女儿夫家的年礼,她那夫家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也没甚可念叨的,就是想女儿了,想去看看。

沈满盈日子过得紧巴,胡氏和沈高山未免心里偏疼她一些,沈满星嫁的好,日子又顺心又富裕,很不用他两操心。

海棠和沈满仓到了苏府,卸下一马车的东西,苏管事见着两人又带这么多东西,那可是喜笑颜开。

“这是送年礼了?老夫人今儿还吩咐我明儿给你家送东西去,可巧你们今儿来了,又让我少跑一趟不是!”苏管事迎上来,朝海棠手里拿着的油纸包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