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甲九观 > 第155章 清风之辩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张文在看着何良辰年轻的面孔,心中不由得有些感慨。

“你不怕我?”

何良辰摇了摇头。

”先生说笑了,小道看先生,敬而无畏。”

“此次前来昌邑城,我这个小小的道士,并不是为了任何人而来,又有什么好害怕的呢?”

他嘴角微扬,露出一抹淡然的笑容,仿佛对周围的一切都毫不在意。

阳光洒在他身上,映照出他那坚定而又自信的身影。

风吹动着他的道袍,猎猎作响,那一缕清风常伴,让何良辰多了一份别样的气质。

“换而言之,小道身后可是站着一位刚刚晋升合体期的大能,区区一个昌邑城,有何来不得?”

何良辰平静地看着大夏皇朝的当朝太师张文在,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坚定和自信。这位堂堂太师,一时之间竟不知该如何回答何良辰的问题。

何良辰的目光如同一潭深不见底的湖水,让人无法窥探他内心的真实想法。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冷静和沉着,仿佛他已经看透了一切,对任何问题都有了答案。

即便他面对的是大夏皇朝的太师。

张文在身为大夏皇朝的太师,一直以来都是众人敬仰的存在。

他的智慧和才能被广泛认可,他的话语总是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

然而,面对何良辰的问题,他却感到了一丝困惑。何良辰的问题并不复杂,但却让他陷入了沉思。

他试图寻找一个合适的答案,希望能够给何良辰一个满意的回应。然而,他的思维似乎被某种力量束缚住了,无法找到答案的方向。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整个场面陷入了一片寂静。

何良辰静静地等待着张文在的回答,而张文在则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

若姜羡云此时已经合体,大夏或无需如此忌惮。

盖因合体期大能受天道制衡,不复轻易干涉凡尘之事。

何良辰似乎洞察了张文内心的思绪,他的目光深邃而锐利。

“小道不过一个金丹,与其忌惮小道,不如费些心思思量一番,这春风,为何送小道来这昌邑城!”

张文在默默点头,对着何良辰微微抬手行礼。他的眼中闪烁着对何良辰胆量和气度的欣赏。

没有继续纠结之前的问题,张文在话锋一转。

“小道长这何字解得不错,不知需要本太师付出什么酬谢?”

他的语气中透露出一丝期待和试探。

何良辰笑着拱手还礼,他的笑容温和而自信。

“先生当知,每年的春天,往往不是从东南风吹起时才开始的,春之始,恰恰起于那愈发无力的北风之末。春的到来,总是在那最后一场冬雪之后,那一道北风的风止之处。”

说完,何良辰平静的与张文在对视。

张文在一时之间竟找不出辩驳的理由。

夏皇的野心路人皆知,此番举万宗之力插手东海,最后也不过是为姜羡云成就合体做了嫁衣。

“北风无力时,春风方起,暖风徐徐向南,世间方才春满。”

他继续说道,声音中透露出一种坚定的信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北风向南,南风北往。小道此行随风而来,先生何不与小道共御风,看看这气数将尽的大夏,如何分崩离析?”

张文在听到何良辰如此狂妄不羁、大言不惭地说话时,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怒火,但不知为何,他似乎对这个人有所顾忌或者害怕某些后果,所以强行压抑着自己的情绪,努力保持冷静和克制。

“小道长口口声声说自己乃是方外之人,却要插手我大夏国事,在这种关头,你一个金丹修士,不该来的!”

何良辰看着张文在微微皱起的眉心,心里不由得一阵好笑。

“先生您地位尊崇,乃是一国之太师,如今却被人发现来到这烟花之地的烟柳巷,若传扬出去,恐怕会成为众人茶余饭后的笑柄,实在有损您的清誉,您本就不应该来此啊!”

面对这样的指责,张文深吸了一口气,努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但他的脸上还是不可避免地露出了一丝勉强的笑容。

然而,尽管内心波涛汹涌,他依然用一种尽可能平静的语调回应道:“好啊!既然你如此有信心,那我们就一同等待事情的发展吧!看看最终结果究竟如何。”

何良辰对着张文在躬身行礼。

“春风无言而翠绿山岗,先生却只看那满眼的翠绿,而无视春雨清风之力,小道充其量不过是清风里的一粒沙尘,使大劲也不过只能使人迷了眼睛。”

“先生与其担心小道会祸乱大夏,不如好好思量一番,大夏腐朽的根源究竟在哪儿?”

“中枢院也好,六部也罢,先生能在养心殿那位发现小道之前,提前赶来,怕是费了不少心思吧?”

“先生此番前来,注定要无功而返了,大夏的分崩离析根源不在这里,小道选在这烟柳巷落脚,本就只是为了看戏而来。”

“先生何必如此忧心忡忡呢?难道您还担心大夏皇朝这座巍峨耸立的大厦会突然倒塌不成?”

“要知道,那曲阜文庙之中可是藏龙卧虎啊!尤其是那些被尊称为‘大先生’的人物们,他们可都是身怀绝技、深谙世事之道的高手!”

“对于世修降表这样的事情,他们简直就是信手拈来!毕竟,一个世俗王朝的兴衰荣辱又算得了什么呢?哪怕它最终走向灭亡和更替,但这也绝对无法动摇你们儒家的根基呀!因为你们所传承的思想和理念早已深入人心,并深深扎根于这片土地之上了!所以说,请先生尽管放心好了!”

张文试图从何良辰的话语中寻找一些漏洞或破绽,但当他真正开始思考时,却意识到与何良辰在此处争论并没有太大的意义。

想到这一点,他不禁哈哈大笑起来。

\"好一个伶牙俐齿的小道士啊!\" 他感慨道,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之意。

何良辰沉默不语,他默默地将那张写着\"何\"字的宣纸小心翼翼地抚平,然后整齐地折叠起来,放在身旁的桌子上。整个动作轻柔而又庄重,仿佛这不仅仅是一张纸,而是一件珍贵无比的宝物。

做完这些后,他抬起头,目光凝视着眼前的人,眼中闪烁着坚定和决然。过了片刻,他缓缓开口说道:“恭送先生!”

这四个字说得铿锵有力,带着一种无法抗拒的威严。

说完之后,他微微躬身施礼,表示对张文在的敬重与礼数的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