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来树和赵大在盘山路上策马狂奔,小半个时辰后,李来树骑着马先跑到了林家村村口栅栏外。

赵大驾着马车始终落后李来树一段距离,还在路上狂奔。

见林家村口不仅栅栏门大开着,还没有一个巡逻的村民,李来树总觉得有点怪怪的,又想不出哪里不对劲。

等赵大追上来后,李来树不再纠结此事,继续打马进村,赵大驾着马车紧随其后。

两个龙卫到林家村后,林族长安全感爆棚,不仅吩咐林家村和李家村的人不再巡逻,还吩咐负责守村口栅栏门的林四爷白天不用关门。

李来树以为村口无人巡逻,殊不知电十二此时正在村口一棵大树上密切注意着林家村周围的动静,见是两个衙役进村,没有理会他们罢了。

……

李家村的简易房建在族学对面的晒场周围,村子中间留了一个大院子,村口正对着族学大门。

在族学附近向林家村人打听一下李家村的情况后,李来树骑着马向李家村村口奔去……

赵大驾着马车紧随其后。

……

李来树家搭建了三间正房、两间偏房、几张竹床,家里的锅碗瓢盆、桌椅板凳、床上用品和穿的大多是林家人送的。

三间正房子坐北向南,中间是堂屋,东西两侧是寝房,每间屋子有十多个平方大小。

两间偏房在正房子背后,一间厨房,一间厕所。

厨房有十来个平方,厨房和堂屋相通。

厕所距离正房子有十多米远。

……

“娘,家里还有事,女儿回去了。”

在娘家和张氏闲聊一阵子后,李香兰起身告辞,一边说着,一边向堂屋外走去……

“行,兰儿空了再来坐坐。”

见李香兰起身告辞,张氏也不挽留,麻利地起身送李香兰出门。

……

刚走出堂屋门,李香兰就看见李来树和赵大进了李家村,惊喜道:“娘,快看,弟弟和县衙的人来了,他们肯定是来通知领救济粮的事!”

赵大一身衙役行头,李香兰和张氏即使不认识他,也知道他是县衙的人。

“兰儿说得是!”

李香兰口都说干了,张氏仍然不太相信有领救济粮的好事,这会儿见儿子和赵大来了,瞬间觉得此事是真的,欣喜道。

……

进了村子,正不知自家简易房在什么位置时,李来树忽然看见张氏和李香兰走出了屋子,随即驱马向母女俩跑去……

“娘,大姐,您们咋晓得我来了呢?”

骑着马跑到堂屋前十来米远时,李来树勒紧缰绳,一边下马,一边嚷道。

“你姐姐来娘家有事,这会儿正打算回去,刚好看见你进了村子。”

听李来树嚷嚷,张氏应道。

……

“弟弟,县衙是不是要发放救济粮了?”

见李来树把马拴在屋旁一棵树上后,李香兰迫不及待地问道。

“大姐听谁说的?”

李来树吃了一惊道。

“三弟妹今早说的。

我刚才给大舅和娘说时,大舅倒是相信了,娘却一直不太相信。”

“树儿,此事是真的吗?”

李香兰的话音刚落,张氏急忙问道。

“娘,大姐,此事是真的,三嫂没有乱说,我和赵大就是为此事而来。”

听说是唐秋荷透露的消息,李来树心中了然,看来县衙内出现的粮食和水还真和万源商会脱不开干系,要不然三嫂咋可能知道此事。

“太好了!家里这下不用愁了。”

李香兰欣喜道。

“想不到此事竟是真的,娘做梦都不敢想有这好事!”

张氏激动道。

……

三人说着话忽略了赵大,赵大不声不响地把马车停在了堂屋前。

“树儿,一个人能领多少斤救济粮呢?”

平复一下心情后,张氏问道。

“娘,等会儿再说此事,这是赵大。”

李来树急着去看家里的情况,一边向堂屋内走,一边提醒道。

“都怪娘高兴得忘了招呼人,赵大别见怪,快进来坐!”

“兰儿,泡两杯菊花茶。”

“好的,娘。”

“李大娘客气。”

说话间,几人走进了堂屋。

……

见张氏把赵大安顿在堂屋内一张圆桌旁坐下后,李香兰把一杯野菊花茶端给了他。

“谢谢李大姐!”

赵大正渴,也不管茶水烫不烫,道一声谢后,端起茶杯就喝了起来。

“不客气!”

——

“娘,简易房搭得像模像样的,家具也比较顺手,真不错!”

看一下几间屋子后,李来树放下了心,回到堂屋由衷赞道。

“树儿,你大姐婆家不仅给家里送来很多得用的东西,还请我们家女眷去林家住、男丁去悠然居住,我们家欠林家一个大人情。”

“弟弟,来喝茶。”

李香兰把一杯野菊花茶端到圆桌上,招呼道。

“谢谢大姐!”

李来树忙了一大早,此时又饥又渴,顾不得和张氏再说话,道一声谢后,去圆桌旁端起茶杯就喝了起来。

“小心烫着!”

见李来树端起茶杯就喝,李香兰忍不住提醒一句。

……

“娘,儿子忙了一大早,这会儿又饿又渴,家里有啥吃的没?”

喝几口茶后,李来树问道。

“家里哪还有啥吃的,早上你大哥他们喝了点野菜糊糊就出门了,娘只有去给你煮点野菜糊糊……”

张氏一边说着,一边向厨房门口走去……

“娘,别急,儿子买的几百斤粮食还在马车上,等儿子把粮食缷下来再煮不迟。”

听张氏如此说,李来树庆幸自己买了那么多粮食,说完这番话后,放下茶杯向堂屋门口走去……

赵大急忙起身跟上。

张氏和李香兰闻言大喜,赶紧跟上。

……

李来树买了二十三袋小米,一袋小米二十斤,张氏和李香兰也抱得动。

几人一起把二十三袋粮食抱进寝房码好后,张氏急忙去解开绳子看口袋里的粮食。

见口袋里装的是黄澄澄的小米时,张氏又惊又喜,瞬间觉得粮食放在简易房里一点都不安全。

小米可是好东西,灾年里一把小米能救一条命,何况家里有这么多小米。

“弟弟,这些小米是不是在唐家镖局内买的?是不是唐家镖局内卖的精米才五文钱一斤?”

看到口袋里的粮食,李香兰一下子想起了唐秋荷和自己说过的话,急忙问道。

“大姐是不是听三嫂说了万源商会的事?”

见李香兰点头,李来树接着道:“万源商会不仅在唐家镖局内大量卖便宜粮食,还大量卖便宜水,甚至后来水还免费供应。

万源商会开张前两天,杂粮卖10文钱一斤,精米和精面卖15文钱一斤。

后来万源商会大降价,杂粮卖三文钱一斤,精米和精面卖五文钱一斤。

我去得比较早,在万源商会买的小米是10文钱一斤。

即使如此,我也不后悔,昨晚万源商会突然停业,以后就算想买10文钱一斤的小米也无处可买了……”

“张氏,是不是老二回来了?”

听到屋外李村长的声音,李来树的话戛然而止。

“村长来了,大家去堂屋说话。”

招呼大家一声后,张氏急忙向寝房门口走去……

李来树、赵大和李香兰赶紧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