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此话一出,小余泽小脸绷得紧紧的。

余木垂下头,不说话。

他不知道如何说泽哥儿不去学堂的原因。

姚氏见状急了,推了他一把:“咋回事啊?你快说!”

余林道:“弟妹你别急。”

“娘,我不打算让泽哥儿去学堂了。”

姚氏脸色一变。

“枫哥儿也不去了。”

姚氏脸色微缓,紧接着杨氏脸色一变。

刘氏也停下了筷子:“到底怎么回事?”

佑佑被安置在摇床里,此刻听到两个哥哥的事情,瞬间来了兴趣。

「诶?怎么回事?哥哥们都不去学堂了?」

「不去也好啊!免得被欺负,被冤枉!」

「可是怎么就二哥回来了?大哥呢?」

听着闺女的心声,余林把今天在城里的事情讲了一遍。

姚氏惨白着一张脸,转头看着已经放下筷子,低着头的儿子。

姚氏感觉心口有针扎似的,密密麻麻的疼。

心中愤懑不已。

她一把抱住小余泽,声音哽咽:“我的泽哥儿,你为什么回来不说呀?”

小余泽伸出小手拍着姚氏的背,乖巧的说道:“娘,没事啦,以后我不去学堂了,以后我在家里学,一样的。”

众人心头一酸,忍不住红了眼眶。

这孩子出了这般的事,现在还反过来安慰自己娘。

姚氏怎么也想不通,她的泽哥儿才五岁,入学的时候不过四岁。

仅仅一年便遭受这些,实在太恐怖了!

况且当年是给枫哥儿报名,学堂的夫子自己看上泽哥儿的。

如今到这种地步,又算什么?

作为一个母亲,姚氏现在十分心疼。

余林道:“弟妹放心,泽哥儿以后不去学堂,若有机会我再送他去更好的地方。”

“若没机会也罢,泽哥儿聪明,我就给他买书,他自己学!”

“我是不可能再把泽哥儿放在那种虎狼之地,连同枫哥儿也一起不去了。”

众人好奇余枫的去处。

余森道:“枫哥儿是个有福气的,今天去济仁堂卖人参,那掌柜的看到枫哥儿有学医的天赋,便让他拜了师,日后留在他身边学医。”

这番话的震撼不亚于小余泽被欺负。

杨氏激动的问:“枫哥儿真去济仁堂当学徒了?”

那可是济仁堂,不是其他普通医馆!

那是松阳县最好最好的医馆!

余林露出一抹笑意:“不是学徒,是人家钱掌柜正儿八经的徒弟!”

余森点点头:“没错,钱掌柜不仅是济仁堂掌柜,更是济仁堂的大夫,他有一个大徒弟,另一个就是枫哥儿了!”

摇床里的佑佑安安静静听着外面的消息。

听到济仁堂的时候,她忍不住发出疑惑。

「咦?济仁堂?钱掌柜?」

「姓钱?」

「不会是那个钱家吧?」

「医馆开遍大梁,有无数大夫和学徒的钱家?」

「若是这个钱家,那来头就大了!」

「大哥这可抱上了一条大粗腿啊!」

来了来了,又来了。

闺女又要透露剧情了!

余林和张氏竖起耳朵,仔细听着,

哪个钱家?

医馆遍布大梁?

听着确实有点厉害。

但余林和张氏确实对济仁堂没什么印象。

这些年走南闯北,若是济仁堂有分店,那么他们也应该听说才是。

难道不是现在的事?

还是说他们的医馆还没有开遍大梁?

刘氏声音有些颤抖:“如此便是好事呀!”

“枫哥儿聪明,但对医术更感兴趣,不知道老大你们两口子发现没?”

余森尴尬的摇摇头,儿子跟着自己认识那么多药材,自己却没发现他这方面的天赋。

确实是自己忽略了。

杨氏却道:“枫哥儿喜欢医术,我是一早就发现了。以前想着他再读两年书,就接森哥的活。”

“只是没想到如今不仅圆梦了,更是有了天大的机缘!”

“想必那孩子开心的不行吧?”

余森想到余枫和钱掌柜侃侃而谈的样子。

想到他拜师磕头干净利落的样子。

以及他们自己,余枫丝毫没有不舍的样子。

余森心头一松,嘴角露出一抹笑意:“是呀,他开心极了。”

刘氏满脸笑意:“挺好的,他好好跟着师父学,不能像你似的,当个赤脚大夫。”

“我枫哥儿一定要学有所成!”

对于两个哥哥如今的轨迹变化,佑佑还是很满意的。

大哥师出有名,以后不会再有人拿他的医术说事。

二哥在家自学,离开了那个噩梦深渊,以后有更大的建树,别人也没有能陷害的把柄!

有我在,会好的,大家都会好的!

佑佑微眯着眼,小模样惬意极了。

正昏昏欲睡呢,便又听她爹说话了。

“还有件事儿,我觉得应该跟大家伙说一声。”

余森哗啦倒出一堆银子。

桌上的几个女人瞪大了眼。

杨氏咽了咽口水:“二弟,你发财了?”

姚氏也目不转睛:“外头活能这么挣钱,赶明儿你出门,把你三弟也带上呗!”

张氏一脸震惊:“你哪来的钱?”

老太太刘氏差点也没有控制住表情:“老……老二,这得有几百两吧?什么情况?”

佑佑哈哈大笑。

「定是爹爹把人参卖了!」

「不过几百两也太少了吧?少说得几千两!」

「爹爹该不会被济仁堂的骗了吧?」

「诶,还是爹爹他们太单纯,若是我大一点,绝对不会吃亏的!」

「好想长大啊~~~」

佑佑想长大的理由又多了一个。

余林忍俊不禁,他说道:“前些日子娘病了,大伯和三叔也病了,我们三房几兄弟一块去白山里挖了一枚人参,你们都知道。”

“那人参放在家里也没有,不如换些新钱,买些粮食,看能不能熬到老天爷开眼。”

“人参有些年头,所以价格不错,卖了三百两,我寻思我们几兄弟平分,毕竟那天上山大家去了。”

众人没说话,也没有反对。

刘氏说:“是这个道理,那就平分了吧。”

余林紧接着把城里粮铺的价格说了一下。

听的刘氏婆媳几个咂舌。

杨氏道:“咋这贵了?谁买得起啊!”

姚氏叹了口气:“买不起也要买,老天爷不开眼呐,这是要将人活活逼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