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第七师如火如荼地进攻克耶邦的同时,孙长风也悄然率领着果敢同盟军的第一师、第三师以及第五师,向曼德勒省的皎施县发起了雷霆万钧的攻击。

皎施县,这个地理位置至关重要的城市,如同曼德勒省的门户,一旦失守,曼德勒县与实皆县的安宁将岌岌可危。

皎施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曼德勒省与掸邦之间。

然而,这颗明珠背后,却隐藏着政府军五万大军的严密防守。

与此同时,实皆县与曼德勒县也各有一个师级的兵力进行驻防,三地相互呼应,形成了坚不可摧的犄角之势。

面对如此强大的防御体系,果敢同盟军的三个师想要一举拿下皎施县,无疑是一项极其艰难的任务。

然而,孙长风深知,这次进攻并非为了单纯的攻城掠地,而是旨在牵制政府军的兵力,为其他战线的战斗创造有利条件。

因此,他巧妙地运用了战术,将果敢同盟军的三个师分散部署,以牵制政府军的注意力。

他深知,在战场上,有时候牵制比直接进攻更为有效。

通过牵制,他们可以让政府军分散兵力,削弱其整体战斗力,为未来的决战打下坚实的基础。

果敢同盟军的战士们,在孙长风的指挥下,展现出了顽强的斗志和出色的战斗素质。

在皎施县的战斗过程中,孙长风始终保持着冷静的头脑和坚定的信念。

这场战斗不仅关乎皎施县的得失,更关乎整个战略计划的成败。

夜幕降临,孙长风站在临时搭建的指挥部中,望着窗外闪烁的星光,心中思绪万千。

这场战斗将是一场艰苦的拉锯战,需要每一个战士都发挥出自己的最大潜力。

此时,第三师师长陈书全和第五师师长文清急匆匆地走进指挥部。

他们的脸上写满了焦虑和不安,显然,他们对当前的形势感到十分担忧。

“孙师长,我们必须得想办法找到突破口!”陈书全急切地说道,“政府军的防守太严密了,我们的进攻一次次受阻。”

孙长风微微点头,他理解陈书全的担忧。

然而,他也明白,在这场战斗中,急躁并不能带来胜利。

他沉声道:“陈师长,我知道你的担忧。但是,我们必须冷静下来,分析形势,找到突破口。”

文清也附和道:“孙师长,我们听你的。你说怎么办,我们就怎么办。”

孙长风沉思片刻,然后缓缓开口:“首先,我们要利用我们的优势兵力,对皎施县的四周进行包围。同时,我们要派出侦察兵,深入敌后,了解敌人的布防情况。”

“其次,我们要利用地形优势,选择最有利的进攻路线。同时,我们还要准备好足够的弹药和粮食,确保我们的战士们能够在战斗中保持充足的体力。”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我们要发挥出我们果敢同盟军的战斗精神。我们要告诉每一个战士,这场战斗不仅是为了掸邦,更是为了我们的家人和同胞。我们要让他们明白,只有团结一心,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陈书全和文清听后都表示赞同。

孙长风是一位经验丰富且稳重的人,他的每一个决策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接下来的日子,果敢同盟军在孙长风的精心部署下,对皎施县发起了迅猛而凌厉的攻击。

他们的意图并非盲目地冲锋陷阵,而是希望通过这样的猛攻,找到敌人防线的薄弱之处,打开一个缺口。

同时,他们也希望这样的行动能够刺激到皎施县的政府军,促使他们主动出击,放弃那看似坚不可摧的龟缩防守。

果敢同盟军并不畏惧与政府军的正面交锋。

然而,他们更担心的是敌人那种死守不出的战术。

皎施县内的五万政府军,再加上曼德勒县和实皆县的援军,他们在人数上占据着绝对的优势。

如果政府军选择坚守不出,那么果敢同盟军将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孙长风深知,战争并非仅仅是人数和武器的比拼,更是智慧和勇气的较量。

在皎施县的战线上,日子一天天过去,政府军始终坚守不出,仿佛要将这场战斗拖入无休止的消耗战。

孙长风站在指挥部窗前,目光深邃,他知道,这样下去,果敢同盟军的优势将逐渐被削弱。

政府军占据有利的地形,果敢同盟军的进攻损伤很大。

然而,孙长风并没有因此而慌乱。

战争的胜负往往取决于瞬间的决策和坚定的执行。

他召集了陈书全和文清,将侦察兵带回的最新情报告诉他们:皎施县的政府军实际上只有两万人,而非之前所估计的五万。

这个消息如同一股清流,瞬间打破了指挥部内的沉闷气氛。

陈书全和文清的脸上露出了惊喜的神色,他们知道,这将是他们打破僵局的关键。

拿下皎施县,政府军必然要增兵实皆县与曼德勒县。

这可以最大程度的拖住政府军的兵力。

孙长风已经不去想那消失的三万人去了哪里。

他认为最大可能去勃固省方向。

孙长风冷静地分析着形势:“虽然政府军的人数比我们少,但他们依然占据着地利人和的优势。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必须制定周密的计划。”

“其次,我们要加强对皎施县的包围,切断他们的补给线。同时,我们要派出更多的侦察兵,深入敌后,搜集更多的情报,为接下来的战斗做好准备。”

“最后,我们要利用地形优势,选择一个最佳的进攻时机。一旦时机成熟,我们将以雷霆万钧之势,对皎施县发起猛烈的攻击。”

陈书全和文清听后都表示赞同。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果敢同盟军按照孙长风的部署,开始加强对皎施县的包围。

同时,他们派出更多的侦察兵,深入敌后,搜集情报。

孙长风也亲自前往前线,鼓舞士气,指导战斗。

7月11晚上,孙长风接到了侦察兵的报告:政府军的补给线已经被切断,他们的粮食和弹药储备已经严重不足。

同时,他们还发现了政府军的一个薄弱环节——在皎施县的南部,有一片密林,政府军的防守相对薄弱。

孙长风立即召集陈书全和文清,告诉他们这个重要的情报。

他们决定利用这个机会,对皎施县发起一次决定性的攻击。

在孙长风的指挥下,果敢同盟军的战士们迅速行动起来。

他们悄无声息地穿越了密林,成功地绕过了政府军的防线,直接插入了皎施县的南部。

当政府军发现果敢同盟军的行动时,已经来不及了。

果敢同盟军的战士们如同猛虎下山,对政府军展开了猛烈的攻击。

在他们的英勇奋战下,政府军的防线很快就被撕开了一个大口子。

孙长风站在临时搭建的指挥部中,望着窗外熊熊燃烧的战火,心中充满了信心和决心。

他知道,这场战斗的胜利已经离果敢同盟军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