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烽火生死情 > 第91章 瑞兽盈门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冬季的刘家村没什么夜生活,老百姓大多早早入睡,张义带着王小光等人来和刘景荣商议事情。

“栓子说了,鬼子笼络了匡城土豪乡绅的心,准备和国军负责人议和。”王小光说:“虽说咱们并不关心当官的事情,可该做的还是要做。”

“过几天天龟儿子大岛就要和崔营长议和了,郭队长去劝咯,崔营长也担心有诈,会看情况带上郭队长。”秀山继续说:“格老子的不关心议和,就是听了你们杀汉奸的事解气,哥几个想暗中帮帮你。”

“明说了吧,小鬼子擅长挑拨离间,他想威逼利诱崔营长投降,然后挑唆崔营长灭掉八路。”张义继续说:“虽说咱和八路不和,可人家放下恩怨和咱一起打鬼子的恩情不能忘,倒是鬼子汉奸不除,咱都别想过好日子。刚秀山说的就是大家想说的,当咱是兄弟的话,就告诉咱们下一步的事。”

“中!”刘景荣说:“咱到底是兄弟。”接着刘景荣把情况分享了一下,张义听完就说:“石原和翟四虎交给咱了。明天小光和喜鹊去侦查一下,咱晚上动手。”

“嗯,要是搞不定还交给咱弟兄。”刘景荣继续说:“王文斋就交给俺。”

“说这话看不起谁呢?”大柱说:“咱打猎可是百发百中啊。”

“大柱,这回咱可不能打咱的名义去干。”张义解释说:“表面上咱得听话,这回就是给葫芦做嫁衣了。”

“这嫁衣好说,锅可是不背啊。”刘景荣说完,大家会心一笑。

大家当晚就策划好行动,次日的行动开展还算顺利,王小光凭借自己出色的侦察本领,很快找到了石原的住所和安排。而喜鹊则凭借在红帮太行会的地位,找到了匡城红帮的分会,获得了翟四虎的一些动态。至于王文斋,刘景荣是志在必得,这种虚伪假义的人多活一天,都让人作呕。

当晚,刘景荣梦到了一只足有六米高的老鳖,足如浴盆,壳如盔甲,鬼神龙头,背上还有一座巨碑,身后还有一片假山,刘景荣十分震惊,这莫非就是传说中老鳖坑里的霸下?

“你是啥精怪?”刘景荣壮着胆子问:“来找俺干啥?”

“臭小子,前些日子刚帮了你,今天就不认账了?”老鳖继续说:“本尊虽不出名,守护匡城已有500余年,难道你不识本尊?”

“匡城刘氏子嗣景荣,叩拜霸下仙尊。”刘景荣听后,已然知晓老鳖来历,但忍不住问:“只是小辈不知何时受助,还请仙尊明示。”

“雪夜杀贼,利刃入城,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之冻毙于风雪。”霸下此言一出,刘景荣顿时醒悟,立即叩头再拜:“原来那夜是您暗中把枪弹送来,还把李岩和小旺驼到客店,请受此拜。”

“孺子可教!”霸下继续说:“吾知汝定生疑,本尊为何助你。实则是二人动了桥底铁闸,封印松动,本尊可以驱身前往,算作投桃报李。然今日入梦,另有要事相商,还望汝能助我一臂之力。”

“愿听详闻。”刘景荣说完,霸下让他起身,就说起了自己的来历:“世人皆知龙生九子,殊不知元末天下乱时,四海龙王都受卧龙转世之刘伯温相邀,助真龙天子朱元璋征讨得天下,然那时妖魔横行,天庭神界也遭遇邪魔入侵,四海龙王需先助天庭平乱,可龙王们常年受人间供奉香火和跪拜,又不能舍弃天下苍生,故而派我们兄弟9个来到神州助阵。”

“此事晚生已有耳闻,且知晓靖难之役后您所受委屈。”刘景荣继续回答:“匡城何其有幸,得仙尊庇护500余年,自是感激不尽。”

“陈年旧事了,若非朱家王朝拘泥于缅北一地,何至于损兵折将,以致打下江山不及元朝半数,若他们集中兵力对付蒙古瓦剌与鞑靼,定能获得元朝版图。之后,大明国力式微,满蒙联姻终酿成亡国大祸。”霸下一阵感慨,随后说到自己:“吾被朱棣所骗,驼上功德无量碑,不得挪动分毫,八兄弟见状,携吾神灵离去,回龙宫复命。而今天下大乱已几十年,天灾频仍,人祸横行,加之异邦妖魔入侵,赤地千里,民不聊生。你虽未受大任,却极尽所能惩恶扬善,救助百姓,堪为可托付之人。”

“托付?”刘景荣不明就里:“愿闻其详!”

“冬月末子夜,月隐而星灿,银河转至栖身处,阴阳界门会开1个时辰,那时可引天上水倾灌,乘黄河沙舟,套拴天绳索于功德碑,用承重之无极木配拴天绳效仿桔槔之法,随水波而动,将功德碑从吾背上脱离即可,吾脱身后,会助汝一臂之力。”霸下说完,随着一阵表情狰狞,似乎有东西要从嘴里呕出,不一会儿,一只长约一尺,宽高各一寸的小盒被他吐到地上,然后化身为雾气飘散,空气中弥漫着一句:“苍生之命,在此一搏。”

“仙尊……”刘景荣一声声惊叫,双手还在空中乱抓,这时一双手抓住了他,惊讶中带着关心问:“三哥,怎地了?”

刘景荣睁开双眼,这才发现自己又做梦了,他说:“刚做了个梦。”

绣娘从床头柜上拿出火折子,点燃了油灯,刘景荣披上衣服后拿着油灯照亮,找出鞋子穿上,就发现地上竟然有个长约一尺,宽高各一寸的小盒,刘景荣仔细辨认,发现正是梦中霸下所给之物。

天一亮,刘景荣赶快去找了王来顺,王来顺听闻事由,也是一惊:“这么说,咱俩可有的忙了。而且只有咱俩可不中。”

“这事情咋办啊?”刘景荣直接问:“你说清楚,别云山雾绕的。”

“今晚冬月二十九了,这个月小进,明天腊月,阳气弱,阴气盛,加之朔日月隐(阴历月末和月初夜间不见月亮,称为朔日),日月牵引,功德碑压力最小,此为天时。”王来顺继续说:“雍正年间,朝廷每年都要称黄河水重,水重多雨,水轻少雨,极其精准,虽然到民国被废除,但我每年都去做,今年水越来越轻,必然是阳间干旱,阴间洪涝,水多则浮力加大,只是需要去阴间借用无底船。”

“这就中了吗?”刘景荣问了一句。

“哪儿能呢?”王来顺继续说:“霸下驼都费劲的东西,哪儿那么容易挪得动?”王来顺说着打开盒子,看到里面有三个带凹槽且中空的木轮,两根绳子,两根短棍,二人不由得面面相觑。他们把物品倒出盒子后,继续查看盒子,里面已经没有其他物品了,而刘景荣仔细翻找盒子并未发现线索,王来顺也没发现任何端倪,过了半个时辰,俩人始终找不到线索,他们失望地把东西放到盒子里,当刘景荣触摸到木盒内壁时,他察觉出了异样。

刘景荣从小学习针灸,不仅对穴位配合及捻针手法要求高,而且对手的敏感度要求很高,刘景荣在摸到内壁时,察觉里面有一条纹路。

“半仙儿,你这儿有笔墨纸砚没?”刘景荣问王来顺。

王来顺自然明白,对外叫:“小蛋,把文房四宝拿来。”随即,王来顺的孙子就把笔墨纸砚端来了,刘景荣倒出物品,拿出一张白纸,用笔蘸墨刷白纸,一番忙活后,他发现纸上一片漆黑,有少许极难发现的纹路后。他显然不满意,拿出另一张白纸,自己用手隔着纸临摹内壁上的纹路,这次虽然清晰了点儿,可还是无法识别。

于是,刘景荣继续拿白纸来临摹,后面墨用完了,小蛋正要磨墨,刘景荣叫住了他,他用手指蘸着墨,闭着眼睛隔着纸张进行临摹,忙活了一炷香的时间,纸张上出现了一副简图。

“桔槔!”王来顺脱口而出。刘景荣仔细看,一根木头竖在地面,一根木头横组在竖立木头的顶端,而且一头长,一头短,长的一头垂下一条绳子勾着滑轮,另外两个滑轮组在横木上,短的一头垂下一条绳子。

“哎,啥玩意儿?”刘景荣不太明白。王来顺带着他进行组装,一边组装,一边解释:“桔槔是商代人发明取水浇地的一种工具,就是用杠杆来取水,春秋战国的时候都很普遍了,诸子百家很多人都记录过。就连现在的称杆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发明的。到明朝,宋应星在另一头加上了石头和拉绳,方便取水。”

俩人组装好架子后,就继续用绳子套滑轮,一番忙碌后,还真的组合起来了。刘景荣这下知道这是干什么用的了。

“爹,饭都做好了,吃饭吧。”就在这时,王来顺的儿媳让他来吃饭,王来顺立马邀请刘景荣吃饭,刘景荣没有推辞。饭后,两人商量了很多细节,然后两人分手。

回去后,刘景荣找到栓子,让他按照自己的交代来做,最主要的就是带上一盏空油灯。入夜后,刘景荣交代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告诉栓子和自己入阴世行动。正安和小二狗被张义接走,刘景荣脱下鞋子,左鞋口朝上,右鞋口朝下,盘腿而坐,五心朝天,默念法咒,借助师父教授的技能,进行灵魂出窍。

刘景荣渐渐觉得自己耳边声响急促,原本清晰的声音逐渐模糊,没过多久,自己耳边的声音逐步清晰,他这次出阳神完全是自己做的,没有借助外力。而当他睁开眼,已经发现周边景象不同了,虽然还是自己的家宅,却好似蒙了一片白纱布一样的朦胧,他也是今天才从王来顺那边知道,出阳神前后的环境相差之大,适应性之难,危险性之高都非一语概之,注意项非常多。刘景荣也逐步意识到上次师父用自己出阳神侦察鬼子火力,并引出渡边后下手是多么危险的事情,自己险些成孤魂野鬼,好在师父全力保住了自己。他虽知师父必有苦衷,可依旧心有余悸。

刘景荣走出房门,寻找出阳神的栓子,可什么都没发现,一阵阴风刮来,刘景荣顿感阴冷彻骨,而风中似乎夹杂着一声声的求救声,他不由抬头一看,冷不防大吃一惊:栓子竟然飘在头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