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江瓷和林景盛又去了小叶子跟两个舅舅说让他们找一些编竹篮编得好的人家,让他们先准备好编各种竹篮的竹坯子。

过几天有赚钱的活干。

前几天叶婉和林山把江瓷想要的各种竹篮包包都做了一个,江瓷把那些都拉了过来。

叶存拿着上面没有任何图案的斜挎竹编包看了又看。

“这包怎么编的,那么好看?”

江瓷也最满意这个包,“编这个包用的时间可长了,还可麻烦了。”

林山编这个包的时候,有些地方可是编了又拆,拆了又编。

“到时候让姑姑姑父教教我啊!”

林景盛把手中的几个左边包向叶存面前推了推,“肯定的,这些你都得学会。”

林景盛把这些篮子和竹编包都放在桌子上。

不光叶存看到眼热,家里的其他几个孩子也看得眼热。

每拿起一个篮子看看就发出一阵惊呼声。

柳清言拿起那个斜挎竹编包也是看了又看,“这样精致的包,肯定很受这种公子小姐的喜欢。”

“我想的也是,那些公子小姐也不差钱,也能买得起这样做工复杂的包。”

柳清言对这个包很上心,“这一个包要编多长时间?”

“编了快两天。”

“那这刚开始啥时候学,也不知道两天能不能编成这样一个。”

“那边几种,用的时间都不是很长,也不是很复杂。”

“你们到时候去找人家准备竹坯的时候,把这些包拿着给他们看看。

告诉他们过些天会教他们,看看有哪些人自己感觉能学会这种难的,让他们多准备这种细的。”

叶存点点头,“好,到时候一定跟他们说清楚。”

大舅二舅大舅母二舅母从地里回来了,叶存简单的跟他们说了一下事情的原委。

他们几人也是一脸惊奇的拿过这些包看了又看,就坐到那边商量起来了这里村里适合做这些的人。

就只有他们四个坐在这里聊天。

柳清言问,“瓷哥儿要找那么多人做,也是想像牙刷那样卖到外面去吗?”

“嗯,毕竟在咱们这里也就前一段时间比较好卖,到后面卖的就比较慢了。”

“那应该不止这些东西吧?”

江瓷称赞道,“言哥儿真聪明。”

叶存则还在状况外,“还有更多的吗?”

“有更多,想在布包里面加竹撑,还可以编成放花的瓶子。”

有更多的想在书包里面家族称还可以变成放花的瓶子

“也不知道阿瓷的脑子是怎么长得,什么都想得出来。“

江瓷打着哈哈道,“老天在我脑子里托梦了,告诉我这些东西的做法。”

叶存:“这是瓷哥儿就放心吧,保准做好。”

在中午吃饭的时候二舅母问他们两个,“话说你们什么时候补办酒席。”

这话问的江瓷和林景盛都是一愣,他们两个都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两人从见面到心意相通,再到后来房事上的水到渠成。

一切都自然而然,好似他们本该如此。

忘记了他们还没有拜堂办酒席。

林景盛:“这个还不知道,二舅母也别急办酒席少不了你们的。”

在场的人都哈哈大笑,“我当然知道少不了我们的。”

天空中繁星闪烁。

“景盛,明天去你们姑姑家看看,她家今年中秋都没有来,也不知道是出什么事了,过去看看,你晚上给瓷哥儿说一声。”

“好的爹,我就说今年中秋的时候家里怎么那么冷清,原来是姑姑他们没有来。”

到屋里林景盛抱着江瓷给他说了明天去大姨家。

江瓷在家中也听叶婉和林山提起过姑姑,知道她的名字叫林秋兰。

因此有些好奇,“姑姑家在哪里?”

“在隔壁杨河镇大朱村,大朱村就在永安镇西边出了镇的那个村子,也不是很远。”

“那姑姑家都有什么人?”

“姑姑姑父两人,上面还有一个父亲,下面有三个孩子……”

江瓷了解到,姑姑家有三个孩子,老大朱彦熙是个哥儿早就成亲了,老二老三是男子都还没有成亲。

姑姑比林山大五岁,她和姑父朱正也是两情相悦才成的亲。

早年间朱正跟着村里人一起来到永安镇码头干活,他干了一段时间,感觉太累想去找找其他活计。

还真让他找到一个,他见这镇上有担着扁担走街串巷的货郎。

他心思活络了起来,他就从打听好从哪里拿货,拿货的价钱。

他就不干码头搬货的活了,搬东西半个月的工钱都投进了他的货郎生意。

他挑着东西到村子里卖,村子里碰到货郎的次数不多,价钱便宜点自然不愁卖。

朱正也经常去林家村,就是在那个时候两人两情喜悦。

两人也都是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

姑姑眼看爹娘要给她说亲了,也急了,就告诉爹娘她想嫁给货郎朱正。

朱正这人和他的名字很是不符,朱正不到二十岁说话处事圆滑。

她爹娘当然是不同意了,那货郎还不是他们这镇上的,也不知道他们家是什么情况,要是嫁给了他,得嫁多远,闺女在那边受了欺负他们也不知道。

他们两个的感情倒是很深厚。

林秋兰也是一副非君不嫁的架势,朱正也是把他们家里什么情况没有隐瞒的说出来。

他家就他一个孩子,阿爹生他的时候在鬼门关走过一遭,伤了身子。

早已和爷奶分家,叔伯三个都不是很亲近。

她爹娘见这两人这副架势,觉得林秋兰就是年轻气盛一时冲动,得让她看清这个人是不是得到托付。

对朱正提出来要求,一年的时间,他要是想娶林秋兰家中就要有一辆牛车,六两银子的聘礼。

说着是让他家中有,其实是让他在这一年的时间里赚钱买牛车。

从那以后,朱正挑着扁担也去了离镇上更远村子,一天挑扁担的次数也增加了。

生活也很拮据,一季子就一件替换的衣服。

一年后,朱正不仅买了牛车,还给林秋兰买了一个银簪子。

林秋兰的爹娘看着比一年前黑了瘦了的朱正,最终对他们的婚事点下了头。

从他们村到大朱村要近两个时辰的路程。

所以他们一早就出发了。

在家里拿了肥皂牙刷,到镇上又买了些肉糕点和酒。

天气凉爽,驴车又晃晃悠悠的,晃的江瓷有些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