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他们也都没见过陛下,不知道陛下长啥样,只是心中非常疑惑,为什么会有两个陛下?陛下应该没有这么老吧?

朱元璋和朱棣也不知道他俩是谁,其他大臣也都不知道此时还名不见经传的这两个年轻人,都疑惑地看着江风。

江风笑道:“这两个人算是嘉靖朝乃至大明朝的名将,不过,此时还没有立下赫赫战功,正好可以给他们个机会。”

朱棣一听说是大明朝的名将,走过来,拍了拍他们的肩膀,笑道:

“好,站在旁边,等会儿听朕的将令。”

“谢陛下!”两人站起身来,一脸懵逼地看着大家。

蒋傅是定西侯,武将,听说这两人是嘉靖朝的名将,有心接纳,走过来给两人耐心地解释了现在的情况。

江风看着朱棣,双手一摊,为难地说:

“老四,这嘉靖朝现在也没什么拿得出手的武将了,要不,我把你永乐朝的武将薅两个过来用用?”

朱棣点点头,“行,正好他们现在闲得蛋疼,把高煦和张辅带过来。”

没过多久,朱高煦和张辅就被带了过来,只是画面有点辣眼睛。

江风去的时候,朱高煦正将小妾扔在床上,自己的衣服已经脱得只剩下一个大裤衩了,直接就被江风启动穿越大法带了过来。

而张辅也好不了多少,自己正在勾栏听曲,身边围了几个莺莺燕燕,此时衣衫不整,脸上和衣服上到处都是口红印。

朱高煦睁眼一看,怎么就到了这完全陌生的地方,周围都是陌生的人,破口大骂:

“哪个龟孙子绑架老子?你也不打听打听爷爷是谁?活得不耐烦了?”

朱棣突然一个转身,将他吓得魂飞魄散,赶紧跪倒在地:“父皇,怎,怎么是您?这时在哪儿?”

张辅也赶紧跪地磕头:“陛下,这,这是怎么回事儿?”

朱棣抬起腿就踹了两人两脚,骂道:“你们两个混蛋,衣衫不整,成何体统?”

张辅吓得跪在地上不敢说话,朱高煦一脸委屈:“父皇,儿臣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儿,睡觉睡得好好的,一下子就到这儿来了。”

江风看他俩这狼狈的样子,心想,完了,两人正在兴头上,被这么一顿吓,该不会从此痿了吧?

朱元璋本来看到两人这副样子,顿时火起,但想想就明白是怎么回事儿了,指着江风笑骂道:

“江小子,你这干得啥事儿?”

朱高煦和张辅回过头来,就看到死了二十多年的太祖,竟然活生生地出现在眼前,这下某个玩意儿彻底吓软了。

正统朝的张辅见过穿越时空的朱元璋,但永乐朝的张辅却没有见过,朱高煦还是小时候见过,但太祖的画像他们可是经常要拜的。

朱高煦看向朱棣,指着朱元璋,结结巴巴地问:“父皇,这皇爷爷不是驾崩二十多年了吗?”

朱棣这会儿盯着地图,正在思考如何作战,哪有时间跟他们解释这些。

朱元璋见状,冲朱高煦和张辅招招手,“你俩过来,咱给你们好好解释解释。”

两人战战兢兢地跪着爬了过去,一边爬还一边回头看看朱棣,朱元璋也没有责怪他们,等他们爬过来之后,才耐心地给他们解释这个事儿。

朱棣看着面前的地图,虽然蒋傅标注了很多,但蒋济自己也说,京城外已经完全乱了,具体什么情况他也不清楚。

敌人多少?不清楚。自己的军队在哪里?不清楚。有多少援军?还是不清楚。

朱棣什么时候打过这种仗,这个朱高炽的征北大将军,此时也是一筹莫展。

他看了看江风,问道:“先生,别光看热闹啊,过来帮我参谋参谋。”

江风其实也正在仔细搜索历史记忆,这个在历史上被称作“庚戌之变”的战争,算是大明朝唯一一个城下之盟,但历史记载却并不是很详细。

“我知道的情况是,鞑子军队一共可能有五万人,在宣府遇到强烈抵抗,才改道古北口入关。”

“他们饱掠完退走的时候,先准备从西边的北羊口退出去,但北羊口闭关抵抗,他们不得已,才折回向东,经昌平、怀柔、密云,仍然沿潮河从古北口退走。”

“明军各地守将大多进行了坚决的抵抗,但打不过鞑子,京营大军执行严嵩、丁汝夔的政策,不敢迎战,仇鸾带十万大军一直尾随鞑子,不敢放一箭。”

“这就说明一个问题,鞑子并不是非常强大,只要坚决抵抗,不但可以打败他们,甚至全歼他们,也不是不可以。”

朱棣一听,大喜,他已经敏锐地抓住了关键点,江风已经把鞑子的撤退路线说得很清楚了。

“蒋傅,你刚刚说,鞑子正往北羊口进发,对不对?”

蒋傅点点头,“是的,太宗,这是最新收到的消息,不会有错。”

“好,这就对上了。”朱棣指着地图,说:“先生,既然我们知道了鞑子的撤退路线,我们派一支大军,立即前往古北口长城,切断鞑子的退路。”

“然后派另外一支军队尾随鞑子,在石匣营附近将鞑子包围,全歼他们,如何?”

江风看看地图,点点头,补充道:

“这里有两个问题需要注意,第一,鞑子撤退的时候,京城外还留有一部分兵力,他们的目的是掩盖主力撤退的真相。”

“如果我们派大军前往古北口,一旦被鞑子侦查到消息,可能就会出现极大的变数。”

“第二,鞑子如果知道了我们往古北口调兵,很有可能不从古北口走,而是强攻北羊口,从西边路线出关。”

朱棣点点头,“好,我明白了。”

他转身看向众人,沉声道:“所有人听令。”

“末将在!”

“微臣在!”

“立即传旨宣府和怀来附近的守军,往北羊口集中,阻断鞑子从这里逃跑的道路,敢于拖延不进者,主要将领满门抄斩。”

“传令蓟州、密云、怀柔等地军队,立即从各地出发,两天之内赶到古北口,否则主要将领满门抄斩。”

“传令京营主力,到校场集合,朕要亲自训话。”

“是,微臣遵旨。”新任平虏大将军蒋傅、兵部尚书王邦瑞躬身领命。

此时,陆炳已经安排人给朱高煦和张辅弄了两套盔甲,他们已经穿戴整齐。

朱棣看看江风,又看看朱瞻基、朱高煦、张辅、蒋傅、陆炳、戚继光和俞大猷。

“你们跟朕一起,跟京营将士训完话之后,朱瞻基、张辅、陆炳、俞大猷,你们带领京营将士,立即消灭京师东北两边的鞑子。”

“然后大军在顺义集合,待所有鞑子抵达怀柔之后,立即进兵,在密云一带尾随鞑子,截住鞑子的后路,把他们赶到石匣营。”

“陆炳安排督战队在最后,不杀光所有鞑子,胆敢后退者,杀无赦。”

“是,末将遵命。”

“朱高煦、蒋傅、戚继光,你们跟着朕,到古北口,放走一个鞑子,朕砍你们的脑袋。”

“是,末将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