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万俟昕也十分的好奇,他看到走在最前面的是青松就快走了几步迎上去问:“你怎么跟着一起回来了?”

青松比万俟昕离开西南的时候更加高大了,黝黑的脸上都是胡茬,神情肃然,看起来不像是一个十五岁的孩子,就像是一个久经沙场的将军。

他低声对万俟昕说道:“回王爷是长公主命小的护送棺椁回来的。”

万俟昕一听彻底松了那口气,看来他猜的没错,长姐真的是假死。

他望向后面的棺椁问:“怎么是两副棺椁,那是谁的?”

青松:“是周王的?”

万俟昕心中大惊:“他死了?”

问完他就发现棺椁的后面跟着万俟澜的五百女亲兵,亲兵的后面是一辆囚车,囚车里面是一个披头散发的男人。

还不等他细看,万俟烨已经率领文武百官上前了,他没法细问,只能后退站回了队伍。

青松看到万俟烨跪下行礼:“末将穆青松参见太子殿下。”

万俟烨微微抬手:“起来吧。”

青松没有起:“末将护送长公主同周王棺椁回京,请太子殿下查验。”

万俟烨点点头往前走了几步,他看着万俟澜华丽的棺椁一时间连抬手的勇气都没有,手都是发抖的,他虽然坚信自己的妹妹不会出事,但是看到棺椁心中还是胆怯,连看一眼的勇气都没有,生怕这一眼就看到了躺在棺椁中的妹妹。

万俟昕看他举了几次手都不敢把手放在棺椁上,他上前扶着万俟烨低声说了一句:“大哥,长姐无事。”

万俟烨慢慢的回头,看到万俟昕眼中平静坚定的眼神,心中的大石头才狠狠的落地,不过极大的心里落差还是让他一阵头晕目眩,万俟昕及时扶住了他,并且抬高了声音说道:“太子殿下悲痛,身子不适,还是先迎长公主京城吧。”

站在百官最前面的程世恒和言景昶带着百官叩拜后让开了一条路,护送的队伍慢慢的走了起来,队伍从万俟昕的面前路过的时候,万俟昕才看清囚车里的人。

看到那个人的时候他大吃一惊,不仅喊出了声:“池大哥。”

万俟烨听见了也看向囚车,同样十分震惊的问:“他怎么在这里?”

没有人回答他这个问题,池宴就像是一具行尸走肉一样坐在囚车里,他的手脚都被绑住了,嘴里也塞着布,整个人瘦的脱了相,此时他双眼空洞的望着天,对于万俟昕的呼唤并没有任何的反应。

很快队伍进了城,城中的道路两旁也都是百姓,棺椁所到之地百姓皆跪,哭声一片,可见万俟澜在百姓心中的声望十分的高。

原本要停棺的话应该是停在长公主府,但是宣武帝下令停棺宫中,此时宫门大开,棺椁被送进了宫,宣武帝专门为万俟澜在前朝腾出一片地方设了灵堂,此时他和程晚清就等在那里。

看到棺椁靠近的那一刻程晚清不由自主的握紧了拳头,宣武帝倒是淡定了许多,他同样注意到了有两副棺椁,也皱了眉头。

马车停稳以后,青松同样上前给宣武帝见礼,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他并没有说多余的话,只是让宣武帝开棺查验。

棺椁落地,宣武帝并不像万俟烨那样害怕,大跨步走到棺椁的面前,冯远忙带着人跟上,指挥人开棺。

棺材是没有钉死的,一推就开,太监们推开棺材盖后,宣武帝往里面看了一眼里面并没有尸体,里面整齐摆放着万俟澜的那套盔甲,还有一个放骨灰的坛子。

这很好理解,现在是炎炎夏日,就算是有尸体也放不住,早就臭了,只能是火化后带着骨灰回来。

虽然宣武帝心中明白自己的女儿没有事,但是看到她的盔甲整齐的摆放在棺材里面的时候还是心中一紧,眼眶就直接红了。

他摆了摆手,冯远又让太监盖上了棺材盖。

程晚清并不敢上前查看,只能眼神紧紧的盯着宣武帝的神情看,看到他红了眼眶就有些站不住,宣武帝回头对她微不可察的摇了摇头,随后对青松说:“你随朕来。”

青松跟着宣武帝走了,一同去的还有程晚清,万俟烨和万俟昕。

冯远留下操办丧事,万俟澜的亲兵没有进宫,留在了宫外,而池宴直接被送进了大理寺。

进了乾清宫的大殿宣武帝把所有的下人都遣出去,看向青松:“说吧, 到底是怎么回事?”

青松从怀中掏出一封信双手奉上:“回皇上,这是长公主的亲笔信。”

听到是万俟澜的信,程晚清直接快走几步拿到了手中,信是密封好的,她迫不及待的撕开看了起来。

信的内容不是很长,是万俟澜的请罪书,写明了她假死的经过和原因,她知道她一旦假死就再也见不到宣武帝和程晚清了,这是她的不孝,但是她在京城就像是困在鸟笼中的鸟一样活的实在是痛苦。

短短的信让程晚清泪流满脸,她并没有怪万俟澜做出这个决定,她是理解万俟澜的,在她的心中自己的女儿从来没有畅快的活一天,没有上战场的时候,她是名门闺秀,要守的规矩多,上了战场她要比男人付出更多才能打胜仗,当了长公主以后压在她身上的枷锁更多了,她甚至都没有随心所欲的为自己做一件事。

程晚清如今就活在皇宫这个牢笼里,她实在是太明白万俟澜想冲出去牢笼透口气是什么感觉了。

她哭是心疼自己的女儿,也是因为她作为母亲没有护好自己的女儿,让她用了这么决绝的方式把自己在世上的痕迹抹去,以后她就再也不是万俟澜了,她不再是她了,只能顶着别人的身份活下去,这何尝不是另外一种枷锁。

她看完把信递给宣武帝然后捂着脸去一旁哭了。

宣武帝看完信,也是心中一阵难受,他叹气道:“是我这个做父亲的对不起她,不能给她想要的生活,也没有好好的保护她,这么多年,做万俟家的女儿是委屈她了。”

他又看向青松:“另外一个棺椁是怎么回事?”

青松回到:“回皇上,另外一个棺椁是周王。”

宣武帝吃惊:“他死了?是怎么死的?”

他虽然怨恨这个儿子,恨他不成器成了乔家的棋子,也恨他真的反了,让他看着他们手足相残,但是他从未想过弄死这个儿子,儿子犯错那是他这个当父亲的没有教好,他就是以后一辈子囚禁着他也不会杀他,就像是他到现在也没有杀了乔贵妃,只是囚禁了她。

青松:“当初卫国公率领大军突破了西南关口进入了西南腹地,周王率领残部逃入了深山中,长公主带着末将等人送入大山找人,最后找到了周王,但是周王殊死抵抗,不肯受俘,长公主上前劝降的时候,他趁机用袖弩射伤了长公主,弩箭上有剧毒,幸亏杨大人随队跟着及时给长公主服下了解毒丸。

末将等只能把周王绑了,周王部下全诛。

长公主虽然身上的毒解了,但是得修养一阵子,因此她借机假死,杨大人给她服下了假死药骗过了卫国公和军中的将士。

在火化的时候末将等人找了一具身形同长公主身形相似的女子火化。

当时周王就关押在军中,但是池大侠突然现身刺杀了周王,并且想自戕随长公主一起去了,要不是末将有些力气制服了他,恐怕池大侠已经随长公主一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