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贾英给尤清之行了一礼,兴冲冲地走了。

刚回家,就见自己娘正在门边徘徊张望。

“娘。”

贾英娘见他回来了,忙迎了上来:“英儿,你回来了。”

又看着他的衣裳道:“你这是?”

贾英笑道:“我衣裳破了,这是蓉小爷的衣裳,婶子让我先换上。”

贾英娘上下左右细细打量了一遍,道:“你穿着也好看,待会儿脱下来洗了,还回去,娘照着再给你做一身。”

贾英笑道:“娘,用不着。我穿这个下地干活不方便。”

说完又问:“娘,我的种子呢?”

贾英娘拉着他来到仓房前头,只见门外上了一把大锁。

贾英娘把钥匙拿了出来,递给贾英:“这是你的东西,好好守着,娘再也不会劝你随便给人了。”

贾英低头掩饰泪意,左手死死攥着钥匙。

贾英娘道:“娘没用,过去总教你让这儿让那儿,委屈你了。”

贾英又想拿袖子抹泪,被贾英娘拉住:“你这孩子,这么好的料子是能拿来擦鼻涕眼泪的?快去换下来,我待会儿洗了还回去。”

贾英破涕为笑,“娘,衣裳重要还是你儿子重要?”

贾英娘也笑了,“自然是我儿子重要,听话,快去把衣裳换了。”

贾英“唉”了一声,拿着钥匙回房去了。

贾英娘看着贾英欢快的背影,又看了下仓房门口的大锁,忽地笑了。

到了晚上,连华回来复命,外头只有几句小口角,并没人闹事。

还未松口气,扮成灾民的护卫传信回来,的确发现有几个人举止可疑,不像是为了那口吃的来的。总喜欢往人群里挤,不时说些挑唆之语。

尤清之看完便递给莫嬷嬷,莫嬷嬷看了便道:“这岂不是害群之马,奶奶要不要直接把他们抓起来?”

尤清之想了想道:“不行。现在不知道这些人到底有多少,若一次抓不尽反而打草惊蛇。况且我们也不能无缘无故抓人审问,那是犯了刑法。”

银蝶道:“要不然报官?”

“可他们不过说几句话,又没闹出事来,官府也不好定罪。”

“那可怎么好?”

尤清之道:“先让他们继续打听消息吧。”

“连华,你明日还是带着人去守着。”

“是。”

尤清之看向莫嬷嬷:“如今只能等着钦差大人过来了。”

莫嬷嬷应是,到了晚上,还是放心不下,送了信给皇帝。

这次皇帝派来的钦差是唐晋卿,曾任河南巡抚,乃是皇帝的心腹。

还在路上时,唐晋卿就让人快马加鞭去江南一带打听民情。

发现受灾最严重的金陵并没有百姓往外逃难还有些惊奇。

得知是前几年回乡的贾家先预警了众人,而后又带头施粥,这才晓得金陵人士并没有北上逃难的缘故。

唐晋卿便打算把金陵放在后头,先去附近受灾的地方。

可皇帝又火急火燎地来信,让唐晋卿先去金陵。

密信上说金陵有煽动民心的人混在灾民里,唐晋卿心里一紧,吩咐随行官员押送粮食和银两南下。带着几个护卫连夜赶路,紧赶慢赶到了金陵。

甄家不知怎么得了消息,便想先去迎接,派了人在城门口守着。

可唐晋卿行事低调,城门口又满是灾民,就这么混了过去。

再打听到消息,便得知钦差大人先去了贾府。

甄应嘉把下人骂了狗血淋头,只好在府里等着。

贾敬得知唐晋卿上门拜访,赶紧让人迎上来。

“贾将军。”

“唐大人,请坐。”

唐晋卿坐下,连声夸赞:“我听说这次是金陵洪灾多亏了您提前预警,不知挽救了多少性命!还有灾后施粥施药,更是功德一件呀!”

贾敬抚须,自得道:“不瞒你说,这都是我儿媳妇的功劳。是她先提醒我去监测水位,施粥施药也全是她在负责。”

尤清之在金陵一带的名声大得很,但怎么也不会传到京城去。

唐晋卿除了知道她收养了两百多个被拐的女孩儿,又开了个绣坊,其余就一无所知了。

不好谈论女眷,唐晋卿便岔开话题:“贵府珍大爷呢,怎么不见?”

贾敬便吩咐道:“去,让大爷出来见客。”

文晓为难,轻声道:“老爷,大爷还在小溪岭呢。”

“他没跟着叔父婶子们下来?”

文晓摇摇头。

唐晋卿见其中似有隐情,尴尬地端起茶杯喝茶。

贾敬挥退文晓,朝着唐晋卿坦然道:“犬子在山上清修,不好来拜见大人了。”

唐晋卿笑着应是:“无妨,我还有差事在身,叙旧等事暂可放在一边。”

贾敬道:“你等等。文晓,你去和清丫头屋里说一声,就是钦差大人来问赈灾的事儿,让她派个人来回话。”

文晓应是,转身去了。

贾敬看着唐晋卿说道:“我那儿子不顶事儿,如今家里内外上下都是我儿媳妇做主。你要是问赈灾的事儿,她身边的人怕比我还清楚些。”

“那您平日里作何消遣?”

贾敬泰然道:“不过去族学里上上课,平日里教教侄子孙子罢了。”

“原来如此。”

唐晋卿也搞不懂这一家子了。

得知钦差大人来了,尤清之操心这段时日,真想把一切都丢出去。

便赶忙让莫嬷嬷前去回话。

莫嬷嬷便拿着名册账本赶了过去。

“给老爷请安,给钦差大人请安。”

唐晋卿忙抬手假扶了一把:“嬷嬷请起。”

莫嬷嬷站起身,把名册账本放到唐晋卿旁边的桌上:“这是这段时日赈灾的账本名册。”

唐晋卿点头,还未问出口,莫嬷嬷接着道:“奶奶吩咐人扮成灾民,混在人群里,果然发现有人想借灾民起事。

只是贾府日日施粥,老百姓不至于没了活路,加上府里护卫和衙役看得紧,他们也不敢动作。”

贾敬惊道:“有反贼?”

唐晋卿也一脸惊讶:“贾将军不知此事?”

贾敬道:“外头没闹出事来,我也就没过问。倒是衙役这事我是知道的,是清丫头从我这儿拿的名帖去找的官员。”

唐晋卿点头,又问莫嬷嬷:“若是我想把这些人一网打尽,府上护卫可有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