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下季伯阳,参见太子殿下。”
“季伯达,季伯常是你哥哥吧?”
“回殿下,他们是属下的大哥和二哥。”
朱标笑了笑道:“你们季家不错啊,应天园区造纸厂季伯常,细盐厂季伯达,武器研发部季伯阳。”
“都是为殿下做事。”
“殿下,我们已经造出来燧发枪了。”
“不错,常森,常升一起去看看,这里让老兵们看着。”
朱标自然不想让季家一家独大,所以后面还要打压他们,只不过现在还不能动手。
当几人来到武器研发部,朱标拿起燧发枪看了看又看,当打了几发子弹后,不得不感叹,这些工匠手艺还不错啊。
燧发枪,也被称之为后膛枪,这种枪可比火铳枪要好多了,而且换弹更加方便。
朱标看向总负责人杨青开口道:“现在造一把这种枪需要多久,需要多少银子?”
“回殿下,需要半个多月,二十五银子。”
“还是有点贵了,不过也还好,先造五千把,先装备龙卫特种大队。”
“杨青你再去民间多招募一些工匠,孤给你们批一笔银子,把武器研发部再修建一个工厂,银子不够来找孤,孤给你半年时间,半年之内必须优化这种枪。”
“属下遵命,请殿下放心,一定完成任务。”
“民间那些喜欢枪械的孩子,也可以招募进来学习,对了,孤让大明日报给你们宣传宣传。”
应天园区,在造纸厂右边,正在修建另一座厂房,就是印刷厂,其中包括了印刷书本,发行大明日报,宣传告示等。
等厂房修建好了就可以运行了,以前大明日报是组建起来了,一直也就那样,朱标忙着其它厂房,还有种植基地的事,都快忘记了大明日报。
大明日报就是舆论武器,有了它就掌握了整个天下的舆论,如今造纸厂早已经开始营业了。
大明日报营业只不过是早晚的事。
“殿下有令,印刷厂开始印刷大明日报,招募天下喜欢枪械的人才来应天园区,同时把应天园区的福利待遇写上,还有招募天下喜欢医学的人才前往应天园,无论男女都可以,由周王殿下和太医院审核,同时宣传大明医学,及医术的重要性,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宣传咱们殿下这么做的良苦用心。”
印刷厂虽然还没有修建完善,但是得到朱标的命令之后,纷纷开始忙碌起来,最近大多厂的人,都说他们是吃干饭,已经让他们心里十分不爽了,现在终于来了差事,所以一定要做好。
管事的人大声道:“都听到了吧,别愣着了,大家开始工作了,让别的厂看看咱们印刷厂的能耐。”
“谁要是写不好,弄错了,别怪我无情,咱身后可是太子殿下,殿下可都看着我们呢!”
此话一出,特别是殿下都看着我们,工人们更加来劲了。
第二天,大明日报发行了两份报纸,一时间应天府,还有周围的一些地区,包括去远方的富商们,都买了几百份报纸,他们也会将这些报纸传往大明各地,让大部分人知道这两件事。
不说别的,只想为太子殿下做点力所能及的事。
当有一部分人看到这两份报纸,纷纷跑去应天园区报名,这一日的应天园区比上一次招募女工还要热闹。
应天府府尹孟端,此刻也在应天园区陪着朱标看着热闹。
“殿下真是贤明之君,我大明以后必定天下安康。”
如今整个应天府的经济发展越来越好了,孟端身为应天府府尹也是高兴无比。
朱标看了看身边的孟端,记得此人在明洪武18年,因吏役连坐,部议革职。充配云南洱海卫军。
在守卫明南疆边陲数年后,于宣德3年(公元1428年),改调太原左卫军,时年端已年近七旬。此后谱内无详实记载,不知端翁归终。
此人也算是一个人才,不然也不会以后被恢复官职了 。
“大人,有人击鼓了。”
闻言,孟端立刻收回了脸上的笑容,本来想着今天休沐,来应天园区看看热闹,不曾想又要回去办公了。
“一起去看看。”
朱标也好奇,这应天府尹如何审案的。
到了应天府府衙,只见周围围满了百姓,一个个还在议论纷纷。
孟端一拍惊堂木,随即大声开口问道:“堂下何人,所告何事?”
“禀大人,小人苏三,乃是外地人,本来在吴家租住房子,不曾想今天退房,这吴家之人非说小人把他家的东西弄坏了,但那椅子桌上都是磨损了一些痕迹,我也说赔他几文钱,但是这吴家非要小人二两银子。”
听了这苏三的话语,朱标也明白了怎么回事,看来这吴家之人不老实啊!
“大胆吴家之人,竟敢敲诈他人,更是坏了我应天府的名声,若是放任你如此下去,怕是外地之人都不敢来应天了!”
“大人,那的确是苏州弄坏了我家的椅子桌子,大人,这样不公平啊!”
孟端再次拍响惊堂木,看了看吴家几人道:“来人啊,把那些椅子桌子带上堂来。”
不一会儿,吴家被损坏的椅子和桌子被衙役抬了上来。
朱标一看那些椅子桌子,直呼好家伙,这特么的就是脱了一点点皮,这也是故意损坏。
“坏了吗?本官问你们这椅子桌子坏了吗!”
“就是因为你们这些刁民,才坏了咱们应天府的民声,来人啊,把吴家三人带去工部,修建道路三个月!”
只见几名衙役闻言,吴家被告三人立即被带了下去,连狡辩的机会都没有。
“各位百姓,都给本官记好了,谁以后再这样,坏了咱们应天府的名声,就不是修建道路三个月了,到时候就是一年了!”
“应天府如今发展这么好,不管是谁,敢多加货物价,敢欺压其他外地人,阻止应天府的发展,就算是天王老子来了,本官也不会留情!”
众多看热闹的百姓听了这话,纷纷表示赞同,应天府现在发展好了,人来人往,他们的收入也比以前增多了,日子也比以前好过了。
“大人说的没错,咱们本地人不能让外地人看不起。”
“众位乡邻,都明白了吧,谁也不能阻止发展。”
这些百姓大多还是很有思想觉悟的,对于孟端的话语,他表示赞同和遵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