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四合院:开局与傻柱决裂 > 第63章 贾张氏愤慨何小易买车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3章 贾张氏愤慨何小易买车

63

敲门声响起,一位身着灰色中山装,戴着眼镜的中年男子应声而来,见到杨军又望向老五时,颇带不满地说:

\"你们是没完了是吧?不就是那么点料子费用而已。

\"

老五脸色沉下来,但仍以笑容应对,“李同志,您误会了,我不是为了要钱来的。”

随后,他回头指向身后的杨军解释道:“您不是要卖掉这里吗?我的这位朋友感兴趣来看看。”

那名叫李的同志诧异地望了杨军一眼,“买房的?”

杨军点头默认。

李同志见此情景,微微打开大门,放他们入内。

一踏进门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面照壁,墙上描绘着娇艳欲滴的牡丹图。

绕过照壁便直接步入内院,朱红的木质回廊、雕饰精细的门窗,无一不洋溢出富贵之感。

这真是内外截然不同的一番天地。

有了照壁阻隔,外部景象尽在门外,而内院却是另有一番洞天。

干枯的老树藤蔓缠绕,小径曲折,院落中心铺着光滑的石板路,四周是精致的花亭和水榭鱼塘。

甫一进入,杨军便被这座小四合院深深吸引。

总共三进院落——正房三间,厢房每边两间以及倒座三间,加上配套设施共十间,颇具规模。

院 还有数平方米的池塘,和主宅通过葡萄藤架相连,只是此刻冬日已深,藤蔓凋零,空挂着枯枝败叶。

这座小四合院与他的想象相符合,足以容纳一个家庭的居住。

四合院根据大小区分成三种:小型的四合院如'口'字型,大小适宜且房间不少;

中型四合院以'日'字型常见,有两个庭院布局,正房一般在北侧(通常是二进)有五间,东西两翼各配三个厢房,另外院墙将庭院划分为前后两部分,有月洞门相通。

至于大型四合院,又称作‘大宅’,采用'目'字型,南北各有五间主要房间,往往设计为复式四合院,并可分为东西两个主要院落,配备了马棚、仆役房等功能性区域。

杨军所处的南锣鼓巷那座正是大型的四合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大多数中型与大型四合院都改做公用设施,部分如王府的四合院被改成了大家庭聚居的地方,众多普通人就居住在这其间。

石桌置于葡萄架下一角,上面放着茶具。

待李同志落座后,他从茶盘取下两个杯盖倒置的茶杯,满满斟上一杯,右手轻推示意两人共享。

---

(杨军却没有停下来品茶,他开始逐间细致参观。

其实房子本身尚可,除了年代久远稍显陈旧外,整个架构牢固而实用,特别是房间的格局,恰好是他欣赏的那种风格。

买这个四合院纯粹是出于对它的喜爱,并非期待百年后的资产增值,那样的乐趣太单薄,钱财在他眼中毫无价值。

四合院本身就具有很高的社会声望,拥有它就意味着体面,但直至房产证书落袋的那一刻,他才真切地感受到前所未有的丰饶与富足。

李林同样心急火燎地赶往港城,若非如此五块大洋不足以购得一处四合院。

但他并不计较,依旧是豪爽之人,乘坐杨军的马车返回四合院,简单收拾了几件衣物,又提着大箱子出门了。

在出门前,似有所忆,他的眼睛一翻,望着杨军说:

“如果你愿意再给我一块大洋,兄弟我这就跟你分享有关这座房子的一个隐秘秘密。”

听这话,杨军愣住。

秘密吗?

他立即联想到死亡、幽灵或命案。

但李林见到杨军阴郁的脸色,赶忙解释:“杨兄弟,莫误会,不是你所想的那样,我说的是——密室!”

听到“密室”,杨军心跳加快,毫不犹豫地从口袋里掏出了一块大洋递过去。

接过金条,李林含在口中轻轻咬了一口确认无异,随后放下行礼,带着杨军回到庭院内。

他们抵达石桌旁,李林屈膝低伏,两手紧紧抓住石头桌面,弯腿拼劲全力向左旋转。

只听见喀嚓一声。

厚重的石桌缓缓移动起来。

杨军兴奋地叫道:“动了!动了!”

尽管石桌面极为沉重,一个人操作显得艰难。

但杨军急忙帮忙,两人合力才得以推动桌子旋转。

然而,当桌子转到预定角度,却没有揭示如期待中的密室。

目睹杨军疑惑的模样,李林微笑摇头,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招呼他跟着。

两人穿过院子,来到前方的耳房,打开最左侧存放杂物的小间。

此时眼前显现出了一个漆黑的孔洞,近看之下,

“嘿,没想到吧,弟弟,”李林得意地说,“连你都不曾料到开启密室的关键机关在外头,而密室就隐藏在房子之中。”

对于充满探索精神的杨军,李林充满自豪地讲述这一切。

\"啧啧,真没有想到……\"

怀着探宝的好奇与惊奇,杨军跟着李林沿台阶往下探索。

地下空间光线昏暗,杨军唯有依靠搭在李林肩上的手臂摸索前进。

开始时,洞口十分狭窄只能勉强供一人出入,但随着深入,空间逐渐扩大,如同正常的下楼一样舒畅。

(...)

(李林拉动墙上一根线索,地下室即刻豁然明亮。

杨军先是一惊,随即仰视着刺目的光芒,那种光线犹如黑夜中的鬼火,让人不觉生畏。

这个地下室非常大,横跨整个倒座屋并通向后院,墙壁由坚硬的大青石搭建,哪怕只是一触,也能感知其惊人的寒气。

“兄弟,这块大洋花得真值!”李林满足地道。

这个密室的确让杨军惊讶不已,而作为一名两世之人,这种体验对他性格产生了微妙的影响,增添了几分稳重中的激荡。

“太划算了,这笔生意大赚。”

若非李林告知,他恐怕连地下室的存在都不会察觉。

付出的一块大洋绝对是值得的投资。

得意片刻之后,李林难免产生淡淡的失落。

想起家族遗产将逝,炫耀的心情也随之淡漠。

在这里,大多数住户都居住于单独的院落里,各自闭门度日,邻居间互不过问,当今时势下,自我保全都变得艰难,哪还能有闲暇去关心别人的琐事。

每个人都只顾自家门前雪,不管他人屋上霜。

住在这里的都是有着相当身份的人,他们的薪水优厚,待遇好,衣食无忧,没有几个人会抱持着小肚鸡肠的心态。

而且,每个人背后都有故事,不是那么纯粹。

杨军看着这个四合院,越来越满意。

与五哥商议完毕装修细节后,他立刻驾车,与五哥一起前往信用社取了两千块钱作为首付。

这回的装修比上次更好,自然花费更高,而这两千块尽管看起来不算小数目,充其量只是买够基础地砖的钱而已,仅仅是个起步而已。

杨军催促五哥抓紧时间装修,不用担心开销,多安排些工人,务求能在半个月内搞定所有事宜。

这并非是他急于搬入,而是形势所迫。

他得早些把院子腾给杨梅,并且杨安国也将回归,岂能让找了工作的弟弟一无所依?起码给他留个容身之处。

届时他们会搬至,而老房子暂时借给杨安国。

这样即使那边无人居住,房子也不会空置下来。

他把四合院的钥匙交给五哥,随后独自驾驶回轧钢厂。

今天正值大年初五,同时也是伊秋水面见公婆的日子,两人都早已约好早些返回。

按照北京的风俗,应是在前天(也就是大年初四)回夫家,但由于轧钢厂当天恢复工作,两人都身为科室经理,很多事宜离不开手,不得不推迟一天。

然而对杨军和伊秋水来说,拜谒公婆的礼节只是形式,并不妨碍选择任何一天。

只不过回家罢了,哪一天回去都无所谓。

行驶途中,杨军停车片刻,从空间拿出四件礼物:中华香烟、茅台酒、各类精致糕点以及整整十斤猪肉。

新媳妇首次面见公婆,不能两手空空,否则难免会招致嘲笑。

至于挑选礼物也有规矩,通常是双数为宜,比如二、四、六、八或是十个单位,若预算紧张则少量即可;若经济宽裕,则选择四、六等数额更为常见。

杨军不愿在大人物面前过分显摆,于是挑选了这四样礼品,足显心意。

---

杨军回到工厂第一件事便是去物资科打个转,接着驾车直奔医院,与伊秋水碰头。

甫一相见,她便开始抱怨他的缺席。

\"我一整天不见你的踪影,早上的活动你跑到哪儿去了?\"她问。

\"早上我刚买了处宅院,紧接着又买了些礼品,耽误了点儿时间。

\"杨军解释。

\"院落?什么样的院子呢?\"伊秋水的好奇目光直射过来。

\"回家路上我会跟你详说的。

别让郭伯伯他们等久了,赶紧启程吧。

\"

他揽住伊秋水肩膀,温柔地助她坐上车。

路上,她瞥了眼后座上那些精心选购的礼物——四件礼品,不禁称赞杨军细心周到。

换做往昔,这些小事她是漠不关心的。

但婚后她的心境愈发细致,曾经仿佛超凡脱俗的她,如今也开始关心家庭生活中的琐事:家人的个性如何?日常开销多少适合?还有那些流水能不能关掉?这些都是在出嫁前大领导夫人的叮咛事项。

根据伊秋水当前收入,完全可以无需太过省吃俭用。

然而婚后的她不再能大手大脚过日子,即便杨军不在意,她也开始为家里其他成员考虑。

驶至军人家属区的大门处,领导夫人力邀等待多时了。

一见到他们归来,她忙不迭地上前迎接。

就像阔别数载重逢,两人一碰面,长辈就紧握住伊秋水的手,滔滔不绝地说个不停,全然不顾杨军是否在侧,径直询问伊秋水有没有受了委屈。

对于这种情况,杨军毫无抱怨,只好提着礼物跟在她们后面,保持微笑。

进门后,他们看到老上司郭草地悠闲地翘着二郎腿,手里捧着报纸翻阅。

杨军放好礼物,迅速拿出香烟奉上,甚至还亲自为他点烟。

如今他们已成为真正的一家人,杨军也不再按照以往的标准行军礼问候对方。

“郭伯父,您抽烟。”

老上司提前从单位回到家,此刻显得有些疲惫,并不想多开口,只是示意杨军坐下来交谈。

“工作进展如何?”老上司随口问道。

“工作一切顺利,刚刚恢复生产,还有很多事情需要慢慢展开。”杨军点燃一支烟,实事求是地报告。

男人间的对话不像女性般热络,他们会避免一开始就涉及日常生活的琐事如“吃饭了吗?近况如何?”之类。

男性间的共同话题通常为家庭与工作,谈论丈母娘自然不是他们理想的选择,故此他们转向工作主题讨论。

老上司边抽烟边皱眉思索,杨军安 在一旁,没有打扰他。

“几天后,你的职务将有所变动,你必须提前准备。”老上司坚定地看着手里的烟蒂旋了旋,表明已下定决心。

听见这话,杨军愣了下,看着老上司,低头沉吟思索。

见到老上司如此坚定不移的表情,他知道所谓的工作调动不会是贬职,只能是他期盼的晋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