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县令看得很是眼热,有心想要参与航海一事,可他们目前与商队的交情还浅,此事说出来便是无理;
而且他们大瑜在航海方面的人才实在太少,步子只能一步步来走。
结果没想到明悠悠又给他送惊喜来了。
“大人大人,彩霞姐姐同意带四个人到她的家乡,我出两个人,剩下两个您来安排怎么样?”
陶县令听得一愣,“这话是怎么说的?”
原来明悠悠怕彩霞平日待在房间里无聊,便在休沐时带她上山去玩。
彩霞见她玩着玩着,就采了不少的花花草草,这才知道原来不起眼的野草竟然是药材,在她喝的药里就有呢。
她不由得叹息道:“要是我们族里有人懂这些就好了,每年不知能少死多少人。”
“这有什么,我教你不就行了。”明悠悠挥挥小手,表示这都不是事儿。
事实证明,这还挺是个麻烦事的。
彩霞也好,潮墨那边的人也好,他们学起医术来可真是太难了。
明明看起来差不多的草,偏偏一个有止血的功效,一个却可以活血化瘀,用错了说不定会要人命,心里压力之下,谁也没信心觉得自己能学会。
彩霞挫败地放下手里的草药,对明悠悠诱惑道:“你和我回去吧,教会我们部落里的巫医,我让阿姆把族里最大的宝石都给你。”
明悠悠狠狠地心动了一下,但看了看自己的小胳膊小腿儿,她还是没敢答应,“要不让我们村的青年去吧,他们从小就跟我外公学采药,也会炮制,知道的比一般大夫都多呢。而且他们除了会采,还会种,让他们帮着规划一下,以后你们就不愁找不到药材了。”
彩霞立刻高兴的同意,又听明悠悠吹嘘她认识的人有多厉害,干脆把随行四个侍从的名额都拿了出来。
“你的腿还没完全好利落,没人伺候可以吗?”明悠悠担心道。
“没事,你的药很厉害,我现在走路已经完全没有问题了。”彩霞说着还蹦了两下。
船只的载重有限度,所以人数也卡得很死。侍从换了人,原来的四人就只好等下次再回去。
“他们四个就安排在我们村,你放心我会照顾好的。”明悠悠道,“你不是喜欢下关村的吃食吗,让他们去跟着学,学会之后,你无论在哪里都能吃到了。”
“那些村民们愿意教?”彩霞惊讶道。
“很多吃食不算秘密,一般人家多少都会些,只是有的婶子做得更好吃而已。”
彩霞对大瑜的印象更好了,一旁当背景板的四个侍从也松了口气。
他们刚知道自己要被留在这异乡时,心中还很惶恐,但如今觉得这样的安排似乎也还不错。
大瑜的东西比他们那里的好吃多了,这要是学会了,以后回去赏赐一定差不了,毕竟是在部落里可是绝对的独一份。
“对了,你之前不是说族里的老人们反对让外人与族人过多接触吗?”明悠悠问道。
“没事,他们年纪已经很大了,”彩霞狡黠地眨眨眼,“我带回去的可都是大夫呢。”
陶县令听完明悠悠的叙述,缓了好一会儿还觉得不可思议,“那潮墨他们商队竟也同意了?”这可是明晃晃的撬墙角啊。
明悠悠得意地猛点头,“彩霞姐姐应该会给商队好处;我也给了他们一本食谱方子,上面记载的都是一些可以储存很久的东西,但能补充他们在海上吃食的不足,人就会少生病;之前还打折卖给了他们一批成药和药贴,反正我瞧他们也挺高兴的。”
陶县令感慨地拍拍她的小脑袋,“你给的都是能让人活命的东西,难怪他们说不出异议来。不过我们也不会去抢这一条航线,大海如此辽阔,我们借此机会积累经验就可以了。”
两个名额很宝贵,陶县令召集手下研究了一整天,最后仔细定下人选:一人为医者,负责传播医术,这也是大瑜的诚意;另一人从大内高手中选出,既可以保证其他人的安全,也负责勘探路线。
明悠悠选人就随意多了,这段日子村里青年听她回来讲海外的故事,早就心驰神往,好几人都争着要去。
明悠悠没见过大海,但听说海上风浪很大,船上颠簸的厉害,她就选了草药方面最厉害的几个青年,把他们扔到船上,然后找人去晃船,看哪个能坚持到最后,人选就是他的了。
另一个名额,她给了成林,也就是扈林诚。
成林原是齐国人,外祖家就在沿海一带,他儿时在外祖家住了很久,可以说对大海很熟悉。
当年他和玉花在一起的时候,没少讲海上的趣事给她听,还约定成亲之后一定带她去海边走走。
如今人不在了,成林便从玉花的坟前取了一捧泥土带在身上,找到明悠悠求来这个名额。
一方面他想完成对妻子的承诺;另一方面,寨子的人皆对他有恩,他也想通过这种方式来回报一二。他的孩子没有了,但他希望玉花的孩子,岩洪的孩子,寨子里的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富足的环境中长大。
人选定下之后,陶县令便派人对四人进行培训,毕竟明面上都是去教人的大夫,基本的医理和草药知识自然知道的越多越好。
除此之外,他还请了说书刘先生来给授课。
四人除了既定的任务,还要给当地人讲述大瑜的方方面面,务必要让当地人在听故事中潜移默化地感受到他们瑜国的地大物博热情好客。
这条路线途径的国家部落不少,日后肯定会增加交流的频次,虽然来人在了解三国的实力之后,未必会选择大瑜,但是预先留下好印象总是没有坏处的。
公事安排妥当,陶县令便和宗老去了大丰村明家一趟。
明老头儿听到两人的来意后特别惊讶,一时诺诺地不敢答应,倒是杨外公没什么犹豫地就同意了,还郑重地给二人行了一礼。
明悠悠多了干爹干娘和师父,要说这事谁最高兴,恐怕要数陶夫人。这么多年有女儿的夙愿终于要实现了。
她当即就在县衙里收拾出房间,终于能名正言顺地留下孩子住了。
可惜没过几天就被宗老抢人,老大人要带明悠悠游学去。